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雪野镇中心中学 朱玉平
图1
图2
图3
图4
例1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为7,面积为10,求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的平方.
本题若按常规方法,可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根据题意,得a+b=7,ab=10.而长与宽的差的平方为(a-b)2.要求(a-b)2的值,可将(a-b)2变形为含有a+b和ab的式子.即(a-b)2=a2+b2-2ab=(a2+b2+2ab)-4ab=(a+b)2-4ab=72-4×10=49-40=9.
除了上述解法,也可运用拼图法巧解.将四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按照图5所示的方式拼在一起,正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它的中间是一个小正方形,其边长正好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要求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的平方,只要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观察图5可以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长方形的面积即为小正方形的面积.即S小正方形=S大正方形-4S长方形=72-4×10=49-40=9.所以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的平方为9.这种解法显然是对常规解法的创新,展现了用“拼图法”解决数学问题的魅力.
牛刀小试: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为2,面积为35,求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的平方.
图5
图6
例2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按照图6所示的方式拼在一起,你能求出∠1+∠2的大小吗?
本题实际上是求直角边长分别为1个单位、2个单位的直角三角形中最小锐角与直角边长分别为1个单位、3个单位的直角三角形中最小锐角之和.显然tan∠1=,tan∠2=.如果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不难得到=1.而∠1+∠2<180°,则∠1+∠2=45°.由于初中阶段我们没有学过两角和的正切公式,需要另辟蹊径.既然要求的是两角之和,我们可以将∠1、∠2按图7所示的方式拼在一起,则∠BAD=∠1+∠2,接下来只需求出∠BAD的大小即可.一时半会仍然找不到求∠BAD的办法.观察图7我们发现,如果连接BD,那么△BAD刚好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过程如下.由勾股定理易知AD2=12+22=5,BD2=12+22=5,AB2=12+32=10.则AD=BD,AD2+BD2=AB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BAD是直角三角形.则△B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AD=45°,即∠1+∠2=45°.当然在证明△B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也可通过三角形全等证明,即先证△BCD △DEA,则∠BDC=∠1,BD=AD.则∠ADB=∠BDC+∠ADE=∠1+∠ADE=90°.则△B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牛刀小试:如图8,在Rt△ABC和Rt△DEF中,∠C=∠F=90°,AC=3cm,BC=4cm,DE=3cm,EF=2cm.求sin(∠E-∠B)的值.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上述证法是将钝角所对的相等的边AC与DF拼在一起,也可以将锐角所对的相等的边AB与DE拼在一起.如图11,将AB与DE拼在一起,使点A与点D重合,点B与点E重合,且使∠C与∠F分别在AB(或DE)的两侧.连接CF.证明过程留给读者完成.
事实上,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当其中一边的对角是钝角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当其中一边的对角是直角时,这两个三角形也全等.证明之时,既可将斜边拼在一起,也可将直角边拼在一起.
牛刀小试:如图12,在Rt△ABC和Rt△DEF中,∠C=∠F=90°,AB=DE,AB>BC,DE>EF,且AC-BC=DF-EF.那么Rt△ABC和Rt△DEF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图12
“拼图法”在解决初中数学问题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再如,如图13,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在△ABC外部作正方形ACDE、正方形ABMN、正方形BCPQ.如果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370、74和116,试求△ABC的面积.由于△ABC的三边都为无理数(),直接求解比较困难.我们可以观察三个正方形的面积特征:74=52+72,116=42+102,370=92+172,由这些特殊的数正好可以拼合成图14,这样可以便捷求出△ABC的面积.
图13
图14
从以上几例不难看出,运用“拼图法”解决数学问题,确实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事半功倍之效,展现了用“拼图法”解决数学问题的魅力.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拼图法”,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尝试应用“拼图法”,让“拼图法”成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项技能.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