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为习作铺路

2019-06-06 06:05刘世平
课外语文·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续写仿写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应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根据新课标的指引,我觉得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练笔从文本空白的补写、情境语段的仿写、文本的仿编或结尾处的续写三个方面来降低写话的难度,让学生想写、乐写、有话可写。

【关键词】补写;仿写 ;续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不管是在哪个学段的语文教学中都是重中之重,而习作(写话)在语文教学中是学生最头痛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较难突破的。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应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针对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这一特征,根据新课标的指引,我觉得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练笔从如下三个方面来降低工作(写话)的难度,让学生想写、乐写、有话可写。

一、文本空白的补写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中要想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就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能让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文中总有一些优美的词句,或者精练的语段。这些优美的词句或是精练的语段对突出文章的主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对所表示的含义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样的词句或语段为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也就是所谓的文本的空白。如在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文中:从那天起,我一有空,便来到渡口边看望我的喜鹊弟弟,以及我常常觉得喜鹊阿姨会跟我说话。我在教学中质疑喜鹊阿姨在什么时候跟我说些什么呢?利用课件播放了几张不同心情的图片,让同学们口头充分讲述,之后总结:这样的喜鹊,郭锋爷爷哪有不喜欢之理?后来还多了几位喜鹊弟弟,所以他一有空便来到渡口边看望我的喜鹊弟弟。继续追问:“我一个小学生,什么时候有空呢?”提醒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纷纷回答:上学前、放学后、周末……“我每次都是看一眼就走吗?”“不是有时间就多看一会,时间不多就只看一眼。”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了一个语段:我喜欢站在楓树下:平时早上上学时路过枫树下,我要停下来瞟一眼;放学时经过枫树下,我站住望一会;周末帮家人干活走过枫树下,我停住看一会;游戏时跑过枫树下,我慢一点瞄一眼……这样补充,一个极其喜欢喜鹊一家的我就深深地刻进了学生的心里,同时也为后面我能听懂喜鹊一家的语言埋下了伏笔,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了。又如在《掌声》一文中,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她早早来到教室,下课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英子是一个十分自卑的小女孩。在教学中,我就从两个总是进行挖掘。提问:“你们平时上学,除了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课外还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同学们纷纷给出不同的答案:在过道上,在操场上,教学楼前的空地上,在花坛边……做游戏、聊天、踢足球……在他们兴奋地给出各种不同答案时,追问:英子在哪?为什么?此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因为她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想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随后让学生把自己和英子在什么地方,干些什么的答案,运用一个排比句式写下来。其中就有一个平时只要是这样开放性的问题就拒绝作答的同学这样写道:课间,我和同桌在教室外的过道上聊天时,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我和小伙伴在操场跳房子时,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我和同学们在花坛边欣赏美丽的花朵时,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样的语段数不胜数,孩子们纷纷感叹。英子真的很自卑,像这样的词句几乎在每篇文章中都能找出。在教学中,我们若是充分加以挖掘,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说、写,不仅让学生能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突破重难点,同时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的精妙、词句的精彩,还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这样训练,还愁学生在自己习作(写话)时无话可说或是语言苍白无力吗?

二、情境语段的仿写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天天跟优美的文本对话,尤其文中一些优美的语段,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到意境的优美,感受到人文情感的优美。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这样的美,还要通过这种感受与体验,去发现,去欣赏,去表达我们身边这样的美。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语段进行仿写。如在教学《枫树上的喜鹊》一文中: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看,那是什么?”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了喜鹊弟弟,很快地给出答案:“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起来了!”我追问:“郭峰爷爷那么喜欢喜鹊一家,天天去看望他们,是否只看见这一个画面呢?他是不是只懂这几句喜鹊说的话呢?可能还有什么?”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有的说,喜鹊阿姨在教喜鹊弟弟飞行;有的说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捉虫,下班回家给喜鹊弟弟带好吃的,喜鹊弟弟为喜鹊阿姨捶背……随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部分文本,再仿写语段完成课后练习,最后总结。《秋天的学习》一文中,在教学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时,我先让学生读文感受到秋天的色彩斑斓,随后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田野的图片:成片金黄的稻谷、火红的高粱、雪白的棉花,让学生加深体会秋天的丰富多彩,再结合课件仿写文本。这不就是发现的美与表达身边的美吗?经常如此练习,还要担心学生习作时不知怎样表达吗?

三、文本的仿编或结尾处的续写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以童话形式呈现的科学故事,或者童话故事,它们贴近生活,想象力丰富,语言优美。孩子们十分喜欢这样的文章。如《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文中作者把大自然中的风、水、动物比作音乐家和歌手,通过生动形象的声音描绘大自然中那美妙的音乐,让人情不自禁地喜爱上大自然。课文不管是全文还是段落的写作,都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模式。于是在教学中,我结合课后习题与课件,播放了一段关于厨房的声音的微视频,让学生们先单个声音仿照文本充分说,再将各种声音合起来说成一段话,提示仿照文本的总分结构模式。课后还播放了几段视频,分别是上学时家人的叮咛,放学时家长接孩子的视频,餐桌上吃饭时的视频,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给视频配上文字,从而体会出家人是怎样表达对你无微不至的关爱的。又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课文,文章故事简单易懂,就是人们利用胡萝卜的长胡子的特点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延伸时,让学生小组合作,继续编故事,展开想象,胡萝卜的长胡子又被谁看见了,它们用来干什么呢?他的胡子会一直长下去吗?他自己遇到了什么事呢?在小组汇报交流时,各种不同的境遇,让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发挥了众多的作用,看着孩子们灵活的眼神,兴奋的神情,听着他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课堂生机勃勃。这样的课堂还真让我不担心他们习作会无话可说。

总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最终是提高学习者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不管是识字、写字和阅读,还是习作和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都应该相互渗透、紧密相连,同时要经常进行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了、学习到了、运用到了,自然而然也就不再觉得难了。

作者简介:刘世平, 1972年生,太湖县实验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续写仿写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
聋生句法习得与病句消减策略初探
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