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国 牛振俊 冯 婷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510641)
提 要:传统文化的外宣对建设文化强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然而我国传统文化外宣的效果却不尽人意。鉴于此,本文分析传统文化外宣面临的困难,并且在总结前人对互文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互文翻译与文化外宣结合的分析模式。文章以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为例,从互文关联的角度分析其外宣成功的原因。希望本文提出的互文翻译策略能够为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外宣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国,然而从传统文化外宣的效果来看,却不是文化强国。我们在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应该大力普及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其很多英文作品都在西方世界畅行不衰。《生活的艺术》(TheImportanceofLiving)是其成名作,一经出版便成为1938年全美最畅销的书之一。本文从互文性的角度分析林语堂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为何其英文作品能在西方世界大受欢迎,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宣提供一些可鉴之处。
提高文化软实力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只有将本国的文化在全球范围传播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文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软实力。因为文化传播并不是简单的输入与输出,而是不同文化在复杂的话语权力网络中相互角逐的过程。译介中国文学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译”即翻译,“介”即介绍传播。然而作为中华文化载体之一的文学,其传播效果却差强人意。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出现严重逆差,绝大部分版权输出周边国家华人市场,中国翻译大量外来书籍,但中国本土被翻译的书籍却少之又少,中国文学在“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来都是步履蹒跚(胡安江 2010:41)。即便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其获奖作品在海外的销量也不如人意。根据美国拱廊出版社的数据,莫言本人和其作品在国外的知名度远不及国内。“语言和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密切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语言受到社会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又有助于建构和改变社会。”(武建国 冯婷 2017:74)文化强国强势的话语权力是影响中国文学外传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译入语文化和译出语文化的意识形态,译者的翻译策略和规范,以及译入语读者的期待,等等,也是影响中国文学外传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以及新道家代表人物。其基督教家庭背景与后来的留学经历使他精通中西文化,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他一生英文作品颇丰,有的集著、译于一体,是中国文坛上独特的一颗明珠。其《京华烟云》《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等,无一不洋溢着中国古典哲学精神,向西方读者诠释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与处世之道。在美国,林语堂的很多英文作品一直都是热门书籍。《生活的艺术》出版后销量高居全美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林语堂成为西方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字,《京华烟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本人也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
按照传统的翻译观,林语堂的很多英文作品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其中有许多是编译的汉译英作品,将中国文化翻译给西方人。因此,要理解林语堂的作品,首先要肯定他的英文创造是某种意义上的汉英翻译(王少娣 2008:75)。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即便用英文创作,只要写的是中国的事物,那西方人一定不如中国人理解得透彻,文化层面的很多含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林语堂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西方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翻译成英文,是对中国文化的变通翻译。本文将从互文性理论和关联理论着手,分析林语堂的作品畅销海外的原因。
索绪尔将语言视为由能指和所指两个相异符号构成的系统,一个词不单是对客体的指称,还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Saussure 1983:65)。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认为,没有任何话语是独立存在的,即便是以独立的形式出现,它也是与先前的各类话语发生对话并做出回应后的产物。之后,克里斯蒂娃结合索绪尔与巴赫金的观点提出互文性理论。她认为,所有文本都与其它文本相互参照,彼此关联。
互文性常常被划分为广义互文性与狭义互文性。所谓广义,即抽象化的互文关系,如体裁、叙事风格、社会文化及历史背景等的互动与交融;所谓狭义,是指一个具体文本与其它具体文本的关系,如参照、引用、套用等。如在澳大利亚土著女作家多丽丝·皮金顿的小说《漫漫回家路》中,穿插使用大量剪报、土著事务局卷宗、档案材料、电报和官方备忘录等不同文体形式的文字材料(张海榕 杨金才 2007:42),使读者以多样化的文本形式去追踪和了解客观存在的历史,从而质疑官方的单一文本所构建的主观历史。再如张爱玲的《魂归离恨天》与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二者从主人公的身世背景到故事情节以及叙事手法都有惊人的相似,均体现出爱与复仇的情感,所以前者被称为中国版的《呼啸山庄》。因此,巴尔特提出“作者之死”的观点,认为作者的创作不是个人思想的结晶,而是其所处的文化、语言、社会系统中各种元素交织的结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对文本注入不同的理解。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都在一定程度上以不同形式与其它文本相互交融、彼此映照。
因此,任何一部作品都是根植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系中,反映出这一民族文化中历史、宗教、传统、社会背景等因素对作品的影响,同时还与其它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发生共时或历时的融合。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既与源语、目的语所涉及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相关,同时还兼有作者与译者思想的关联,所以翻译的文本最具互文性。互文性是翻译活动的中心要素,它使翻译变得有可能,但同时也使翻译复杂化(Venuti 2013:157)。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须要结合互文性理论,来实现语境的重构,从而使译文契合于译语语境(Sakellariou 2014:35)。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是源文本的读者又是译本的创造者,他必须在读懂、理解源文本的同时,考虑译本读者群体的喜好和他们习惯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他们会接受什么样的异国文化传递方式。作为读者,译者要结合时代和文化背景,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同时作为阐释者,译者一定要仔细斟酌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分析二者知识体系的差别(Lee 2015:54)。所以,译者必须从另一种文化的角度阐释原文,才能使译语读者领悟原作的精髓。
以文学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宣,可以和互文性翻译结合起来,即译者通过互文性理论的运用,使原文与译文相互彰显映照,既保留原文的精华,又获得读者的肯定,因为读者的青睐才是外宣成功的关键,这与关联理论的思想不谋而合。根据关联理论,人们总是倾向于通过相似的事物来实现对陌生事物的认知(Sperber, Wilson 1986:1)。互文的翻译策略融合两种文化,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通过本民族的文化体系实现对外来文化的认知。基于此,本文在前人对互文性理论、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互文翻译与文化外宣的分析模式
正如图1所示,译者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首先将源语文本进行表层的文字转换,而后使源语和译入语发生深层语言、文化的对话与交融,然后才能输出对应的译文。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互文的方法,包括注释、用典、仿拟和替换等。注释就是对文中的信息增加注解,以补充读者的认知不足,使其产生互文联想;用典是用译语文化里众所周知的成语、典故等表达原文的文化含义;仿拟指仿照译入语现有的成语、习语等,创造出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替换即用译入语中的词语代替原文的词语,意义可能不完全对等,但却为读者充分理解原文提供便利。互文翻译方法的运用,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使读者在认知语境方面与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交际意图达到最佳关联,而这种最佳关联可以使读者通过最小程度的推理付出却获得最大效度的认知理解。所以,最佳关联是译者追求的目标,也是文化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不难看出,互文的翻译策略可以促进文化外宣的成功。
与其说林语堂的英文作品是创作,不如说是翻译。因为他将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用英文翻译给西方读者,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变通翻译。正如上文所言,一涉及到文化的翻译就必然要谈及互文性。
首先从《京华烟云》来分析林语堂翻译作品中涉及的广义互文性。1938年春天,林语堂突然想着手翻译《红楼梦》,然而几经考虑后感到不合时宜,因为《红楼梦》与现代中国相距甚远,随即决定动手写一部小说。《京华烟云》首先用英文写成,旨在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人。这部作品与《红楼梦》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皆讲述在独具特色的时代背景下,几大家族之间的感情与利益纠纷。林语堂很推崇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同时,由于家庭因素和留学背景,也接受过基督教文化的洗礼,因此,其作品还体现集儒释道与基督教于一体的宗教和哲学观。例如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既有东方女性的智慧和美丽,又有西方女子的独立、坚毅,同时她还支持丈夫纳妾,因此这一人物反映出林语堂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兼具东西方女性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反映出封建社会对人物的烙印。从广义互文性的角度看,《京华烟云》清晰地显示出其它文本、林语堂本人亲历的社会事件以及他个人思想对这部著作的影响。
从狭义互文性的角度来分析林语堂的译作,我们发现的互文翻译方法主要有:注释、用典、仿拟、替换。下面笔者以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为例,探究其中的互文翻译与文化传播的关系。首先来看增加注释的例子。
① 始则折桂催花,继则每人一令,二鼓始罢。∥At first we played a game witha twig of cassia*, and later each one was required to drink one round, and we did not break up till ten o’clock in the night.(注解[*]: This is a game similar to “Going to Jerusalem”. A twig of cassia blossoms was passed round from hand to hand as long as the beat of the drum continued. The one found with the twig in his hand when the drum stopped beating was required to drink.)(沈复 2009:287)
原文中的“折桂催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酒令,反映出我国丰富的酒文化。原意指一群人坐在一起,准备一枝肉桂枝条,随着鼓声响起,大家像击鼓传花一样开始传递肉桂枝条,鼓声停止的时候,肉桂枝条传到谁的手上,谁就要喝一杯酒。而在西方国家,going to Jerusalem是人们熟知的游戏。游戏形式为:不限人数,需要准备椅子,并且椅子的数量必须比人数少一个,然后把所有的椅子摆成一个圈。随着音乐的响起,大家开始围绕着椅子走,音乐停止的瞬间,所有人都要争取坐到椅子上,没有坐下的人就会被淘汰。由此可见,“折桂催花”与going to Jerusalem有异曲同工之妙,读者借助注释,通过相似的游戏可获得关于中国酒文化中“折桂催花”的联想,如若音译或直译则达不到同等的效果,反而会使读者感到困惑。因此,林语堂采用增加注解的互文翻译方法,以顺应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找到“折桂催花”与going to Jerusalem的相通之处,在读者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通过相似的意象来阐释异域文化,从而与读者的认知语境达到最佳关联,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下面是用典的例子:
② 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余未见其可也。∥Once I also saw at the home of a merchant at Yangchow two pots, one of boxwood and one of cypress, presented to him by a friend from Yüshan, but this was like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 Outside these cases, I have not seen any really good ones. (同上:95)
“明珠暗投”的字面意思是把光亮的珍珠偷偷放在行走的路人面前,但没有路人敢上前去拿,后来引申为贵重之物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指有才华的人不受重视,沈复用这个词来暗指老板不识货。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出自《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不要把圣物丢给狗,也不要把珍珠丢给猪,以免圣物和珍珠被它们践踏。可见,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也喻指不要将好东西留给无法欣赏它们的人,在这里与“明珠暗投”的含义相似。林语堂用cast pearls before swine这一众所周知的教义典故,使西方读者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产生关于“明珠暗投”的互文联想,兼顾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原文的交际意图,可以加深读者对“明珠暗投”这一成语的理解,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下面是仿拟的例子:
③挥金如土,多为他人。∥Spending money like dirt, all for the sake of other people.(同上:129)
“挥金如土”是我们常用的成语,形容挥霍无度,花钱不知节俭,典出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符离之师》——挥金如土,视如等闲。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spend money like water,但这个习语的类比对象是water(水),而中文的类比对象却是“土”。英语的发展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汉语则明显具有农耕文化的特色(曹军毅 2002:92)。从地理位置来看,英国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自然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大自然赋予的,并被烙上时间和历史的印迹,无法磨灭。我们的祖先经历过几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农业一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所以土之于华夏儿女正如水之于英国人。林语堂仿照spend money like water的结构对其进行改造,将水换成土,“挥金如土”与spend money like water很相似,所以二者产生最佳关联。读者关于“挥金如土”的互文联想被激发,不仅对该成语的字面意义有所了解,还可以认知其中隐藏的中国特色,所以这个仿拟的互文翻译方法完美地向读者传递出中国文化。下面是替换的例子:
④ 七月望,俗谓鬼节。∥The fifteenth of the seventh moon wasAll Souls’ Day.(同上:29)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即人们俗称的鬼节,又称七月半、施孤,佛教则称其为盂兰盆节,鬼节与重阳节、清明节、除夕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健在的人们会为已故的亲友扫墓、烧纸、准备祭品等,以表哀思之情。All Souls’ Day(万灵节),时间一般为每年11月2日,是西方文化中的天主教节日,意为纪念在地狱中洗涤罪恶的亡灵。与中元节相同,人们在万灵节这天也有很多习俗,诸如将圣水撒向墓碑、在家中为逝者供奉食物,以及晚上要吃燕麦粥,等等,这些习俗也是为祭奠亡灵,以减轻他们在地狱中受的苦难。由此可见,中元节与万灵节极为相似,都表达生者对亡者的思念。林语堂不仅将原文进行表层的文字转换,还将其与译语文化进行对话交流,然后用与之相似的All Souls’ Day代替鬼节,帮助读者产生与All Souls’ Day相关的互文联想,同时为避免歧义,对鬼节的具体时间加以补充说明,使原文蕴含的文化信息与读者的认知语境达到最佳关联,以使读者充分理解“七月十五”这一中国特有的民俗节日,推动文化的传播。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最佳关联是译者处理文化信息的关键所在,而互文翻译方法的使用会导致最大关联或最小关联的产生。最大关联虽可使译文尽量贴近读者,但却可能丧失原有的文化意象,使跨文化交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最小关联可使源语文化意象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但却会增加读者的阅读障碍,因为读者须要借助相似的事物来完成对异国文化的认知。最佳关联介于最大关联与最小关联之间,取二者所长,既展现源语的文化内涵,又兼顾读者的阅读难度,所以译者要巧用互文的翻译策略。林语堂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他的译介活动对当今时代的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值得后人不断地学习和研究。
本文分析以文学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外宣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即外宣成功的关键在于译文能否被译入语读者接受。译者须要采用与互文性理论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源文本与译本的互文结合;同时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采用读者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去传递原文的信息。互文的翻译策略可以使读者通过相似的事物去认知异域文化,填补其认知语境的空白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推动文化的对外传播。市场的主体是读者,获得读者的肯定与喜爱是外宣成功的标志。希望本文提出的互文翻译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宣提供一些可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