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2019-06-03 08:54秦凤琴高春岭唐娟娟李芹刘红艳刘浩邓萍冯祥杨洪富袁巍张超
智慧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阿托炎性硬化

秦凤琴,高春岭,唐娟娟,李芹,刘红艳,刘浩,邓萍,冯祥,杨洪富,袁巍,张超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1730)

0 引言

急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中血栓脱落,阻塞脑部血管,脑组织由于缺氧导致坏死,进而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而且大量临床数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是治疗方案中重要的一环[1]。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逆转动脉中膜厚度,从而降低卒中风险,但当他汀类药物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急性期的治疗时,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对其疗效以及方法用量做出综合性评价[2],近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使用他汀类类药物缓解脑卒中程度,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100例,病例样本采集时间区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经检查所有患者的NIHSS评分在4-20分,属于较为严重的脑卒中病例,且发病时间在72 h以内,并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治疗组与一般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中有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在47-79岁,平均(54.3±3.7)岁,其中主干梗死患者17例,非主干梗死患者12例,前循环梗死患者11例,后循环梗死患者10例,在一般对照组中有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46-81岁,平均(51.6±3.9)岁,其中主干梗死患者14例,非主干梗死患者15例,前循环梗死患者1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了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神经及精神系统类疾病、恶性肿瘤且三个月内接受过手术治疗,对所使用的药物均未出现过敏症状。经比对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体征参数、性别、年龄组以及以往病史没有显著差异。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也对此研究做了审查及批示。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一般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首先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奥扎格雷钠避免血栓的持续形成,再使用神经营养类药物奥拉西坦保护和修复损伤的神经,并根据患者的合并病发症进行降压降糖治疗。对于临床治疗组患者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40 mg的阿托伐他汀胶囊进行治疗,一天一次连续服用两周。两周后剂量减半20 mg一天一次连续服用六个月。

1.3 检测指标

①疗效评价记录患者入院时及经过14天治疗后的NIHSS评分,分析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IHSS评分越高,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在两周后使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能力,指数得分越高表示恢复越好。②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分析统计治疗前后患者体内的血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水平。③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恶心、头疼、眩晕或关节疼痛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收所有数据使用采用SPSS 23.0数学软件进行分析,评分指数、炎性因子以及血脂水平数据使用(±s)的形式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表示,组间差异使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两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系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NIHSS及BI 评分均显著增加,但经分析后可知观察组患者的NIHSS及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前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在(13.4±2.4)分,经过两周的治疗,评分下降到(9.4±1.4)分,而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由治疗前的(32.8±3.1)上升到了(65.4±5.3),神经系统有了很大的改善,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NIHSS及BI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NIHSS及BI评分比较(±s)

注:两组及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组别 例数 NIHSS Barthe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0 13.4±2.4 9.4±1.4 32.8±3.1 65.4±5.3对照组 50 14.1±2.6 11.2±1.7 35.2±5.4 51.9±2.3

2.2 两组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及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经过两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各种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不论是血脂水平还是炎性因子水平治疗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CRP、Cr、ALT水平在治疗后分别为(4.2±1.5)mg/L、(118.7±11.2)μmol/L、(22.7±1.2)U/L,而血脂水平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降到了(4.6±0.6)mmol/L和(2.7±0.2)mmol/L,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及血脂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及血脂指水平比较(±s)

注: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组别 n CRP(mg/L) TC(mmol/L) LDL(mmol/L) Cr(μmol/L) ALT(U/L)治疗组 50 4.2±1.5 4.6±0.6 2.7±0.2 118.7±11.2 22.7±1.2对照组 50 7.9±1.1 5.9±1.8 3.2±0.4 132.6±21.4 19.6±1.4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

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同时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恶心、眩晕、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出现恶心症状的患者有3人,占总数的6%,出现头晕症状的患者有2人,占总数的4%,出现眩晕的患者有2人占总数的4%,出现关节肿痛的患者有1人,占总数的2%。总体来看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远低于对照组的36%,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由于血液中炎性因子、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多形成血栓堵塞脑的主干动脉或皮层分支动脉,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脑卒中的主要机制。临床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的TC及LDL水平从而减少卒中危险因素,因此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硬化斑块及保护脑部神经的作用[3]。

本研究显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72 h内,为其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2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液中的TC、LDL及CRP水平,并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的恢复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基本与与以往文献的结果相同。另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前血CRP水平均偏高,治疗2周后其水平显著降低,因此我们预测炎性因子CRP水平高低对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和预后有着密切联系。这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致病过程中,CRP沉积在动脉壁内,与脂蛋白结合造成血管内膜损伤使氧自由基大量释放,引起血管痉挛、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4]。而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时可以稳定粥样硬化斑块降低患者急性卒中的风险,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是有研究证明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洛伐他汀的剂量不能过高,否则会造成严重的骨骼肌毒性及肝毒性[5]。本研究中使用洛伐他汀的剂量为40 mg每次,1次/天,连续强化治疗2周,结果显示在这个剂量下所有患者未发现上述严重肝损伤等不良反应,因此此疗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为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强化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患者受损的脑部神经,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阿托炎性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