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0日,第二届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静老师主持北京教育学院卓越教师工作室“初中历史学科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策略”项目,依据文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形成本文,并在此次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引起了极大反响。本文为教师整体把握初中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落实学科素养培养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趋向统一”这一学科核心概念、认识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发展趋势。本期专栏我们将此文刊出,以飨读者。
【摘 要】本文从“趋向统一”视角把握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并以此来解释和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第一,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趋势表述为“趋向统一”。第二,结合学术研究成果对“趋向统一”进行界定。同时,梳理了促进“统一”的要素,并对其含义进行了解读。第三,“趋向统一”视角下的中古史教学实施举例。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趋向统一 阶段特征 教学实施
中国古代史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史的阶段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从“趋向统一”而非传统“大一统”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统一”“趋向统一”的内涵外延分别是什么?如何从历史阶段特征视角把握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破解上述问题,并以此为内容载体探索初中历史学科育人的路径和方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是我们研究历史阶段特征的逻辑起点。《课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提出:“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课标》在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要求中提出“通过学习知道古代史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与分裂的局面交替出现。“人类的融合统一”是“历史的方向”,“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是大势”。[1]结合《课标》中对中国古代史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趋势概括为“趋向统一”。
学术界研究中国古代史总的发展方向、趋势时,多以“大一统”描述。“统一”与“大一统”有何不同?为何不用学术界的“大一统”而用“趋向统一”描述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因为“趋向统一”既能反映中国古代史的阶段特征,又符合当今现实史鉴的需求。早在先秦时期,由孔子首倡的“大一统”思想描绘了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理想状态,包括版图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等要素,其首要途径就是实现中国疆域版图的统一”;“大一统”理念既有人文范围也有地理范围:其人文范围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众多兄弟民族,在今天统称为“中华民族”,其地理范围在历史上是指秦汉唐元明清历代“大一统”王朝的本土疆界,在今天是指按通行的国际法中国所管辖的所有主权领土。“所谓一统者,以天下为家,世界大同为目标;以仁行仁之王道思想,即一统之表现。然则一统须以统一为辅,亦即反正须以拨乱为始。一统与统一既有高下……则‘统一寓于‘一统之中,自可知矣。”[2]我们也可以说,在“大一统”概念中,政治版图的“统一”是其途径,而“天下大治”则是其最终目的,政治上的“统一”是“大一统”理想状态的先决条件。[3]纵观从秦朝到清朝两千余年的历史,“大一统”的最高境界(“天下大治”)在其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即便是“大一统”的起码状态(“统一”格局)也不经常。“大一统”思想的主要意义并非是作为一种实际状态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理念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思维。作为一种“状态”或“制度”,“大一统”是斷断续续的;而作为一种“理念”,“大一统”却从未中断或破碎过,尤其是从西汉武帝时期儒教被确立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起,孔子首创的“大一统”思想便越来越渗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成为中国国民性中难以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过太多分分合合的中国人更加珍视“大一统”的理想,而把实现中国的政治统一当作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首要途径。
“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4]追求“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各民族最高利益,需要对“统一”的内涵外延、“趋向统一”的中古史线索做系统梳理,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学中国古代史教学,使师生明晰哪些因素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更理性地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问题,更坚定文化自信。
相关已有研究成果是我们界定“趋向统一”内涵外延、明晰其教育意义的学术起点。通过对有关“趋向统一”研究成果的综述,发现对“统一”的界定、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理解、关于“趋向统一”要素的分析,奠定了“趋向统一”内涵外延的框架。
1.有关“趋向统一”研究成果的综述
(1)关于对“统一”的界定
研究“统一”问题的论著、文章不少,但对“统一”含义进行界定的不多,其中有代表性、影响比较大的论著有葛剑雄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该书追根溯源对“统一”进行了解读:统,原来是指丝的头绪。《淮南子·泰族训》说:“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线。”[5]由此派生出把各种分散的事物集中到一起,归于一致;指明了统一的范围:指国家之间或政权之间,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内部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及结合为整体,而不是其他方面,如文化、民族、语言、风俗、经济、思想、宗教、血统甚至地理环境等等的一致性或整体化[6];对“统一”的中国疆域进行了界定:“我们所说的中国,绝不应该等同于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这些中原王朝,也不应该等同于汉族聚居区或中原地区而必须包括我们所明确规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一切政权和民族。”[7]“我们讲历史上的中国,应该以中国历史演变成一个统一的,也是最后的封建帝国——清朝所达到的稳定的最大疆域为范围。具体地说,就是今天的中国领土加上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以东,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以南地区”[8];明确统一的起始时间:从“六国灭四海一”算起,即秦为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周舜隆的《统一问题要论》以古今中外的统一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将“统一”界定为:“国内有权威的主权者,无分裂、割据,国际上受到承认或能保卫自己不受侵扰,稳定地保持一段合理的时间,并且主权者关于统一的主观意志与客观状况基本一致”[9];认为“国家统一的过程都建构了一个政治权威”“发生、发展催生了民族”[10];“统一是政治上的归顺和服膺”“人民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都表现出对主权者倡导的宗教、礼制、文教、主义等的认同”[11]。
《辞海》“统一”是:一亦作“壹”,谓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没有地方割据。[12]对“趋向”的解释为“前往;归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13]。以上三部分内容对本研究框架的建构具有理论支撑和学术指导作用。
(2)关于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理解
白寿彝在《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几点体会》一文中阐明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三个问题:第一,统一规模的发展。统一的规模有几种形式:一是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二是地方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三是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四是社会主义多民族的统一。多民族的统一提法是一个历史概念,经过长期发展过程。过去历史上的分裂往往是为进一步的统一作准备。第二,统一意识的传统。有时候,政治是分裂的,经济是分散的,但并不妨碍统一意识的存在。进入中古以后,政治上变动比较大,有几个历史阶段出现分裂。尽管出现分裂阶段,但在思想意识上还是统一的。第三,“一”和“多”的辩证关系。“统一”提出一个“一”字,“多民族”提出一个“多”字。“多”和“一”是相对的,“多”和“一”的关系,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好像土豆同口袋的关系,认为统一的多民族就是把土豆放到土豆口袋里就行了。我想,“一”和“多”的中间,它不只是一个口袋,重要的还在于它是轴线,是方向。[14]白先生的文章对研究、理解“趋向统一”具有方向性引领作用。
(3)关于“趋向统一”要素的分析
《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机制分析》《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两文明确了民族融合在“趋向统一”中的重要地位及文化、血缘、地域、心理的认同和经济利益需求等多种要素。
《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机制分析》一文认为“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内部不同群体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断向一体化迈进,维持着和平、统一的主流,保持着对中华文明较高的认同感。这既有自然地理的因素,但更多的体现为主观构建的结果,是一种体制机制的成功。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一体化机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综合”;“统一的机制”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①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夏商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经典渊源,“大一统”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其最核心之处表现为“和而不同”,追求的是顶层政治的一体化,而不拘泥底层或局部文化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了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王朝共同体认同与各自群体或区域文化认同是并行不悖的关系,进而使古代中国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维持了广阔疆域的一体化,并产生了强大而持久的内聚力。②文化为基底的多元认同。自我认同的要素包括文化、血缘、地域。古代中国作为多民族的王朝国家,要维护国家的一体和稳定,同样面临着如何认识和处理不同民族间关系的问题,而古代中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集中表现在“夏夷之辨”的思想中。春秋时期这种意识强化。华夏与夷狄的差别,不仅基于血缘和地域,更为重要的是以是否接受华夏文明的教化为判断依据。华夏文明的这种包容精神和文化认同机制对于维持庞大帝国的一体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传统中国的“夏夷之辨”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国自我认同的要素中,文化纽带处于主导地位。③制度设计与族际政治整合。科举制的一体化功能首先体现在同质文化,主要是儒学的广泛传播;其次是政权体系向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开放,加强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群体与中央政权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对中央政权的认同度;再次,对地区、民族采取倾斜政策,增强了边疆多民族地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和亲政策使不同民族和政权间构建起姻亲一家的关系,上层和親推动下层通婚,促进民族间交往和融合,为民族间注入亲属意识,增强了多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认同性和凝聚力,有助于塑造中华民族“和同一家”的理念。地域是人们自我认知的基础条件,并且人们会对自我生存的区域产生本能的归属感,而多元一体的区域行政设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④经济类型的差异、互补与依赖。多民族形成的王朝国家,之所以能够超越地域、语言、信仰等局限因素,认同于共同的文化传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特别是经济利益。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同一地域内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进行产品交换,形成共生性贸易关系。[15]《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一文认为秦人通过迁徙、战争、会盟、联姻、重用诸夏人才、吸收中原文化等方式,走近和融入华夏,逐渐完成了民族心理转变,[16]揭示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
田余庆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一文中指出:国土开发、民族发育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的重要线索。同时还指出“秦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多人所组成的国家,能够接受这个统一,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同样一种文字,同样一种历法,同样一种生活方式的人,对于战国诸子的思想舆论是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文化才是中国统一真正的凝固剂”[17]。明确了疆域、民族融合、文化传承是中国古代史“趋向统一”的重要要素。
《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以中原文化为中心》《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对当今和平统一事业的影响》《中国古代分裂格局中的“统一性规范”——以宋、明两朝历史为例》三篇文章分别说明文化在趋向统一进程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文化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以中原文化为中心》一文明确了文化纽带这一要素的作用,文化是构筑民族共同心理、维系和发展民族感情、巩固国家统一意志的纽带。中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它以儒家的“大一统”作为国家意志的最高追求。[18]重视血脉传承,重视文化传承,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内容的中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对当今和平统一事业的影响》解读了“大一统”思想的内涵,对“大一统”思想产生的背景、特征以及对当今和平统一事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大一统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其核心有三:治乱分合的历史观、判辨名分的正统观及中央集权制”。[19]《中国古代分裂格局中的“统一性规范”——以宋、明两朝历史为例》一文以历史史实印证了“大一统”思想在走向统一过程中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分裂时期,各政权统治者都认为自己是“正统政权”或“合法政权”,都认为自己有消灭其他政权以统一天下的使命。[20]
儒家文化核心内容的传承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研究文化因素在“趋向统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具体的依据。
《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与中国古代的统一分裂》一文从经济角度明确利益的权衡是“趋向统一”的重要因素,“从统一的成本与收益入手,结合经济学、历史学现有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上国家统一与分裂的原因和动力”。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分裂取决于大国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之间的权衡。大国规模经济是中国古代治水和抵御风险、抵御游牧民族的需要,“而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的构建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组织国家的交易成本,使大一统局面最终成为现实”[21]。大一统的利润来自于其收益与成本之差。即使大一统的收益不变,组织统一国家的成本上升,也可能导致维持大一统成为得不偿失的行为,带来政权的分裂。保护的规模效益、协作治水、抵御风险、协调外部性以及对统一市场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统一的效益,促使分裂的小国重新走向统一。该文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机制分析》中提到的“经济类型的差异、互补与依赖”共同构成了“趋向统一”进程中经济要素作用的具体内容。
2.“趋向统一”概念及促进其进程的要素分析
综上所述,结合文献资料,我们将中古史“趋向统一”界定为:在古代中国这个地理范围内,国家形态始终朝着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没有地方割据,没有分裂政权的方向发展,至清朝“建立了庞大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趋向统一”,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从过程看是“趋向”;从结果看是疆域的“统一”,即在中国这个地理范围内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经济、文化(意识)、政治(制度)、民族、历史杰出人物等是构成“趋向统一”的要素维度,达成或促进了疆域统一,其要素内容分别解读如下。
第一,关于疆域的统一。包括统一的类型和统一的疆域范围。统一的类型采用白寿彝先生的有关民族统一的三种类型。多民族的统一是一个历史概念,经过长期发展过程,无论哪一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史阶段最后都是统一到农耕文明上。关于统一疆域范围采用葛剑雄的研究成果:“清朝所达到的稳定的最大疆域为范围”,即“今天的中国领土加上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以东,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以南地区”[22]。
第二,关于经济维度。分别从地理学和经济学视角解读:从地理学看,由于古代中国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同一地域内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需要进行产品交换,形成共生性贸易关系;从经济学看,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分立取决于大国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之间的权衡:由于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条件所产生的对治水、抵御风险和防止游牧民族入侵等公共品需求,凸显了大国规模经济;统一是实现一个国家的安全、秩序、共同体族群感情满足、地域内资源效用最大化等价值的手段。
第三,关于文化(意识)维度。这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统一”贯穿中国历史始终:从春秋时期《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起就有“统一”的意识;此后,无论统一时期还是政权分立时期,追求“统一”成为历代统治者最高的政治目标和人民群众最终的政治愿望。“统一”的意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传承:以中原文化为主体、以儒家文化“大一统”为核心内容,以文字为手段、以文学艺术、科举制等形式传递。
第四,关于政治(制度)维度。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体现统一意识的举措是巩固完善制度层面的设计。其中影响比较大、延续时间比较长的制度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和亲政策、多元一体的区域行政设置等。
第五,关于民族维度。在中国这个地理范围内居住的各民族,在形成统一国家的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实现了文化、血缘、地域、民族心理的认同,形成既各具特色同时又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统一的民族集合体——中华民族。
第六,关于历史杰出人物维度。是指在中古史统一的进程中通过武力、制度建设、精神理念、血缘认同等途径建立起政治权威,以追求或巩固统一局面的人物。
上述要素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每一个维度从不同层面影响着统一的趋势,共同谱写趋向统一的进程;古代中国的疆域以及所处地理位置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不同类型的基础;不同类型的经济互通有无,需要和平统一的环境;环境和经济的社会存在以及人类发展均决定统一意识的延续与发展;其中的历史杰出人物因设计以及建设完善和巩固统一的各项制度举措而“杰出”;经济、意识和制度建设使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走向从疆域到血缘一体的统一。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分属于分立时期、统一时期,是代表中国古代史“趋向统一”阶段特征的重要历史史实。下面以《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为例,从阶段特征立意的角度,阐述该课在“趋向统一”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清朝是中国古代史最后一个朝代,课标中将军机处的设立、文化专制措施、闭关锁国政策作为君主专制强化分别在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控制、对外交往控制的具体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破解以下问题串所创设的情境,可化解“统一”高度强化的抽象性。
【探究一】清廷为何要设立军机处?其影响?
提供军机处设置的背景材料、军机处办公地点、军机大臣的职责等材料。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探究得出以下认识:(1)军机处是为保密和提高上传下达的速度而设立,保证了对西北用兵的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疆域方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2)军机处设立后,皇帝可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最大限度地掌握决策权,树立起至高的权威,君主专制达到顶点。学生从而感悟“趋向统一”的两个要素:疆域的维护和政治权威的建立。
【探究二】清廷为何又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其影响?
教师先带领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文字狱,然后提供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1]典型案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一把心肠论浊清”。
[材料2]在乾隆后期的禁书运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万余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
——据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
[材料3]教材中关于文化专制政策的一段话(略)。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的影响,使学生对其影响达成以下认识:(1)残害生命,毁坏书籍,人人自危,谨言慎行,进而钳制思想,影响思想、学术的发展;(2)保护和传承了儒家经典,反映了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3)通过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树立清朝统治者的政治权威。
【探究三】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其实质?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相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形成“具体表现”认识:官场腐败、军队腐败、财政危机、经济衰退、土地兼并、地租沉重等,加剧了社会矛盾;实质是管理国家的成本上升,清王朝面临危机。
【探究四】清廷为何要“闭关锁国”?其过程及影响?
教师通过提供以下材料,重点分析原因和影响。
[材料4]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农耕经济下的自给自足,不需要与中国之外的国家有更多的经济交流;另一方面,出于对西方殖民者的防范心理。该政策的实施暂时将西方殖民者拒之门外,一定程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此同时也限制了与西方的交流,迟滞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脚步。
【探究五】如何认识“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探究五是本课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依托前面学习的知识,通过归纳、概括感受到: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一方面巩固了疆域,维护了统一,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维护农耕文明成果,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维护统一的手段是加强君主专制,通过控制思想、对外交往等,管理国家的成本上升,为统治带来危机,也迟滞了迈向工业文明的步伐,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资料,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对“趋向统一”进行了解读,并以具体的课例说明如何围绕阶段特征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路径。同时也要注意,不是每一课都具备“趋向统一”的各种要素,但一定含有“趋向统一”的要素。例如,《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主要体现的是政權分立时期的“趋向统一”中的“趋向”,虽然政权分立,学生通过学习能体会到“趋向统一”中“文化传承”这一要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以各种载体为依托得以传承,绵绵不绝;《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主要体现的是统一时期“趋向统一”中的“统一”,如疆域的巩固、政治权威的建立、规模经济、文化传承等。教师围绕主题,精心选择材料,科学安排学习步骤,耐心引导探究学习,使学生能依托知识形成“趋向统一”这一概念,真正认识到中国古代历史“趋向统一”的趋势,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研究室.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51.
[2]计秋枫. “大一统”:概念、范围及其历史影响[N].光明日报,2008-04-27.
[3]计秋枫. “大一统”:概念、范围及其历史影响[N].光明日报,2008-04-27.
[4]引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28-29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8.
[6]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8.
[7]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7.
[8]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8.
[9]周舜隆.统一问题要论[J].法大研究生,2016(1):126.
[10]周舜隆.统一问题要论[J].法大研究生,2016(1):129-130.
[11]周舜隆.统一问题要论[J].法大研究生,2016(1):132.
[1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944.
[1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196.
[14]白寿彝.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几点体会[J].史学史研究,1991(2).
[15]张健,万钰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机制分析[J].贵阳:贵州民族研究,2016(11).
[16]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J].河北学刊,2015(7).
[17]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M]//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18]王保国.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以中原文化为中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9]范宏云.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对当今和平统一事业的影响[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0]孟维瞻.中国古代分裂格局中的“统一性规范”——以宋、明两朝历史为例[J].当代亚太,2012(4).
[21]余炜华,董新兴,柳春.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与中国古代的统一分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2]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