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协同管理研究

2019-06-11 08:16郭静吴飞吴敏启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协同管理顶岗实习校企合作

郭静 吴飞 吴敏启

[摘要]顶岗实习是增强人才与市场供需匹配度、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需要建立校企双方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协同机制,实现无缝管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协同管理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在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基础条件、考核机制、平台应用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完善。据此,文章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水平的建议:健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是基础;优化校企组织管理架构是重点;建立校企协同管理机制是核心;强化校企精细过程管理是关键。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  协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8-0045-05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增强人才与市场供需匹配度、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共同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强调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管理的双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实习工作和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监管的全过程、全链条原则。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协同管理状况,探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政策落实情况,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51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高职中青第四期)三班全体成员开展调查研究。共发放286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286份,回收率为100%),涉及全国31个省市高职院校,包含省属高校、市属高校、行业企业办学等不同的办学主体和综合类、理工类、文史类、农林水利类、卫生类等不同的办学类型。调查对象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处、教务处、二级学院负责人等。同时,综合运用访谈、集体座谈等研究方法开展调研。

一、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协同管理取得积极成效

1.政府部门建章立制,不断推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规范化。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化向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被提上日程,愈加受到各级政府和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主体、推进顶岗实习管理规范化被纳入职业教育建章立制的重要内容。2012年,教育部出台《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共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2015年,教育部出台《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将“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作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的重点任务。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从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安全职责等方面全面规范了顶岗实习管理细则。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开展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联合检查的通知》提出建立加强实习管理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加强区域产业政策与教育政策同步规划,并引导和介绍高职院校学生到区域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企业实习,为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创造了良好环境。

2.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协同推进,顶岗实习管理机构机制逐步健全。第一,高职院校普遍与行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建立现代学徒制等形式,使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积极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把企业需求和顶岗实习计划目标结合起来,使顶岗实习真正成为能够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现行、企、校互动融合。学校(或院系)普遍和顶岗实习企业相配合,建立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调查发现二者能够经常相互沟通的比例达73.43%。

第二,頂岗实习管理机构机制逐步健全。学校(或院系)与顶岗实习企业普遍设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顶岗实习工作,并制定了学生实习实施办法或管理细则、安全管理规定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部分学校建立了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在校内形成了二级学院(系部)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深度参与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协同机制。在校企间,建立了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班级辅导员(班主任)、企业专门工作人员多方联动机制,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或心理问题,积极进行思想教育或心理疏导,有效化解矛盾,预防事故发生。各院校还普遍建立了实习学生实习成绩的校企共同考核机制,确立了企业指导教师考核的主体地位。

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实践中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协同管理取得积极成效,但在认识、机构、人员、经费、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制约了顶岗实习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1.顶岗实习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均存在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给顶岗实习的规范管理造成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中缺乏明确的教学安排。高职院校往往将顶岗实习视为简单的工作安排,没有很好地认识到顶岗实习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调查显示,仅有58.74%的学校(或院系)在顶岗实习计划中有明确的教学安排;23.78%的学校(或院系)只有笼统的教学要求;还有15.03%的学校(或院系)教学环节安排详细,但未涉及学生任务;2.45%的学校(或院系)完全没有教学安排。

第二,企业从追求经济效益出发,难以完全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在一些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的制订中,企业缺位。调查显示,69.93%的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是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还有30.07%的实习单位完全没有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的制订,仅承担执行教学计划的工作。而企业在安排顶岗实习岗位的过程中,又很难完全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顶岗实习企业(单位)了解学校教学安排,并能提供相应岗位的仅为43.01%。

第三,学生顶岗实习离职率较高。很多学生将顶岗实习与就业混淆,也有部分学生放不下“大学生”的身份,经常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实习期间频繁更换单位。调查显示,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离职率为10%左右的高职院校仅占40.56%,而离职率为50%及以上的高职院校则高达21.32%。

2.顶岗实习管理的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在管理机构、管理队伍和运行经费等方面,顶岗实习管理的基础条件均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一,顶岗实习的院校管理部门并未统一在教学组织管理部门,企业管理机构稳定性不足。《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指出,顶岗实习是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务处应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部门,二级学院(系)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顶岗实习的统筹管理部门是教务处的仅占61.89%,18.53%的高职院校由招生就业处管理,8.39%的高职院校由实训中心管理,4.55%的高职院校由校企合作处管理,还有6.64%的高职院校由其他部门管理,这说明有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把顶岗实习作为教学活动来处理。与此同时,顶岗实习要取得预期效果,需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作用,这需以校企双方的长期深度合作为基础。但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院系(或专业)与主要顶岗实习企业(单位)合作时间达到5年以上的仅为21.33%,3年以内的则高达62.54%。

第二,顶岗实习管理的校企双方管理队伍结构失衡,且总体数量不足。调查显示,学校(或院系)与顶岗实习企业(单位)双方均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顶岗实习工作的仅为55.24%;学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企业有临时性工作人员的占37.76%,企业完全没有人负责的占7%。从总体数量来看,学校(或院系)与顶岗实习企业(单位)双方均安排了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且数量满足需要的仅占40.91%。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也带来管理上的不到位,从各校反馈来看,仅27.27%的学校(或院系)教师能够做到全程管理,47.9%做到经常管理,24.83%很少对学生进行管理。

第三,顶岗实习管理经费不足。足够的经费是提升顶岗实习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但从调查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三年,每年顶岗实习经费投入在100元/生以下的高职院校为32.52%,100~300元/生的高职院校为41.46%,300元/生以上的高职院校仅为25.87%。

3.顶岗实习管理的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关系顶岗实习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顶岗实习管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学生的明确考核标准。调查显示,16.43%的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二是企业参与不足。在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近40%的高职院校缺乏企业参与。而且,顶岗实习学生的成绩由实习单位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评定的占69.23%,即有30%多的頂岗实习学生的成绩缺乏来自企业的评价。三是对企业指导教师缺乏考核。学生顶岗实习效果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投入密切相关,因此,需由高职院校(包括学生和教师)与企业共同对企业指导教师开展考核评价。调查显示,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企业指导教师的仅有28.32%,以企业为主考核的占27.62%,以学校为主考核的占22.03%,还有22.03%对企业指导教师完全没有考核。

4.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了解学生实习动态,加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水平非常重要。但是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对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使用率不高。调查显示,66.43%的高职院校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但应用管理平台进行实习过程管理的仅为25.52%。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水平的建议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校企协同。具体而言,应在健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优化校企组织管理架构、建立校企协同管理机制、强化校企精细过程管理四个方面完善保障体系。

1.健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是基础。借助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契机,进一步明确学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加快落实《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按规定落实财税用地等政策,对企业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以及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参与办学,创设校企合作的良好制度环境。立法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进一步完善并深入落实校企合作财政、税收激励制度。例如,明确规定学生实习所产生的管理、耗材、报酬、保险等费用计入企业生产成本,企业享受有关税收减免政策;给予与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式培养、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2016年,《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鲁人社发〔2016〕22号)提出,“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学徒,企业为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支付的报酬等费用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对促进企业积极接纳学生实习、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起到了很好的政策推动和保障作用。

2.优化校企组织管理架构是重点。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协同管理组织架构,细化利益相关方的管理职责。

第一,成立由政府主导,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明确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在学生实习管理中的权责利,加大政府对学生实习管理的政策支持;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实习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发挥行业企业和学校对学生实习管理主体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顶岗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明确教务部门和二级教学院系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任务、计划安排、组织实施、过程监控、结果评价中的主体责任,与企业一同对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协同管理。同时,学校要按照生均经费年拨付额的5%~10%加大对顶岗实习的经费投入,充分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环节突破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瓶颈,打通学生由毕业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例如,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全方位合作,校企以“双文化渗透、双管理、双指导、双考核”为准则开展全周期的顶岗实习管理,显著提升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质量和效果。

第三,企业要成立校企协同育人管理中心,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制定、岗位调剂、技能培养、文化熏陶、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体现责任和担当。尤其要加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实训指导、职业引导、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等方面的人员配备,并体现质和量的统一。例如,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冶金技术专业与江苏沙钢集团合作,企业主动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全过程,安排专职跟班导师管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显著提升了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3.建立校企协同管理机制是核心。学生顶岗实习作为一个实习项目,各管理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通力合作是关键。其中,建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协同管理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和调节机制是协同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实习项目良好运行的关键。要深度挖掘校企双方的利益契合点,建立专业对接产业联盟(如产业学院、企业学院、行企校共同体、校企共同体、职业教育集团等),激发高职院校(包括教师和学生)与企业(包括企业职工)内在的合作动机。在此基础上,以专业对接产业联盟为平台和纽带,将校企协同管理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企业全面参与学校招生、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学生管理、就业创业及资源建设等,增强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话语权,以此打造校企协同管理网络,构建校企协同管理长效机制。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探索走出一条政企校“共建、共管、共育、共融、共进”的创新发展之路,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协同管理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4.强化校企精细过程管理是关键。以质量管理理论(PDCA循环)为指导,以“计划—实施—查核—处置”的闭环管理为流程,强化校企精细管理,使各环节、各流程、各主体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共同推动学生实习项目科学、有序运行。同时,加强校企雙方在实习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考核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在实习准备阶段,共同策划,统筹安排。校企在充分论证学校对学生实习的实践教学需求与企业满足需求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确定顶岗实习的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管理考核、指导人员安排等主要环节。在实习实施阶段,以学生为本,校企协同,精细分工,全程指导。在实习总结考核阶段,关注学生发展,客观评价校企。校企共同建立一套与行业企业职业技能标准和员工素质要求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成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全面考核。广泛听取校企管理人员、校企实习指导教师、学生的意见,获取他们对顶岗实习的整体评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考核。例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制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从工作纪律(30%)、安全规范(20%)、技能水平(30%)和实习作业文件(20%)等方面,全方位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束后由校企双方分别对教师、学生颁发“企业工作经历证书”,作为教师认定“双师素质”和学生获得学分的依据。此外,要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有效应用,增强学生实习管理中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积极互动,为客观准确评价顶岗实习工作提供数据与平台支持,实现对顶岗实习的全程、全面、深入、有效管理,不断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管理效能。充分运用好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既可以丰富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方式和管理手段,有效增强指导教师与学生、用人单位、家长之间的动态联系;又可以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客观准确地评价顶岗实习工作,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鸿翔,樊乐,孟祥山.区域产业政策背景下高职顶岗实习的多方作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

[2]吴御生.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6).

[3]李绍中,欧阳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0(3).

[4]王淑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1).

猜你喜欢
协同管理顶岗实习校企合作
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协同管理
面向协同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研究
协同管理理论下的高校技防建设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