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竹箦镇推进“阳光扶贫”的有效措施

2019-06-11 10:19谢云良
山西农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扶贫实效

谢云良

摘 要:通过分析竹箦镇在脱贫摘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竹箦镇;扶贫;实效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078-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竹箦镇位于溧西北,是茅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域面积183.6 km2,辖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超过6万人。目前,全镇有7个经济薄弱村,2017年,经济薄弱村总收入为651.76万元,平均每村收入93.1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76.72万元,平均每村收入25.25万元。2016年4月,全镇进入建档立卡范围的低收入农户有738户1 336人。经过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工作,已脱贫595户1 046人,2018年初新增4户12人,现在未脱贫建档立卡对象147户302人。

1  扎实推进阳光扶贫工作

1.1  扶贫对象精准识别

以“三大一实干”活动为抓手,按照“户有卡、村有簿、镇有册”的工作要求,完成贫困对象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实施分类管理,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一般贫困户190户384人,低保户482户880人,五保户66户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341人,在校学生144人。同时建立了全镇精准扶贫信息动态管理制度,通过实地走访,全面掌握了解农户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身体状况、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清退2户11人,新增4户12人。

1.2  扶贫措施精准到位

①家门口就业助脱贫。成立低收入农户就业促进会,采用镇聘村用的形式,先后分两批提供了40多个公益性岗位。②长期项目增收入。试点“光伏扶贫”项目,为竹箦镇30户建档立卡对象安装了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目前已全部并网发电,每年每户增加收入约3 000元。③保险兜底防返贫。对竹箦镇低收入群众致贫现状摸底(因病致贫占比54.1%,因残致贫占比29.1%),从2017年起,为全镇建档立卡对象购买了医疗补充保险,2017年报销的医疗费超过17万元,大大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并有效防止已脱贫群众“因病返贫”。

1.3  扶貧资金精准使用

2015—2017年,“百千万帮扶工程”到账帮扶资金337.6万元,“双挂双促帮扶工程”到账帮扶资金161万元。竹箦镇坚持“以项目促发展”的理念,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全面增强村集体的造血能力。2017年,西芮村投资65万元建设的标准化厂房500 m2,预计年增收5万元(申报了常州市扶贫项目,奖补资金35万元已经到账)。2018年,濑阳村投资21.6万元建设的商品公墓工程,全部出售后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多万元(申报了常州市扶贫项目,待项目竣工通过验收后可以全额奖补)。

2  扶贫工作存在问题

2.1  造血增收惠及面小

就业带动扶贫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低收入农户大多是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缺乏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不符合公益性岗位帮扶条件。

2.2  农户收入难以界定

部分农户收入不稳定,无法准确填写,少数农户隐报、少报收入,一些实际已脱贫对象收入填写低于脱贫线。

2.3  思想扶贫有待深入

公益性岗位、光伏扶贫等带动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加,部分农户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会被清退和减标。有的农户认为出门就业和在家休息收入差不多,宁可放弃公益性岗位,继续靠低保生活。思想上的“贫困”成为阻碍农户自强自立的绊脚石。

3  推动扶贫取得实效

3.1  完善扶贫长效机制,巩固扶贫工作成果

完善村级集体经济考核机制,加强村级脱贫成效考核。加强扶贫奖惩机制与问责机制建设,促进阳光扶贫帮扶责任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提升。制定扶贫回访机制,定期对摘帽的贫困群众进行回访,认真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巩固前期扶贫成效。

3.2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精神脱贫带动民富

摆脱贫困的关键并不只是物质上的脱贫,更重要的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每年举办3~5次低收入群众培训,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脱贫措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系到一起,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确保“不落一户、不掉一人”。通过有效参与和从中受益,使贫困群众改变以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新观念。

猜你喜欢
扶贫实效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英语课堂实效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A股“扶贫”和市场的“扩容焦虑”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