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兰
【摘要】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原因导致的学困生,乡村学校中很大一部分学困生就属于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生活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生活习惯教育缺乏、课外学习成为空白。
【关键词】学困生 教育 心理 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05-01
由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振兴农村的政策正在探索实施阶段,因此大部分乡村青壮年仍需外出打工,很多乡村学生成为了自我管理的留守儿童,生活习惯教育缺乏、课外学习成为空白,经常处在无人管理和疏导的尴尬境地,失去很多动手动脑的机会。于是学校班级中出现了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困生”。如何教育转化学困生是当务之急。因此我通过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如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有了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轻松自然的相处,那么师生之间的互动就变得融洽;反之,教师如果冷眼对待学生,认为学生就该服从,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这样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就不够默契,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与效果也不够理想。而学困生更需要自然、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需要温暖、信任和关爱。我们老师要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各科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现状,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都比较内向,与其他人不愿交流,特别是与父亲生活的孩子,在情感上不能很好的处理,只认为给孩子一些零钱花就觉得是关心孩子了,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变化,缺乏必要的心理沟通和疏导。这样的孩子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多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合适的方式,让孩子感受爱的温暖,鼓励他们发现生活的乐趣,增进同学和教师们之间的友谊。“亲其师,信其道。”慢慢的让这些孩子融入到集体,把班级当成一个大家,发挥自己的特长,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教育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学困生是有思想、有自尊、有主见、相对独立的人,他们渴望受人尊重,被人理解,渴望能融入集体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优点,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影响其他同学一起做一个“手杖”让这些孩子站起来。这样需要帮助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减轻了“学困生”的心理负担,增进了同学友谊。无数事实证明,学困生有积极性,就会不断进步。他们毕竟是孩子,教师的换位思考会让学生真正成长為一个有信心努力学习的孩子。
四、帮助制定出合适的目标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上进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对每位学困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并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指导达成目标,不断树立自信,强化完成目标的意识。即使不能完全完成目标时,及时分析原因,对目标进行修正,让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有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接受教师爱心的信息,并把其转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驱动力,因此,他们会对老师倍加亲切,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时间长了,这些学困生的成绩自然稳步上升。总之,教师要掌握学困生的心理,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达到他们自己学习的目的。
五、给学困生更多关怀
每个人都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他们也脱离不了家庭、社会、学校和网络;而每个人家庭、社会和网络对他的言谈举止、心理、个性、品质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很大。所以我们教师务必想方设法去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触动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潜能,使他们由“我是学困生”的心理转变到“我并不差,我也有好多被老师、同学发现的优点”,从而对自己有信心,不再消极的应对人生。而且还要发挥家庭、社会和网络的作用。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而社会和网络对现在的孩子影响有可能还超过父母、老师,所以社会和网络也要关注孩子的教育;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六、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学生正值成长期,思想、行为都不成熟,学困生情感上容易冲动,难于克服,存在着意志薄弱,毅力差的特点。因此,在学困生进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有耐心和恒心,让他们在不断强化优秀品质的过程中,使心灵的无趣得到矫正,身心潜能得到发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与发展。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转化发展工作要从点滴做起,换位思考,注重情感教育,以育人为第一理念,发展学生的特长。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得细致,用宽容的微笑、体贴的语言、滚烫的爱心去关爱他们就一定会成功。
参考文献:
[1]任吉萍.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7(05)
[2]陈凤娟.“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