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依蔓
[摘要]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国要想实现实体经济领域的发展突破,必须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人才、技术、专业服务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当前,由于高职产教融合层次低、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科研水平薄弱、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高效发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深化高职产教融合,丰富办学内涵,提高科研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等举措,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职教育 实体经济 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4-0041-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是一项既惠当前又利长远的战略性工程。在这一项宏伟工程的建设实施过程中,实体经济占据着突出地位。实体经济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从根本上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高职教育作为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类型,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联系十分密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向实体经济领域输出了数以亿计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实体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高职教育也处于深化改革的进程之中,高职教育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还略显不足。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研究高职教育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就成为一个既具有现实紧迫性又具有显著实践价值的课题。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1.实体经济领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实体经济是与“虚拟经济”相对的概念,是一切与物质层、精神层相关联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连续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关键就在于全社会的实体经济活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发挥,并带动了各个行业、产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实体经济宏观管理一直存在过于注重需求侧调控而忽视供给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的问题,导致实体经济供给与需求逐渐失衡。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壮大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要素资源的制约、环境保护的要求、人口红利的衰减愈发明显,过去以需求侧管理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日益暴露出重大弊端。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这三者的叠加效应造成了我国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产能过剩严重、房地产泡沫膨胀等诸多严峻问题。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实体经济的供给侧质量不高,有效供给明显不足,无效供给现象普遍。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化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切实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和效益则是深化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任务,这也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2.实体经济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第一,实体经济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物质基础。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早已脱离了人才个体单打独斗、依靠自身聪明才智寻求突破的阶段。凡是重大的科技创新,无不是在设施完善的实验中,由分工明确、紧密合作的科研团队来实现的。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成熟、完备、系统的实体经济为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创新提供强大而全面的物质支撑。第二,实体经济为创新活动的有效性提供了绝佳的检验场。任何科技创新最终都需要形成产品和服务并投入市场来进行检验,能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创新才是有效创新。实体经济领域作为全社会产品和服务生产、流通经济活动的总和,正成为创新有效与否的唯一检验场。如果实体经济孱弱、低端,科技创新的成果就会沦为“屠龙之术”,毫无用武之地。
3.实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实体经济恰是不可或缺的“推进器”。第一,城镇实体经济的发展将有力地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乡村经济之所以发展滞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数农村资源禀赋不佳、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素质较低,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城镇实体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力发展城镇实体经济必将推动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第二,乡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将有力改变农村农业农民的整体面貌。如前文所言,实体经济是社会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乡村实体经济孱弱导致的。大力发展乡村实体经济,不仅有利于激发农村的内生经济活力,还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就业质量,从整体上改变农村农业农民的面貌,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
4.实体经济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扩大对外开放,实体经济是基础性平台。第一,“一带一路”建设是围绕实体经济展开的。自“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实施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活动,启动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第一阶段主要围绕实体经济展开。第二,积极引进利用外资是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的。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指出“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支持外资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海外人才在华创业发展”②。从国家政策内容上看,积极利用外资的重点是支持国内实体经济发展,这同样说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依托的正是实体经济领域这一平台。
二、高职教育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撑作用
1.人才支撑。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制造业企业培养了一支技术技能人才大军。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依托庞大的国际市场,我国逐步建立了完善而成熟的制造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我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取得长足进步,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高职教育为制造业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保证了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到国内后能够得到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实体经济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体系的支持。现代服务业具有精细化、专业化的特征,其一线岗位通常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正是高职教育的强项。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經建立起了布局完整、门类齐全的服务业专业学科体系,为服务业的现代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技术支撑。第一,高职教育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技术支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转型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变革。只有实现了技术升级,提高了传统企业产品的科技附加值、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才能重新提升传统产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高职院校拥有技术实力,传统产业又有技术需求,由此高职教育便拥有了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的现实基础。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型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开展技术合作,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仅催生出一大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也明显改善了相关企业的技术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职院校对传统产业技术支撑的潜力巨大。第二,高职教育为实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行业,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从目前来看,我国广大高职院校一般都建设有设施完善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同时也拥有训练有素的专业师资队伍,这就为高职院校帮助实体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只要实体企业和高职院校能够共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就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实体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3.专业服务支撑。在我国的高职教育学科专业体系之中,服务型专业占据着“半壁江山”,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依托自身在专业服务领域的技能优势和人才储备,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服务支撑。第一,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能够为生产型实体企业创造价值,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状态下开拓市场,打开销路,都需要专业的服务,尤其是广告、营销方面的专业服务。我国的很多生产型实体企业能够做好生产、经营和管理,却不擅长宣传和营销,由此造成了诸多优良的产品和服务销路不畅,无法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高职院校通过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与生产型企业展开合作,就能有效补足其专业技能缺乏的经营“短板”。第二,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能够促进服务型实体企业的发展。市场中的服务型企业一般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服务能力,尽管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职院校所具备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其拥有的强大智力资源——专家学者团队却是绝大部分服务型企业所没有的。高职院校通过与社会服务型企业开展合作,可以为其提供信息咨询、行业研究等高智力专业性服务,达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效果,从而提升服务业水平。
4.文化支撑。众所周知,高职教育除了承担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以外,还具有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社会作用。第一,从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层面来看。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身往往就融合了工业文明的元素,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培育和熏陶,会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开展职业培训等社会服务,能够直接参与社会工业文化的塑造活动,由此推动工业文明在全社会的普及。第二,从实体经济发展的人文精神层面来看。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工匠精神”教育活动,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这两者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赢得良好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素质,也是实体企业对从业者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发挥着人文精神支撑的作用。
三、现阶段高职教育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层次低。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全国各地的高职产教融合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阶段我国高职产教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方法论和实践模式,因而产教融合层次较低。第一,产教融合缺乏制度规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尽管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出台了地方性的产教融合支持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内容基本集中于产教融合的形式、办法、途径等具体操作层面,很少涉及规范参与主体行为的制度建设问题,导致各地区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处于自为自发、各自为战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实践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第二,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能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国内的高职教育与产业、行业的发展实践关系疏离,高职院校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不能实现良好匹配,导致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较差,难以吸引企业接洽合作。第三,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作为市场主体,经济利益是企业的主要诉求,尽管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财政补贴不高、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较差,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风险大于收益,导致企业缺乏参与产教融合的内在动力。
2.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在完成基本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外,面向社会开展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开展社会性职业技能培训;为区域产业行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咨询、推广等专业服务;向高职院校周边社区、乡村辐射传播先进文化,这每一方面都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深入分析,主要由几个方面的因素所致。第一,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形式单一。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与产业、行业发展实践存在脱节的情况,大多数高职院校能够有效提供的社会服务主要集中在开展社会性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较为欠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职能也发挥不足。第二,高职院校缺乏具有社会服务能力的师资力量。专业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一直存在能力结构不合理、高素质师资和“双师型”师资比例偏低的问题,教师群体普遍长于理论知识教学而短于专业知识实践运用,导致高职院校在提供多元化社会服务时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态。第三,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不健全。从目前来看,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协助校内教师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也尚未建立有效推动专业教师群体服务社会的激励機制,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群体服务社会既缺乏内在的动力也缺乏外在的压力,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3.高职教育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科学研究是高职院校承担的基本社会职能。科研能力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树立教育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科研条件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提升,也产生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亟须改善。第一,对科研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当前仍有不少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设计好、组织好课堂教学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并不影响学校发展的大局。对科研工作既缺乏规划布局,也缺乏资金支持,导致院校的科研能力提升缓慢。第二,科研绩效评估体系不合理。高职教育作为实用技能型教育,高职院校中的科研工作理应以实践应用为基本导向,以是否解决了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科研绩效评估的根本标准。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绩效评估都以论文发表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等简单化、单一化的指标作为主要评估标准,忽视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科研成果表现形式的差异化,“一刀切”式的评估标准严重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第三,高职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很多高职院校在科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注重对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过程进行管理,而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则缺乏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加之高职院校开展的科研项目普遍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关联度不高,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整体效益不高。
4.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要确保高职教育社会职能的有效发挥,作为高职教育主体的高职院校就应当在办学和教育过程中加强与行业、产业的紧密联系,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来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然而,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中,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说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仍显不足。具体来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規格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学始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仅实践课程的权重偏低、课时过少,具备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也比较缺乏,导致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第二,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职业素养是职业者区别于在校学生的根本标志,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教授、技能培训等“硬实力”的打造而忽视协作意识、沟通能力、心理素质、领导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导致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不高,难以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第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尽管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该项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师资力量缺乏,教育模式不成熟,导致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率和创业项目成功率都较低,难以对微观实体经济形成有效支撑。
四、高职教育服务实体经济的改革路径
1.深化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层次,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必须从制度规范建设和创新办学模式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国家层面,政府应当做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为产教融合的高效有序运转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基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全国各级立法机关应当针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专门法规,就产教融合过程中校企共同面对的权责问题、产权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降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法律风险。其次,应当适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改其中已经不合时宜的法律条文,删除不利于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定,扫除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性障碍,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活力。第二,在学校层面,高职院校要着手推进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根据新时代社会矛盾变化,树立新的办学理念,改变过去“关起门来”办学的做法。院校管理者要经常深入行业和市场,了解产业动态,掌握市场信息,在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做到靶向精准、路径清晰,让教育教学与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得到良好对接,持续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2.丰富办学内涵,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提供社会服务既是高职教育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院校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要扭转这一现状,必须多管齐下,寻求破解之策。第一,加强高职专业建设,拓展服务面向。高职院校之所以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形式单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不扎实,难以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元的、能够创造商业价值的专业服务,从而造成高职院校服务面过窄。因此,高职院校要着力加强专业建设,通过改善专业布局、优化专业建设过程管理、提高专业建设效能来提升学校的专业服务能力,从而为拓展社会服务面向、突破服务单一化困局奠定基础。第二,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专业服务输出的“主力军”。高职院校要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必须着重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持续提高教师群体的社会服务能力。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始终保持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强度,尤其要狠抓专业教师群体的实践技能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开拓渠道,创造机会和条件,帮助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度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实现教师群体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社会服务供给一体化。第三,健全激励机制,激发服务动能。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激励机制是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治本之策,也是建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长效机制的关键。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将教师从事的社会服务项目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训练、参与社会服务形成考核压力,鞭策教师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并努力开展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应当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优化教师薪资结构,允许教师收取合理的社会服务劳动报酬,从物质层面激发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内在动力。
3.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高职院校重视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发挥高职院校应用型技术研发优势,更良好地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撑、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重要表现。面对当前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第一,树立科研意识,将科研能力建设摆在院校建设工作的突出位置。高职院校管理者在提高科研工作重视度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督促教师树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意识,让一线教师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提升对教育质量的促进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建设长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尤其是投身于具有技术应用类相关的课题研究,并及时奖励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单位和个人。第二,优化提升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应当在充分严密论证、合理把握科研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学科开展分层、分类评估。同时,在评估方法上,高职院校应当建立院系评估、同行评议、教师自评相结合的多角度、立体化评估系统,尽可能地保障科研绩效评估过程的全面性、专业性和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第三,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应用实践的联系,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学校科研工作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联系,通过學校与企业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创新平台的方式来改善科研项目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前期论证,通过更加全面、系统、专业的评估保障相关科研项目的实用性和适切性。
4.注重市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划中要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在教育实践中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第一,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系统设计和思考人才培养定位。精准定位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既要准确把握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特点和未来趋势,又要充分考虑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教学实际条件,还要顾及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就业诉求。因此,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时一定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论证,从顶层设计上确保人才培养规划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既不能过度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轻视素质教育,也不能一味注重素质培育而忽视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要注重三者的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高职院校教育作为规模化、标准化的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然会体现出较强的统一性,而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就源于这种统一性的强化和固化。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我发展要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受限,其素质和能力自然难以满足企业对职业者的期许。高职院校应当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实施精品化教学,做好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养成持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在实现学生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供给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注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
②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7〕5号)[Z].2017-01-17.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关键问题与理论创新[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3).
[2]韩佳圻,郝春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6).
[3]周建松,唐林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兼论培养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13(2).
[4]刘志彪.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重点[N].人民日报,201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