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阳
【摘 要】促进学生价值观的转变,应利用现代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手段,本文以教学案例为载体进行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情境信息,挖掘教学情境信息中的思想意义;要以问题解决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实现教学活动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统一,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利用变构模型实现学习者概念的转化,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
【关键词】价值观念 思想意义 问题解决 变构模型
价值观念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因素。在学生的思想中,价值观念是处于内核的部分。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塑造,利用现代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教师们对“教学情境”概念不再陌生,设置教学情境已成为教学设计的常态。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的是,在“教学情境”概念的背后,是“信息”概念。教师营造特定的情境,是希望学生在情境中获取和处理一定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完成学习活动的任务,实现对概念的建构、获取新知。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对情境信息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进行揭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和接收信息,在体验、思索和交流中领悟其中的意义,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在教学情境设计环节,教师应避免停留在浅表层面进行现象描述,应挖掘情境信息背后的深层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在信息的发现、比较、鉴别中,包括在信息细节的分析中,不断地思考和领悟,最终达到教学设定的价值观念目标。以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例,该素材涉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个模块,是很可挖掘的“富矿”。教学情境设置及信息分析的具体安排如下。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学习过写作方法。有的文章通篇运用“比喻”;有的文章用大量的形容词进行描写或修饰。有没有这样的文章,通篇不打任何比方,也不加任何渲染、铺陈,却能生动呈现真意呢?
学生思考回答:比如,中国有“白描”的表现方法。
教师追问:有没有这样一段文字,不加修饰,仅用朴素的三两句话,就能触动人心?
在学生思考和讨论后,教师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背面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教师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讲解:这样的文字,就是七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毛泽东撰文、周恩来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背面的碑文。碑文这三句话没有一点文字上的描绘和修饰,但言语干净、结构严谨、层次递进,其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及非凡气势,使人自然地联想到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革命时期中,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再看碑身正面镌刻的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镏金大字,是对整个纪念碑主题及背面碑文的高度概括。而纪念碑下层镶嵌的八幅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國人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几十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这组浮雕对纪念碑主题、碑文起着表现和衬托的作用。
进而,教师可以借助上述教学情境,把思维上升到理论层面:如政治知识中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知识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哲学知识中的“英雄人物的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解放”等。
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而言,是体验和探究的空间,也是体验和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的结尾处,进一步追问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对于今日青年学生的意义。
问题解决是当今世界教育内容改革的潮流之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所强调的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也是以问题解决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的。
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应该是他们不熟悉的东西,而且是内含冲突的。这种冲突有两种标志:学生新的认知与自己原有的观念有冲突,或学生新的认知与外部事实有冲突。目前,教师们对有关问题解决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逐步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在分析情境信息时,通常满足于把信息与知识简单对接,认为只要找到情境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把这些关键词翻译成教材语言,就算是完成解答问题的任务了,有的学生甚至将其总结为找案例材料与教材知识的“对应关系”。以一个课堂讨论话题为例:
2016年数据显示,北京市西城区有363处不可移动文物,如《京报》馆、绍兴会馆、庆云寺、会贤堂、康有为故居、钱业同业公会等。文物腾退,是长期困扰文物保护工作的老大难问题。
居住在古建筑中的群众大都有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虽然政府公布了腾退补偿政策,但有的居民认为补偿不能达到预期或因为其他情况,不愿意搬走。不仅如此,居民们还提出“腾出来的文物空间怎么用”等疑问。
教师请学生思考和讨论:政府应如何回应文物腾退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话题的学科问题实质是“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而不是要学生罗列政府的相关知识。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反应是,用学过的知识来“套”,堆砌政府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依法行政等知识。这样的回答没有扣住政府“回应”的设问指向,根本不能具体回应居民提出的“腾退补偿”诉求和对“腾退文物空间利用”的疑问。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要设计知识和能力目标,还要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应通过有效教学,促使学生转变、重构原有的价值观念。
1.从教学活动的思维内容角度看,有两个要点
第一,针对有居民不愿腾退搬迁、要求提高补偿金额等问题,政府应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了解情况,宣传和解释腾退的相关政策,与居民协商和沟通,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寻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居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效结合。
这样回应,政府工作才是有温度的,是基于政治学基本问题——利益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有利于化解和消除腾退中的矛盾,体现崇尚民主、追求善治的政治理念。假如是生硬照搬知识,只是表示“我们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坚持群众路线”“我们依法行政”等就会给人以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的感觉。
第二,针对有居民提出的“腾出来的文物空间怎么用”的疑问,政府应告知居民文物利用是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对于腾退的文物,要先请专家根据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确定其功能和使用方向;然后,面向社会征集文物的保护利用方案;最后,可以由专家、社区居民共同选定最终使用方案。
这样回应,首先说明腾退工作的最终目的,再说明民主程序,能让居民们满意和放心。而且,政府提出由专家、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决策,体现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这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亮点。
2.从教学活动的思维形式角度看,须有四点注意
第一,明确问题指向,用学科术语说明问题实质是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不能从印象出发解答问题,也不能只是在现象层面描述。
第二,思考问题解决的策略,先要找到问题解决的总体方向、关节点。不能想着一说解决问题,就赶紧“罗列知识”“贴标签”,结果都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以至于最后不知所云。
第三,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知识储备应当是成体系的,是能灵活提取和运用的。问题解决不是堆砌知识,不是把学过的知识简单再现。
第四,问题解决要有逻辑,思路是结构化的。不能违背逻辑规则,东拉西扯。
3.利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加深领悟
利用角色扮演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把问题解决与学生体验结合起来,学生代入感强,体验深刻,领悟速度快,教学效果巩固,这是纠正学生认识误区、促进学生价值观念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政府工作人员组,第二组是居民组。每组分别派一至两人担任演员,上场表演;其他学生作为智囊团成员,为演员表演出谋划策。小组任务:(1)智囊团帮助演员准备台词,写好台词要点;(2)演员上场表演,政府工作人员与居民对话;居民即兴发挥,说己方认为合理的台词;政府工作人员无论遇到何种情况,只能是按事先预备好的台词回应居民,不允许说台词要点以外的观点;(3)表演结束后,两组分别总结场上出现的情况;(4)两组之间交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们应根据上一轮表演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下一轮的反思和调整。经过几轮的扮演和总结交流,直至问题最终解决。以上是完全版本的教学。如果课时紧张,教师可以做减缩版的教学,即压缩表演的轮次,增加教师引导和总结的教学环节的比重。
从认识发生的角度看,学习既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解构的过程。要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并非易事。20世纪80年代,瑞士日内瓦大学安德烈·焦尔当提出了学习的变构模型。利用变构模型,可以帮助教师突破学生的心理防御,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变构模型为教学提供了有效办法,以下是一种简化的做法:
第一步,教師首先了解学习者先有概念的状况,课堂上比较实用的操作办法是让学生画概念图示、画思路结构图等,并要求他们做出解释。更简单的操作是课堂提问,与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不同,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头脑中深藏的价值观念和思维的逻辑结构。掌握学生的先有概念之后,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制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了。
第二步,教师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和引导学生的思维。用学生关心的真问题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打破原有的思维平衡状态。问题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导向,有意义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和交流。前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不可移动文物腾退的案例,都是通过问题来激疑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的观念发生转变。但实际上,教师无法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部认知结构,只能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自己来改造自己。
第三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质”和“失衡”是关键性的教学操作环节。对质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质。失衡,是由于对质导致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失衡后,学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恐慌,如同身体失去重心,要摔倒般的不安;但与此同时,学生又下意识地试图站稳。在不可移动文物腾退的角色扮演中,扮演政府工作人员的学生,在面对“居民们”的诘问,回应、辩解不下去时,就会出现失衡。从教学经验来看,越是在思想内核层面的对质,如价值观念层面,越容易产生失衡。
第四步,失衡之后,我们常会看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拆解、颠覆,以及重新建构。这种解构和建构是交错并行的,即变构。
在不可移动文物腾退的角色扮演活动之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自己没有治理观念,是因为自己在潜意识认同“听话”的价值标准,缺乏主体意识,缺少社会多元主体互动的治理观念。而在现实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等却是我国政治生活的走向。
第五步,在教学活动的最后,学生再次进行画图和解释,通过对比最初的图和解释,教师能看到学生的认知概念是否如期发生了变化。
现实的教学情况是,教师们会看到,学生价值观念的提升和转变,是一个反反复复、花费较长时间的过程。正如变构模型理论所指出的,学习者概念的转化是一个“知识炼制的过程”,如同“炼丹”一般。尽管如此,教师仍要舍得花时间,不能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因为,只有学生价值观念的切实发展,才是炼出来的“真丹”,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1]安德烈·焦尔当,裴新宁. 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M]. 杭零,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政治学科室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