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佳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发言:“生活即是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与生物学科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生物教学,这样学生对于生物会有新的理解和接受。与生活化教学无关。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生物生活化教学这一问题,提出笔者一些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活化 教学模式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91-01
初中生是第一次接触到生物,生物知识会让学生感受到新奇和有趣。学生对生活是非常熟悉、亲切的,而生物知识又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生物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究兴趣,为学生学习指引方向。
一、巧用社会热点,引出新课内容
生活中时常会有很多热点新闻出来,热点是人们喜爱关注的,而且很多新闻热点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投学生之所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因此,在生物课堂上我们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来引出新课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学生接受和学习生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师在教授“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将雾霾热点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顺藤摸瓜,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那么你们知道呼吸道是怎样对人们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的吗?学生这时会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接下来的内容。又如,在进行“单细胞生物”知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国首次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就是为了治疗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就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然后教师对细胞内部结构进行介绍。教师结合社会热点的方式,可以很快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进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多关注社会的热点和学生的喜好,这些资讯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思考热点与生物的关系,通过运用社会热点引出教学内容,学生一定会热爱生物课堂,对生物知识充满兴趣。
二、融合生活场景,组织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一步步接近真知。教师要实现探索式课堂,就需要营造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此达到课堂的教学目的。学生可以依据生活经验来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质疑,积极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一旁指点,点拨,让学生充分发挥观察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当学生进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这一探究活动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分析、交流彼此的见解,教师在一旁为学生解惑答疑。而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户外做一些实践活动。利用课余的时间,带学生走出教室,去一些自然的环境,比如,果园、农田、菜园等,让学生在自然区域内实地进行观察、实验、调查、分析,通过综合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中发现证据,教师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向学生提问,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寻找证据,找出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增强生活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生物趣味知识竞赛,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一些有趣的生物现象,自主完成小论文评比、生物考察报告评比、生物模型或生物标本制作比赛、“生物与生活”小型知识竞赛,等等。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课堂知识应用,作业的生活化
很多生物教师只是将作业作為学生的日常任务,没有充分发挥出作业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产生了很大的厌恶感,严重地影响了生物教学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务必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教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让学生这双手来感受植树的社会意义。深刻地理解植被在维护碳氧平衡之间的关系,并且认识到绿色家园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另外教师也可以让作业成为一项工程,让学生长期、定期的去做,去观察,在学习和观察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被子植物的一生”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每人种一棵被子植物,例如,牡丹、玫瑰。然后,要求学生观察种子生长的全部过程,对整个生长过程进行记录,最终形成一份被子植物成长报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考,并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给学生一种延迟满足的能力,学生可以体会到植物长大后的喜悦。
总的来说,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现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但教师要以实践为出发点,积极地探索,不懈地努力,及时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性,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蔡楠楠.对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究[J/OL].学周刊,2018(36):23-24.
[2]薛强.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