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已经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音乐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内涵意义中所包含的广泛的民族色彩和人文气息同样成为了文化领域艺术代名词之一。良好的音乐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鼓励人积极上进,同时也能够帮助人感悟不同民族的文化色彩,开拓眼界。高中音乐教学作为高中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高度,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投入学习,同时由于音乐课程现已成为会考科目,因此在短暂的音乐课堂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教学;音乐课;有效性;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聆听、欣赏和理解音乐,让学生能够自然地利用音乐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由于课程时长和频率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尽最大可能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使得老师能够顺利、完整地完成教学目标。而由于音乐课程加入会考,对这一目标的把控更加需要时刻注意,要将传统的音乐欣赏与音乐的现实目标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学水平、教学高度,逐步转变教学思路,进而适应会考要求。
一、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音乐课程大多把音乐欣赏当作课程中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内容,老师缺乏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往往只能够肤浅地欣赏旋律,对于音乐背景及知识知之甚少,而随着新课改的加深,音乐课程对于学生文化品读和内涵理解的要求逐渐加深,需要学生结合音乐本身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思路进行更加深层次地欣赏。现代音乐教学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多方位音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文化、感受情感、感受心灵。而这就需要老师在音乐课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首先,在欣赏前需要为学生们讲解音乐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作者本身的身世遭遇,然后,帮助学生们放松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的环节中,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们的反应,最后,帮助同学们分享欣赏感受并给予相应评判。同时还应当开展音乐基础知识的培养,提升学生们的综合音乐素养,由于高中音乐知识本身内容含量很大、面积很广,在教学中应当着重注意知识的整理整合,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带领学生回忆初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基础知识,巩固基础、提升高度,另外还应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配合与联系,提升家长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拓宽课程的延伸面,进而全方位地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内涵,迎合会考所需的具体要求。
二、 提高课程的知识转化率
音乐课程应当以兴趣为基础,但绝不能单单停留于兴趣,更何况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学习压力、作业压力等原因无法对音乐课程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老师需要提升音乐课程的知识转换率,让更多的音乐知识成为学生的生活乐趣、生活品味,把音乐带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进而加强音乐课程与会考要求的衔接。
(一)
老师应当明确地说明音乐课本身应当是一门进行身心调节、放松心情的课程,而不应该把音乐课程视为学习压力的一部分,要让学生主观上具有学习的动力。
(二)
在授课方式上,老师应当多以鼓励教学为主,对学生们进行及时地表扬,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应多多增加课堂互动,提升课堂本身的活跃性,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进课堂中。
(三)
注重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过去的音乐课程由于长时间不受重视,教师本身教学能力、专业素养便与其他科目老师存在较大差异,而目前音乐课程已成为会考科目,老师也需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以便提高课程质量,加快课程发展。
(四)
重视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案。过去的音乐课程由于并非会考科目,因此很多教学内容的制订都十分随意。课堂内容大多以欣赏为主,对于音乐知识的传授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而针对目前音乐课程的发展现状而言,我们需要重新重视起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新课标及大纲要求改善教学方案,紧跟会考具体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例如,在我们上西方古典音乐欣赏课时,可以进行如下安排,首先,在开始欣赏前明确本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们了解课程所指目标,提示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感情,然后,帮助同学们调整呼吸,闭眼放松,进入欣赏状态后开始播放音乐选段,在播放结束后首先邀请同学们谈论一下自己的感受,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尔后以老师的专业高度对音乐片段进行整体评价,再带领学生们根据片段中不同章节的思想情感特点,分析不同乐器、不同音色所带来的感情效应,最后总结全课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课程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就乐理知识、练耳训练、中西方音乐等知识点巩固课程收益。
三、 音乐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时往往会反映:音乐课程大多是以一种被动的姿态在吸收,在欣赏,而很少能够主动地参与进音乐课中,这就使得音乐课程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某种“壁垒”,而这种壁垒的出现往往会让学生对音乐望而却步,从而给音乐知识、乐理知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并非像学生们印象中那样高不可攀,老师大可带领学生们走进音乐,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音乐的实践中。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相互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然后挑选出一些各个小组中广受好评的音乐供大家共同欣赏,在欣赏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角度以更为专业的音乐知识带领学生们分析理解音乐更深层次的知识,言传身教带领学生们更为深入地理解音乐进而爱上音乐,同时通过带领学生们在音乐实践中进行知识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目的性,让音乐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背诵与阅读中,而是可以得到更为灵活的运用,进而帮助学生提升知识水平,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音乐会考。
总之,高中音乐课程由于会考的需求,绝不能再仅仅停留在欣赏与放松之中,而是应当更为科学地将音乐知识融入到音乐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在欣赏音乐、品味音乐的同时学习音乐知识,加强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陈冬娟.新课改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J].北方音乐,2017,37(7):208-208.
[2]陳晔.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探索[J].北方音乐,2018(4).
[3]段帆.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后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8(2):152-153.
作者简介:
冯丙林,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