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2019-05-30 10:24谭起兵
职业时空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混合式教学

谭起兵

摘要:在对高职院校《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鉴-教-竞-学”联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真实生产设备、在线课程资源、在线交流平台等教学载体,解决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衔接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证分离、赛教脱融等问题。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增强了师生的获得感,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教师信息化教学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当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体现“服务区域发展、促进高效就业” 的教学方向。作为与现代冶金产业典型工作岗位对接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知识体系具有复杂抽象性,技能实操项目呈现高危高耗性。传统的“讲-练-训”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陷入“填鸭式”被动学习的窘境,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课程甚至专业产生畏惧感和排斥感。

混合式教学典型特征表现在信息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教学模式的多维创新、教学空间的横向拓展、教学时间的纵向延伸等方面[1],科学合理地实施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能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质增效,增强学生和教师的获得感[2-4]。笔者以“鉴-教-竞-学”联动教学模式改革为牵引,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对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典型工作岗位进行解构和重构,借助清华平台将重难点以MOOC、微课、仿真虚拟视频作为主要线上教学载体,着重分析了近3年的混合式教學实践的成果,并为同类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在国家钢铁制造产业宏观调控和自身产业结构优化的双向作用下,全球钢材产品的供需关系趋于利好方向发展。以江苏沙钢集团、中天钢铁集团为例,不仅对烧结、炼铁、炼钢、连铸、加热炉、轧制、品检七大岗位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设备工艺升级,还针对高端优特钢系列产品扩大投产,相继发布了未来几年高技能人才需求书。仅仅上述两个企业与天津某高职院校签订的中长期冶金类人才订单班达到5个,规模超过180名学生。通过表1映射出,作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侧,同类高职院校为增强服务现代冶金产业发展的能力,势必以核心课程群为重要抓手,通过核心课程与典型岗位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等方面同步升级,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红利的引导和支持下,国内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课程选择性窄、顶层设计理念滞后、线上资源量多质劣、推广性较差等问题愈发凸显。《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一直被固化为冶金背景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课程的设置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装备制造大类和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所属专业,其相关课程分布情况见表1。

通过较长时间的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置课程教学情境和工作任务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材料类专业的风向标。以本课程为例,教学的实施主体往往根据冶金企业各岗位实际要求来设置教学情境,各教学情境中设置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过程中通过仿真模拟操作、校内集中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实地演练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工作过程中的“做中学,学中练”。但由于材料类课程知识体系复杂,知识点抽象,技能操作高危等特征,使得多数院校在《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出现各种问题。

(一)以主观臆断为依据导致了学情分析不透彻

学情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系统研究被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综合素养等方面,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从而保障教学实施的质量。笔者从学生学前摸底、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效果反思三个维度进行调研。学前摸底包括新生的入学分数、生源结构、学习意愿、接受能力、基本素养等;教学过程分析包括学习状态、教学进度、作业质量、技能进展等;教学效果反思包括学生获得感、考核成绩、资源有效应用、教学评价等。参与调研的3所同类院校(其中国示范1所,骨干1所)往往缺乏学情分析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研究,主要表现在忽视学前摸底的细致调研,对于教学过程分析和教学效果反思也分派给授课教师自主完成,这就使得教学实施主体对学习者仅仅通过主观臆断即开展了教学任务,导致教学方式与学习特征不相容、教学内容与学习能力不相配、教学效果与学习期望不相符的窘境。

(二)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禁锢学生的创新性培养

学生在认知特征、情感方式、个性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5]。调研结果显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还大量存在,教师通过“知识点引入—重难点讲解—提问互动—任务下达—作业评价”这一标准化教学流程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在忽略学生个性的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

(三)以教材为中心拖曳了教学内容与新技术新工艺的对接度

当前,教学内容改革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痛点。《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课程对接现代冶金企业轧制成型、热处理和品检等重要岗位,为顺应国际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倒逼供给侧新技术迭代更新、新工艺优化提效、新设备智能化升级的周期大幅缩小,这对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在调研院校中发现,通常由于校企合作机制不顺畅,专业教师难以获取先进冶金企业的生产技术资料和设备参数资料;再者,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扩招效应,导致生师比偏高,专业教师不得不承担较大的教学工作量,因此,很难有机会深入企业研习和技术合作;另外,院校的绩效考核机制形同虚设,促使专业教师的“惰性教学”现象蔓延。以上诸多因素致教师长期认定一本教材从而完成教学任务,选定的教材内容与现代冶金新技术新工艺严重脱节,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以通过率为导向阻碍了考试改革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混合式教学
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浅析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