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潘立酮混悬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2019-06-04 02:52王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4期
关键词:营养性多潘立酮坏死性

王胜

(河南省开封市妇幼医院新生儿科 开封475000)

早产儿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吸吮力不足,胃肠激素水平低,胃排空能力差,常发生喂养不耐受现象。有调查数据显示[1~2],出生体质量不足2 000 g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达22.1%。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后,不仅影响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及吸收,还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且易引发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多潘立酮混悬液具有促动力作用,可增强早产儿食管运动,促进十二指肠与胃窦收缩及幽门蠕动,减轻喂养不耐受。有学者研究指出[3],早期开展非营养性吸吮功能训练,辅助胃动力药物治疗,可协调早产儿的吞咽与吸吮动作,促进吸吮反射成熟,缩短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本研究将多潘立酮混悬液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应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旨在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20例,女 12例;胎龄 27~35周,平均胎龄(31.70±1.50)周;出生体质量1 450~2 450 g,平均出生体质量(2 040.37±50.29)g。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胎龄27~35周,平均胎龄(30.80±1.20)周;出生体质量1 460~2 490 g,平均出生体质量(2 050.62±45.94)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诊断标准 参照《Guidelines for Feeding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4]中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诊断,符合下列1条即可确诊为喂养不耐受:(1)胃内出现咖啡样物且排除出血性疾病;(2)腹胀、频繁呕吐(≥3 次 /d);(3)奶量不增加或减少超过 3 d;(4)喂养第14天喂入量<8 ml/次;(5)胃残余量超过上次喂入量的30%。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胎龄27~35周;符合上述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监护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坏死性小肠炎或胃肠道畸形;脑室内出血;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鼻饲喂养干预:给予暖箱保暖、抗生素抗感染、维持正常的血糖、血气、血压、水及电解质平衡,并进行鼻饲喂养(配方奶或母乳),所提供热量需达到120 kcal/(kg·d),不足部分由静脉补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混悬液(国药准字H20094232)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0.3 ml/(kg·次),喂奶前10~30 min鼻饲,每间隔6 h给予1次;同时喂奶前让早产儿吸吮未开孔且已消毒的橡皮奶头10 min。两组均治疗3~5 d。

1.5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5]:治疗3 d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进奶量增加,胃残留量不足20%,为显效;治疗3~5 d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进奶量增加,胃残留量为20%~30%,为有效;治疗5 d内,临床症状未能控制,胃残留量超过30%,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2)记录两组胃潴留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消失时间、体质量日增长量及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3)比较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胃潴留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消失时间及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质量日增长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各临床指标比较(±s)

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胃潴留消失时间(d)喂养不耐受消失时间(d)体质量日增长量(g)32 32 t P 2.80±1.20 4.60±1.70 4.893 0.000 3.80±1.40 6.30±1.60 6.652 0.000 24.60±4.70 21.77±3.50 2.732 0.008 6.32±2.68 8.80±3.02 3.475 0.001

2.3 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为3.12%(1/32),对照组为6.25%(2/32)。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早产儿出生后肝、脑等重要脏器处于高代谢状态,机体对能量需求增加,急需摄入足够蛋白质、能量方可保证其机体正常生长发育;但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多表现为胃滞留、腹胀、拒奶、呕吐等,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摄入吸收[6]。早期静脉营养的开展,可提高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存活率,但长时间进行静脉营养干预会增加核黄疸发生风险,易继发感染,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早产儿肝功能,增加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等并发症发生几率,不利于其健康生长发育[7]。

有学者指出[8],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不仅能促使其胃肠激素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增强肠道的免疫能力与消化能力,改善喂养耐受性;且可防止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改善预后。多潘立酮混悬液是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在喂奶前鼻饲喂养一定量的多潘立酮混悬液,可作用于胃肠道,提高食道下括约肌张力,促进早产儿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协调十二指肠与胃运动,抑制胃食管反流,改善其营养吸收状态,帮助早产儿及早建立消化功能;且该药物经鼻饲喂养仅有少量会穿透血脑屏障,几乎不影响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训练、强化早产儿吮吸吞咽功能,对其口腔内感觉神经产生刺激作用,刺激G细胞释放分泌胃动素、胃酸、胃泌素,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促进胃肠蠕动;且可兴奋迷走神经,调控胃肠肽水平,促进胃排空,对胃肠动力发育产生正性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胃肠功能发育成熟,促使其自肠外营养过渡至全胃肠营养。辅助多潘立酮混悬液鼻饲喂养,可加速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潴留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消失时间及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质量日增长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给予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多潘立酮混悬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效果显著,可促进喂养不耐受、胃潴留消失,有效增长早产儿体质量,使其快速达到完全经胃喂养,且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多潘立酮混悬液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应用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营养性多潘立酮坏死性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例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151例蒙古族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