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在输卵管阻塞中的临床研究

2019-05-24 03:15:08蒙秋凤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液术造影剂宫腔

蒙秋凤

(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广西 贵港 537132)

输卵管阻塞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类型,一般无典型症状,病因复杂,多由感染引起,是造成育龄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有报道指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占不孕症的25%~50%[1]。输卵管通液术是以往诊疗输卵管阻塞的主要手段,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均有待提高。尽管近些年涌现出宫腔镜、腹腔镜及二者联合应用等手段,但这些手段应用并非完全令人满意,也存在诸多不足。目前,我国广大基层医院或医疗资源条件有限的地区仍多采用输卵管通液术处理[2]。腔内超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诊疗提供了有利条件,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可直观了解输卵管具体情况及评估通畅度等,受到临床高度重视[3]。据此,本研究选取65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设置随机对照试验,重点比较传统输卵管通液术和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妇科门诊及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住院的输卵管阻塞患者,各65例,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表现(不孕、下腹疼痛、腰痛等)、不孕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确诊;(2)符合因输卵管阻塞引起的各种原发和继发不孕症、疏通输卵管轻度粘连和治疗性通液等适应证;(3)均有强烈的妊娠意愿,能配合术后6个月妊娠随访调查;(4)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月经周期紊乱;(2)盆腔生殖器肿瘤;(3)生殖器官炎症:急性期或慢性反复发作期,药物治疗尚未控制;(4)全身状况差,有严重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有禁忌的妊娠疾病者;(5)行经期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6)已明确为男方不孕者;(7)输卵管畸形;(8)入组前3个月接受过相关治疗(包括中草药)者。

两组输卵管阻塞患者年龄21~38岁,其中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0.13±4.25)岁,不孕时间2~9年,平均(4.96±2.04)年;原发不孕21例,继发不孕44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0.09±4.31)岁,不孕时间2~10年,平均(5.02±2.13)年;原发不孕19例,继发不孕46例。进一步询问整理两组人流史、上环取环史、清宫史、流产及生产史等资料,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5 d后接受治疗,治疗前行白带常规检查和再次确认无输卵管通液禁忌,术日晨禁食,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缓解精神紧张及通液时可能出现的痉挛性胀痛。

1.2.1 对照组 患者行传统输卵管通液术处理。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外阴及阴道常规消毒、铺巾处理,采用NCH-I型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观察子宫质地、形态及周围脏器关系,检查双侧附件有无异常。子宫探针探达宫底后,将通液导管沿探针方向插入颈管,缓慢推入注射溶液,根据溶液推进过程中的阻力大小判断输卵管堵塞情况。双侧输卵管通畅标准:溶液推进过程无阻力感,患者主诉无异常不适;若未达到上述标准,则判定为输卵管堵塞。

1.2.2 观察组 飞利浦HD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6.5 MHz,先行子宫及输卵管部位等常规检查。阴道注入宫腔造影剂(生理盐水30 mL、3%双氧水8 m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40 000 U、糜蛋白酶8 000 U混合溶液15~20 mL)。注射过程中超声实时扫描,观察造影剂在子宫腔、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内的分布走行情况,向伞端及盆腔逸出情况等,记录子宫直肠陷窝积液的变化,从而判断输卵管的通畅程度、梗阻部位;通过造影剂产生的气泡在宫腔形成的强回声形状了解宫腔形态,在实时情况下观察子宫及输卵管是否通畅。

1.3 判断标准

(1)输卵管通畅:宫腔内气体向双侧输卵管迅速流动,伞端可见“喷射状”气体聚集的强回声,子宫直肠陷凹处充满液性暗区声像。造影剂推注无阻力感,无返流或其他异常。(2)输卵管通而不畅:宫腔内气液体流动缓慢,输卵管显影增粗,僵硬或纤细光带,输卵管伞端“喷射状”特征不明显,子宫直肠陷凹处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声像,造影剂推注有一定阻力感。(3)输卵管阻塞:宫腔内气液体向双侧输卵管流动缓慢,伞端未见“喷射状”气体聚集,输卵管显影较差甚至不显影,子宫直肠陷凹处无液性暗区声像,推注药液阻力感较为明显,患者多主诉下腹胀痛不适。

1.4 观察指标

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评估诊断输卵管通畅程度的效果,术后通过定期复查、电话随访、微信/QQ、上门拜访等形式随访6个月,观察并发症及妊娠成功率情况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包校对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描述,组间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程度诊断比较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诊疗处理,其中观察组可实时阴道超声动态观察气泡从宫腔、输卵管腔、腹腔的移动速度、形态等,可以较准确诊断出输卵管通畅度、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31%(χ2=40.707,P<0.001)。见表1。

表1 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诊断准确率比较 [n(%)]

*P<0.001,与对照组比较。

2.2 两组患者随访相关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6个月随访无失访或脱落病例,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妊娠成功率55.38%明显高于对照组3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P<0.05)。见表2。

表2 两组随访6个月妊娠成功率比较[n(%)]

*P<0.05,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输卵管阻塞所致的不孕是不孕症领域待攻克的重要难题。近些年,随着妇科炎症、人工流产术、不洁性生活等愈发常见,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趋势,不断完善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诊疗工作是优化妇科医疗服务质量、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重要内容[4]。尽管目前输卵管阻塞的诊疗手段多样,但各种方法均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腹腔镜检查具有清晰的盆腔视野,能全方位观察输卵管形态及其病变情况,不仅常作为输卵管阻塞诊断的金标准,而且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5]。但腹腔镜存在有创、操作复杂、对手术者经验要求较高、患者难以接受等不足,不宜成为临床诊断的首选[6-7]。至今仍在采用的传统输卵管通液术也存在操作盲目性较大、诊断主观性强、治疗效果欠佳等不足[8-9]。因此寻找更为有效、方便操作且便于临床推广的诊疗手段尤为重要。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和上述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创、费用检查低廉等优点,在各级医院均可施行,患者可门诊治疗无需住院,减轻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易被患者接受,目前已逐渐成为临床诊疗的主要手段[10-11]。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时阴道超声动态观察气泡从宫腔、输卵管腔、腹腔的移动速度、形态等,可以较准确诊断出输卵管通畅度、梗阻部位;通过气泡在宫腔形成的强回声形状了解宫腔形态,有助于实时评估子宫和输卵管通畅度,还具有操作简单、耗时较短和副作用少等优点[12-1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31%(P<0.001),和张珊等[14]结论相吻合,说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对输卵管阻塞的显著诊断价值。

此外,推注造影剂对输卵管阻塞患者具有治疗功效,推注造影剂中的低浓度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入宫腔后遇血氧化分解可产生强回声的气泡,便于超声下显影观察[15]。地塞米松有助于输卵管复通和减少注入液体对腹腔的刺激,起到抗炎和软化组织的功效[16-17]。庆大霉素可抗菌、消炎,糜蛋白酶可抑制纤维组织形成,对疏通输卵管、软化粘连等效果较好[18]。推注的造影剂对组织无刺激性和毒性,可在宫腔及输卵管内保留一段时间,有利于分离输卵管炎性组织和疏通输卵管,提高患者术后成功妊娠可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妊娠率达到满意的5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92%(P<0.05),说明此方法可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减轻精神压力和家庭经济负担等。

综上,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术具有安全、可行、诊断准确率高的显著优势,为子宫输卵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好,值得推广应用,尤其是基层医院。

猜你喜欢
液术造影剂宫腔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2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宫腔镜辅助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金刚藤胶囊与胎盘片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不孕临床观察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22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