杜新儿 陈坤龙
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接纳,包括对班级,对周围人际关系,对专业的认同和接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 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 自我实现”。如果学生缺乏学校归属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
五年一贯制是招收参加专门考试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进行中高职一贯制培养的形式,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但对于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管理和培养很多学校仍在探索和完善。笔者在省内一所有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学校开展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5.6%的学生不喜欢现在的学校,37.4%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属于这所学校,34.7%的学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特别是访谈到当你听到学校的负面评价时,你会有什么反应?57.1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18.13%的学生认同负面评价。这样的数据反映出学生对现在学校的归属感不高。但对影响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具体因素进行调查显示,有73.63%的学生赞同和喜欢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班主任在沟通学生和学校之间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作为五年一贯制高职班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带领学生上要遵循学生的年龄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学制进行不同的管理方法的探讨。学生不同,管理上就要有区分,因此,提高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班主任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专业的管理方法值得探讨,值得借鉴。
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年龄约在15~19岁之间,既有青春期的特点,又渴望成人感。而且被调查的学校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和三年制中职的学生放在一起培养,更显得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特殊心理需要,这些学生会自认为是大学生,成人意识更加强,自主管理需求大,而且独立意识发展快。但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前三年是中职培养,后两年是高职衔接培养,根据这一培养特点,班主任就要注意工作的连贯和提升,积极主动架设学生和学校管理部门沟通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提升学生的班集体归属感;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开展专业的实践活动,找寻专业的归属感。
(一)班主任要主动搭设学校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学校对于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培养非常重视,管理上也在不断探索和进步,并且制定出专门的管理制度,在课程设置,师资安排方面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探讨。但学生对于学校仍有许多怨言,觉得和大学生相比,心理落差较大,学校的环境、设施、管理、服务都有些不满意。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深入班级和宿舍,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跟学生解释五年一贯制和大学生的不同,尤其是五年一贯制学生刚入学时还是未成年阶段,学校在管理上会先严后松,会有过渡和变化,而且学生自己心理上未成熟,难以自控,需要相应的管理和约束。同时,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的心理,调查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生活困难,尤其是食宿方面的问题,把学生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协助相关部门提升管理和服务,只有学生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能有归属感。
(二)班主任要培育积极的班级文化
积极的班级文化是由学生共同创建的,班主任带领学生建设积极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慢慢开放和投入到班集体中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笔者在建设班级文化时提出了八个一的积极班集体文化建设方案。一个积极的班集体名称,一个积极的班集体目标,一个积极的班集体口号,一次班集体文化展演,一面积极班集体文化墙,一个积极的班集体网络平台,一套积极的班集体仪式(先进分享会;积极团体活动;积极人物故事编写等),一套班集体外在形象设计。积极的班集体文化建设贯穿班集体成长的过程,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班集体走向团结,走向凝聚,让学生找到爱与归属。
(三)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
五年一贯制的学生,放在中职学校一起培养,这部分学生难免有一些心理落差,所以班主任要主动关心学生,真正爱学生,既要严抓入学初期至成年前的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又要真正解决学生各种困难,了解学生各种需要。开展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爱的能力和归属感。同时,班主任还要重视逐步提升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学生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的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各种兴趣爱好,树立积极明确的目标。
首先班主任要培养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注重班干部队伍的能力培养,班主任要做班干部坚强的后盾,及时指导班干部提升工作的方式、方法。先带后放,让班干部从想做事到会做事到做成事转变,然后再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实现学生从爱与归属到自我实现的提升和进步。
以职业为导向是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和高中学生有明确的高考目标相比,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目标,一入学志气满满,但来了之后就很茫然,缺乏目标,直接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所以,班主任要了解和熟悉學生所学的专业,用行动导向法的思维开展以职业为导向的各类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目标,明晰前进的方向。比如开展师兄师姐分享会;联系专业老师开展相关行业的讲座;根据专业特点开发职业素养课程,用班会课的时间开展职业素养的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专业调研,分享调查报告,熟悉专业特色;也可组织专业技能比赛;同时也经常开展学生分享会,分享个人的特长和学习成果。以行动导向成功的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期望,学生普遍感到受益,也更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关键是对于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学生,有了引导和目标,学习有了方向,更有了锻炼自身素质的主动性,慢慢实现从中职生向大学生素质的提升。
(四)班主任要开展积极的班级实践活动
积极的班级实践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发现在学校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归属感。班主任可以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各种训练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各种技能。激发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诸如学校社团活动,学校各类比赛等。班主任也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带领学生参观与专业相关的场馆。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学生多实践,如开展积极分享会,由学生自愿报名担任分享会的主持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组人;开展各类团队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凝聚和团结;开展各种展示学生才艺和技能的班会。提供给学生各种各样实践的机会。即使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班主任也可以发给他一张班级服务令,促进学生通过实践,自我提升。服务令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让学生为同学唱一首歌,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开展一次分享会,也可以让学生做一次劳动,还可以让学生讲故事,讲笑话,做锻炼等。同时,班主任要主动利用社区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社区当义工,到图书馆当义工等,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