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儿童的成长心理及其规律,从而很难做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本文就小学语文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在儿童视野下该如何开展语文的教学工作,希望能给小学语文教学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儿童视野;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不断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小学是孩子到青少年的转变阶段,是学校教师帮助他们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学校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课本上所要求的知识,更多的应该是他们爱学习的那种精神的培养。小学语文是比其他学科更有语言深度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使教学更有意义。
一、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课文时,首先往往会想到自己可以教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更方便地进行教学,最后才是去思考孩子是否能接受他们。然而,很少有教师考虑孩子是否需要,是否对每个孩子感兴趣,是否对每个孩子有不同的需求。也就是说,在教师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忽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真实需要,不把儿童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教学也不以儿童的视觉为基础。
教师让学生完成课文的内容,很少涉及对语言的详细解释;教师让学生扩展教学资源,但不检查扩展内容,这与教学现实相去甚远。教师在引导孩子思考问题时,会显得过于刻意,用自己的思路去引导学生,这就意味着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回答,但實际和教师预设相反的答案就会被否定。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儿童自身的特殊性使他们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发展力。然而,在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自身教学定位也不够明确,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 儿童视野融入小学语文对策
(一) 以教材教纲为落脚点
拓宽儿童视野,应从小学语文的教材教纲的研究和分析入手。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把语文教科书作为教学主要内容。事实上,教科书上列出的知识内容是很少的。教师应该做到多角度多方向地去将有限的课本内容转变为无限的知识。语文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没有学习的知识。教科书中所蕴含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例如,在讲述中国人飞上天空的故事时,教师应该注意孩子的反应,鼓励孩子自己的见解,保护孩子专有的天真无邪。站在儿童的角度用他们的视野去分析观察问题,而不应该把学生的思维与文本的道德性结合起来进行准备。如果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会发现答案是多样的和出乎意料的。这是孩子们的想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挖掘文本中真实的生活场景,找到儿童的兴趣。
(二) 游戏化教学
课堂结束后,教师经常反思自己,检查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已经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已经到位,哪些环节缺失。这样的复习是必要的,但是教师们经常把注意力放在反思他们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他们是否感到快乐和愉快上。语文教师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经验。小学语文是向儿童传授知识的,他们明显排斥了过度程序化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运用游戏教学法,营造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游戏中发展、提高其核心语言素养。例如,在讲解《纸船和风筝》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折纸船和风筝的制作。这个动作可以充分激发孩子学习如何折纸船和风筝制作的兴趣。在学习如何折纸船和风筝制作时,老师可以插进这篇文章的解释,这样学生就可以动手玩这个游戏,同时感受到友谊的珍贵。
(三) 课堂自由空间还给学生
与整个学生时期相比,小学时期是一个相对放松的学习阶段。教师应当时刻关注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感觉自己不受束缚,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语文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大胆参与,大胆表达自己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小学生有很强的想象力,课堂上随时都有不同的想法迸发出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开拓学习的思路。比如,谈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充满着深厚的友谊和不舍。教师应当顺应儿童的观点去分析教学,引导他们了解一些他们常有的、类似的分离情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观察和提问。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们离开亲朋好友时,表达他们的感情,让他们回到这首诗中去理解作者的感情要简单得多。
(四) 课后延伸拓展
除了学校和教育局下发的教材和教学任务,教师应该给儿童增加一些课外读物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阅读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写作,在拓展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自己喜爱的书籍和不同的性格特点。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开拓思维,为以后的写作学习做好铺垫。比如,《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就挺适合学生学习,教师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进行课后阅读,定期举办班内读书分享会,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学到的,理解到的知识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不断开阔视野。
从儿童角度构建小学语文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良好开端,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更高。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必须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摒弃不适当的部分。还应该根据儿童的实际和儿童的愿景,开展创新和科学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林金微.构建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2(8):125.
[2]吕莉.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儿童视野[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160-161.
作者简介:
杨晓洁,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佛昙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