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沐
【摘要】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单一传统历史教学方法已经不太适应教育发展形势了。与此同时,心理效应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结构,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有利于学习的心理效应与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融合,已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实施手段。因此,本文试以2017年版人教版初二历史《洋务运动》一课为例,从该课完整的教学过程来分析心理效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心理效应 中学历史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47-02
教育有多种类型,而无论哪种类型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都应该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核心素养为首要目标,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外教育界的新共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推进课程改革,实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历史教学中,如我们能遵循学生心理结构,利用心理效应,必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提升学生素质。
一、善用“首因效应”——精心设计导入
“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可能在人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不容易接受。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首因效应”。这种印象非常深刻,一般持续时间长,因此首因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理,一堂精彩的课堂的开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若能精心导入,则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基于首因效应的内容和作用,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这一心理效应。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新课伊始,教师给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的两分钟的片头介绍。并给出片头出现的字幕:“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这些内忧外患中,到处都有李鸿章的影子。李鸿章的个人命运可以说是和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每一步探索联系在一起的。”并提示学生思考李鸿章因何有着成败得失,这又与他一生中什么重要活动离不开关系呢?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得出是“洋务运动”,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就这样学生在导入环节中进行了思考,既活跃了气氛,又发散了思维,吸引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二、讲授新课——多种心理效应的综合运用
(一)用好“鲶鱼效应”——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该效应给历史教学的启示是: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紧张和而又有趣的学习气氛。而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活跃学生思维的“鲶鱼”有很多,跟历史有关的人物,问题、故事、史实、图片等都可用作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较快进入学习状态。
在我看来,教学中的“鲶鱼”就是贯穿一堂课的中心和线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本课的“鲶鱼”为“李鸿章”。根据李鸿章在洋务运动前后各阶段的言论,以及结合教材实际,重新整合本课知识。首先以李鸿章言论“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窃以为天下穷则变,变则通。”引出“洋务运动”背景,并确定第一子目标题为“观时局,破困境”;其次是“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洋人利器。”过渡到内容的叙述,并确定第二子目标题为“谋自强,以求富”;再次是“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面对这样的危机,洋务派开始了“组新军,建海军”的行动;最后以李鸿章晚年言论“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引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并确定这一子目标题为“忆往昔,论成败”。
(二)克服“超限效应”——课堂要适度“留白”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状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则会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注意“度”的把握。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越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克服“物极必反”的超限效应。
“留白”原是國画创作的一种方法,用在历史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克服超限效应。在讲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内容时候,先介绍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富国强兵梦碎,再提问:中国人花了三十年时间学习西方,但换来的是一纸屈辱的条约,我们是否应当否定这场运动?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学生适当的时间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反思这场自救运动。
(三)重视“迁移效应”——发散学生思维
所谓“迁移效应”是指在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即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作用于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效应”,应该是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正向迁移,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成长。
对于《洋务运动》一课来说,在升华阶段,我引用到了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的一段话:“1895年甲午战败,运动破产,悲伤的一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样的引用叙述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实业救国、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内容迁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
三、应用“近因效应”——巧妙进行结尾
“近因效应”是指新获得的知识与信息比原先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对人的影响更大,它与首因效应相对应。历史教学所含知识内容丰富多样且跨越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虎头蛇尾,不仅要精心设计导入,而且更要合理应用近因效应予以巧妙结尾。重点内容在结束阶段应予以再次总结和强化。
在《洋务运动》一课结尾阶段,结合课标要求以及教学实际,针对本课教学教学内容,围绕“洋务运动”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包含了“背景,目的,代表人,主要内容,运动评价”的历史思维导图,并强调洋务运动的内容以及评价是重难点内容。这样既能提纲挈领,高度概括,又可深化记忆,强化理解。
总之历史是一门陶冶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心理效应看似与历史课堂毫无瓜葛,但在实际历史课堂中,我们或多或少已经运用到了心理效应,来促进历史教学,只是我们未加察觉。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历史老师应该熟悉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结构,通过对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适当的心理效应指导学生学习历史,把对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方能帮助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
参考文献:
[1]侯明忠.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2]林红琼.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侯枫.试谈心理效应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绥化学院学报,2007(04):186-188.
[4]李建华.心理效应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2(03):184-185.
[5]刘彦平.基于首因效应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