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用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5-30 10:24隆平凌琳
职业时空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职业院校教学方法

隆平 凌琳

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与方式,改造和优化基于行动导向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方法,提高紧密对接岗位的课程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多元教学方法”应用模式,构建满足学习者需求的生态化教学情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职业院校;生态化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学习生态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时代,网络空间海量资源涌现,面对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受外界因素导向影响明显等教学问题,教育教学方法变革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途径的着力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方法,适应以能力增长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改革需求,着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应用新模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N” 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模式的内涵与构建背景

(一)内涵解读

在“互网联+”新时代,围绕“以服务学习者为中心”,坚持“应用需求导向、自主开发创新”原则,采取应用与创新相促进策略思路,推进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创新实践;瞄准提升课堂实效目标,基于有效教学理论,构建“现代信息技术+N”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模式(见图1),即,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项目化、情境化、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以适应各类课程教学和专业学生学习特点需求,达到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果与效率。

(二)构建背景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学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时代,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信息化教学应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产生。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致国际信息化大会贺信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在此背景和前提下,针对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的传统课堂讲授抽象、难理解,学生课堂听课率不高、吸引力不够、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教学问题,基于网络空间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开展教学交互日趋便捷,着眼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探索与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模式。

(三)理论分析

從建构主义知识观分析,借助技术,使知识点、技能点信息呈现与传递更为直观、可信,学习者进行检验、批判和记忆;站在建构主义学习观考虑,技术应用增加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多元化立体资源,多维的交互式学习,让学习者在兴趣中学,在引导中学。因此,建构式教学方式是利用技术模拟真实化教学情境,师生、生生互动协作学习,构建翻转式课堂等;利用网络空间课程资源易建即用、共建共用等优势,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应用”组织教师基于实际教学需求开发立体化资源和生动、有趣的微课,为信息化教学奠定基础。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分析,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都应该围绕“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个“有效”目标而展开与优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课堂,促进学习者易学、好学、学通。“现代信息技术+N”多元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模式的构建是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支撑,在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实践中形成。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方法应用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课程教学吸引力不够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有80%以上的职业院校学生对课堂学习提出了如下要求:课程学习内容要易学、教师语言要易懂、课堂气氛应轻松、学习任务须有趣、学习资源应丰富、师生交流互动方式应便捷及时。而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教师讲解激情高涨,但听课学生抬头率不高、回应度不够的现象,单向倾听的传统课堂,没有把抽象逻辑分析推理形象化、不可视的内部结构直观化,课堂中不能激起学生持续的兴趣点和热情度,即课程教学吸引力不够。

(二)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不全面,不利于促成教学效果达成

利用传统教学管理手段无法监测教学全过程,对教与学的评价方式单一,生成性评价限于上课考勤、阶段性测试,对学习作品评价记录与反馈方式较繁琐。随着技术发展,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也受“互联网+”环境影响而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学过程也不再受时空限制,终结性评价对教学的监控与督促作用比在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显现其缺陷与不足,难以促成教学效果有效达成和检验。

(三)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方法融合应用持续推进机制缺乏

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而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是核心要素。惯性思维、畏难情绪及相关条件影响等,往往使教师不愿意改变现有教学方式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难以落地,以项目引导机制也易随项目结束而终止,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课程教学缺乏长效引导机制。

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一)开发与应用多元、立体化课程资源

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云平台,以项目导向,组织一线教师、企业专家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开发课程资源,边建边用、共建共用,开发与应用多元化、立体化、情境化的空间课程和MOOC/MOOT(即慕课与立体化教材)与社区课程,增加资源的吸引力和学习的便捷性,解决工科类有些生产实践教学实施难题;增强课前课后学习指导的针对性和师生交互便捷性,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翻转;针对性开发与应用微课,激活课堂,化解教学难点、增强课堂吸引力并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系统开发单元测试题库,促进课程学习中“学、练”结合和随时随机检测,促进质量诊断与改进;打造基于云空间的化工仿真教学实训平台,建成全国一流的“模拟信号+现场真实设备”化工实训工厂,解决化工现场实训难问题,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开放训练。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职业院校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