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快乐

2019-06-11 09:46吴勇郑冬妹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回归快乐自然

吴勇 郑冬妹

【摘要】陶渊明《饮酒·五》这首诗,被历代读者所喜爱。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

读。笔者以为,这首诗是在营造一种快乐的氛围,主要是抒发了作者回归田园、回归真我的快乐!

【关键词】回归;田园;自然;真我;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而其中第五首最为著名,被历代的诗人学者所喜爱,也屡屡被选入各种诗歌选集,而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多次选入了这首诗。既然这么多人喜欢它,那么它必定蕴含着巨大的魅力。但是,历来不同的读者对这首诗皆有不同的解读。现在,笔者也分析解读一下这首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庐”即“草屋八九间”的草屋,“人境”即人们生活的地方,这里指陶渊明生活的村庄。我们知道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和刘遗民、周续之被人称为“庐山三隐”,但他不像刘遗民、周续之在深山密林隐居,而是在“人境”,可见他与一般隐士的不同。

陕西师范大学的魏耕原教授说:“这最简易‘庐还要去‘结,这似乎告诉我们:至为简易的草房,还要花大力气去‘结……期间手中拮据,生活困窘,办事艰难,以及‘君子固穷观念之坚毅,贫贱不屈之执着,似乎都融注在这‘结庐中。”魏教授似有过度解读之嫌。这个“结”字,只是搭建草房子的一个必要动作而已。在南方,建草房子,先把屋顶上的屋架子搭好,再把稻草一把一把地用篾绑在屋架子上,每绑一把草,最后一个动作,就是打结。这个“结”字只是形象地再现了搭建草房的过程。如果像魏教授这样深文罗织,那陶渊明是在诉苦。但如果我们读完整首诗歌,就会发现这首诗是诗人抒发回归田园、找回自我的快乐的情感,魏教授的解读显然与这首诗的整体氛围不协调,所以这个“结”字并无寓有什么深意。

“而”是转折,“车马”在这里是借代用法。在陶渊明的时代,只有达官贵人才拥有车马,这里的“车马”是指代达官贵人。他在《读山海经·一》里说,“穷巷寡深辙,颇回故人车”,也是这个意思。我们知道,陶渊明曾经当过几次官,他肯定也有官场上的一些朋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生活在人间尘世,却没有达官贵人来打扰。我们读者不禁要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陶渊明好像已经知道了我们要这么问,在下一句诗中,他就替我们问了,并做了回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即是指“心”远离了官场、远离了政治旋涡,那么你所居住的地方自然就很偏僻了——因为没有了达官贵人的喧闹打扰。我们不禁要问:“那你‘心远地自偏的生活状态究竟是怎样的呢?”陶渊明好像都知道了我们的心思,他在下一句诗中又给我们做出了回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缓缓抬起头来,不期然南山现入了诗人的眼帘。在“悠然见南山”这句诗里,又有“见”和“望”的异文。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仕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田晓菲则认为,原来的版本可能就是“望”,“见”则可能是苏轼改的。她说:“但问题是现存最早的《文选》抄本和唐初类书《艺文类聚》皆作‘望,不作‘见。而且,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在苏轼提出‘望乃原文之前,没有哪一种陶集版本是作‘见南山的。”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资料缺乏,我们已无法考证陶渊明本来是作“望”还是“见”,但仅就意境以及整首诗的和谐上来说,“见”确实比“望”好。如果作“望”,那么诗人是站在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有意去看南山的。这样不仅他与南山在心理上是有一段距离,而且有意去做,就是“伪”,就是“不真”,那么就不是自然;如果是“见”,则是无心之举,偶一抬头,山自然映现于眼前。人与山已经融为一体,已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山了,这也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就是把这句诗作为“无我之境”的典范。而魏晋南北朝民歌《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谓与这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山气日夕嘉,飞鸟相与还。”黄昏时山岚更加可爱,飞鸟也结伴回巢。这个“嘉”字,体现了陶诗的空灵之感。诗人没有去描绘山岚怎样怎样,至于如何“嘉”和“嘉”到何种程度,诗人更没有点破,全凭读者自己去想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何谓“真意”?“真”与“伪”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命题。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的序言里说过“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故欲识“真”,先识“伪”。“伪”就是有意、故意而为,违背了事物的自然本性。“真”则与它相反,是自然天成,是事物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样子。可以说“真”,即是“自然”。《庄子·渔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此中有真意”,“此中”是哪里呢?这里也有一个异文,即“此中”有的版本是“此还”。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集笺注》里就选“還”,并在校勘里作案语曰:“作‘中亦佳,所包弘广。作‘还遂顺上句,得自然之妙。”不知道袁先生的“得自然之妙”是何指,大概是指“这就是诗人在看到南山归鸟的一瞬间忽然悟出的道理”。笔者以为,作“中”更佳。袁先生认为作“还”遂顺了“飞鸟相与还”,如果只是遂顺了“飞鸟相与还”,而无“日夕”,若是早上或中午,鸟儿就结伴飞回巢,那么这就反常了,就不自然了,就不“真”了。只有到了黄昏鸟飞回巢,这才是鸟的本性,这才是自然,可见,不可把“日夕”这句与“飞鸟相与还”割断开来。由此可知,“此中有真意”不但遂顺了“飞鸟相与还”,还遂顺了“山气日夕嘉”。其实,不仅南山归鸟里包含着“自然”的道理,即“真意”,在“山气日夕佳”中一样也包含着这个道理。“日夕”的时候,气温下降,山间的水气增多,水气缭绕着青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更加好看。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也就包含了“真意”。再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包含着“真意”。诗人不是故意去望南山(就如上面分析,故意去做就是“伪”),而是不期然遇见南山,这是自然而然,这也是“真”。还有,在诗人的整个隐居生活里都包含着“真意”。“性本爱丘山”的诗人,逃离了“尘网”——逃离了官场,逃离政治旋涡,回归了他日夜想念的田园,解除了“心为形役”的疲惫,过着顺其自然的生活,做回真实的自己,这也是一种“真意”。所以说,作“中”更好,它不仅遂顺了上句,而且可以说是照顾到了全诗。

为什么会“欲辩已忘言”?在魏晋时,言意之辩是当时的玄学里的一对命题,大概由《庄子·外物》篇的“荃者所以在鱼,得鱼儿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而来。王弼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句话的意思是,用语言来描绘意象,得了意象,就可以忘掉语言;从意象中得到了思想,那么就可以忘掉意象。陶渊明这句诗的意思是,从日常生活中得到了“真意”,“自然”之意,就不再必要去言说它了。

陶渊明真的忘言了吗?没有。陶渊明还是言说了,他用语言描绘了一组组意象,并在一组组意象里蕴含着他所得的“真意”。他所说的“欲辩已忘言”只是体现了他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快乐。可以说,整首诗里都弥漫着这一股快乐的情绪。陶渊明是快乐的,一是他回归了日夜想念的田园,二是他悟出了人生的“真意”,远离了当时的政治旋涡,危险之地,得以保全了性命,做回了真实的自己。陶渊明做官的那段时期,东晋的政治最为动荡和黑暗,把持朝政的是腐败无能的会稽王司马道子以及奸佞无道的王国宝,先是王恭联合桓玄、殷仲堪起兵讨伐王国宝,王恭因部将刘牢之倒戈兵败被杀;后桓玄又起兵并攻占了京都,不久即篡晋,称楚。后来刘裕又竖义旗率众讨伐桓玄,并打败了桓玄,再过二十年,刘裕亦篡晋,建宋。在这些政变和杀伐之中,不知多少人死于非命。据一些学者考证,陶渊明曾在桓玄幕府做过参军,也在刘裕的幕府做过参军,但时间都很短。陶渊明能够在这些杀戮之中得以抽身而退,过上他所喜欢的顺其自然的田园生活,做回真实的自己,他的心里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因此,我们在这首诗里,就看到了一个回归真我的非常快乐的陶渊明!

参考文献

[1]魏耕原.陶渊明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苏轼.屠友祥校注.东坡题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回归快乐自然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