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作文中思维的拓展

2019-05-20 03:07李柳枫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立意选材

摘要:中学生在写作中常会选取相同的题材,主要原因是受其思维的局限。教师可以通过专项训练和范文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挖。学生思维开阔则既能选取丰富充实的题材,又能深化其文章的立意。

关键词:思维的拓展;横向拓展;纵向深挖;选材;立意

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选取相同的题材。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自身的经历太少,没有什么新颖的题材可选择;二是学生审题时受思维的局限,导致其在选材时缺少发现的眼光。

对于第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开拓眼界。但是由于现在中学生的学业负担重,人生阅历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确存在困难。但是对于第二点,我们却可以尝试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笔者曾做过一次尝试,以“目送与转身”为话题,让学生进行一次拓展思维训练。

笔者先给学生念了一段文字——龙应台的《目送》,摘录了其中两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由此引出作文的中心话题《目送与转身》。接着让学生尝试思考:什么是目送?要具体加入人物,父母亲目送子女离开。什么是转身?要具体加入人物,子女转身回应父母目送的眼神。其实,在《目送》一文中,只有母亲殷切地目送,儿子并没有转身,准确来说,应该是“目送与未转身”。这里的“目送与未转身”应该是特指父母亲送孩子上学的场景。

接着,我们由此先展开关于生活当中存在的“目送与未转身”的思考:

1.关于“目送”

你目送过父母的离开吗?你目送父母离开多,还是父母目送你离开多?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目送。

2.关于“转身”

父母目送你时你热情地转身没有?有没有觉得父母目送很烦?有没有轻视离别?说一说自己最悔恨的没有转身的一次目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送背后是一双双眷恋与不舍的眼睛,目送传递的是绵绵不绝的离情别意,目送饱含的是亲人无限的期盼与等待。而毅然决然地离开,没有转身,一次也没有,远行人的决绝,更增加送行人的思念与伤心,让送行人显得更加落寞与悲凉。

其实,由学生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目送与未转身”这个话题已经由最初的“父母目送孩子上学”拓展到了“送别”这个题材,但只能局限在“送别”吗?我们可以再深入挖掘。

我们可以把这个话题的题材拓展到“亲子关系”中。举个例子:

母亲打电话给我,我不接听,嫌她烦。

母亲找我聊天,我却只顾玩手机,不理不睬。

父亲为我做饭,我却觉得不好吃。

父亲为我报培训班,我却不想上。

……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学生还可以描摹出如下场景:

校门口,母亲送A同学来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叮嘱个不停,A同学逃跑似的冲进学校,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在后面和她那还未讲完的话。

家中,父亲正兴致勃勃地问C同学学校的见闻,C同学只管自顾自地玩着手机,头也没抬一下。父亲接着问,C同学很烦,吼道:“没看到我在跟同学聊天吗?”偌大的客厅,两个人近在咫尺,却毫无交流,只剩下父亲铁青的脸与伤透的心。

学生会发现:“目送与未转身”其实是给予与拒绝。父辈们总是那样热衷付出,子辈们却始终不愿领情。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学生从中选材,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在真实的场景下,细节很容易描摹,而且情感也很好把握。

此外,“目送与未转身”这个题材还可以横向拓展到师生关系。比如:

老师要求我上课认真听讲,我却不予理会。

老师要求我上课不许睡觉,我却仍然我行我素。

老师要求我按时交作业,我却不想写作业。

……

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会发现:“目送与未转身”其实是关注与忽视。作为教师,总是会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等;作为学生,却常常会把教师的这种关注当作挑剔,不予理解,或者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却不愿意或没有心力及时改正。我们可以引用一篇阎连科的《老师!老师!》来进行说明:

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老师本着负责的精神,给学生授课,“我”却以给家里棉花地捉虫为由,不仅自己不去上课,还带走十几个同学一起逃课。关键事后还强词夺理,让老师哑言。这样的例子,我想我们大概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吧。

我们还可以继续拓展到社会层面,社会上,陌生人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其实,同样也存在着“目送与未转身”的情况,如:

你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老人却不感激你。

社会提供“共享单车”给大家使用,大家却总是破坏它,甚至据为己有。

高速公路上留有应急车道救急,却有不少人私自占用。

……

每个學生既生活在家庭、学校当中,也会踏入社会,见识到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把它们记录下来。查一路的《冬日暖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群孩子簇拥在周围,高举手中的五分钱。我挤在其中。突然,身后有人清晰地叫了一声:“查一路,你没有爸爸!”回身一看,竟是我的同桌,我踩了他的脚尖,没容我解释,他已经拔剑出鞘了。一下,就击中了我。

这是一篇社会类题材的文章,“我”是主人公,社会中有同学、有邻居、有别人的父亲,也有卖糖的老人……从文章的前半部分来看,是属于“目送”,或者说拒绝,以同桌为代表的社会残忍地拒绝了“我”的融入,让“我”无法抵御内心的疼痛。

题材拓展到此处,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比较新鲜的了,但是,我们还可以继续拓展。

关于自然题材。人与自然之间其实也存在着各种“目送与未转身”的关系,譬如:

种了一盆盆栽,已经快要死去,这时我已经不抱希望,没想到第二年花儿却重新发芽。

人类总是自诩是万物的灵长,自然的主宰,在一次灾难中,竟是动物救了人类。

……

其实,只要学生留心观察,也能够找到很多契合主题的材料。比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便是这类题材: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人们大多把这首诗当作是一首写暗恋的情诗。其实不然,世间万物,一方给予,一方拒绝;一方关注,一方漠视,已经司空见惯。在这首诗中,那棵开花的树是自然万物,而“我”的无视,最终没有转身欣赏那棵为他而生、为他而长、为他而开花的树,这也可以算是一组“目送与未转身”的典型题材了。

谈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题材的扩充有赖于人们思维的拓展。而思维其实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一是生活空间,就学生而言,可以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自然;二是知识空间,如果再往下拓展,则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历史,甚至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去拓展;三是想象空间,文学很多都是虚构的,要想把作文写好,还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若能把思维拓展到想象空间,按照文章的主题,虚构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故事,这样的题材也必定是新颖独特的题材。

以上都是关于思维的横向拓展,其实思维还可以纵向挖掘。关于“目送与未转身”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设置“转身”的环节。

首先,我们可以往下深挖未转身的原因。比如在亲子关系的题材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亲子关系中,为何只有目送,没有转身?我们可以重新来质疑一下:为何只有授予和接受,而没有回报与感恩?为何只有怨恨与埋怨,而没有宽容与欢喜?为何只有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全盘付出,却少有下一代对上一代的无条件回报?深究其原因,肖复兴的《超重》里面所提到的“情感超重”,是每个人都应该反思的:

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父母们面对即将出国留学的孩子,总是有太多的嘱托与关心,希望他们能带上满满的行李上路,而儿女面对行李超重时却是一脸的埋怨与不满,甚至冲着父母发火。这依旧是父母的依依“目送”,儿女的毅然“未转身”。

其次,我们可以在前文“目送”的铺垫下,写一段“转身”的部分。先设置一个契机,在什么情况下转身,再详细描写如何转身,最后谈谈转身的意义何在。比如阎连科的《老师!老师!》一文:

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

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这个部分便是文章的“转身”部分。原本完全不服老师管教的我,在老师已经成了耄耋老人,并且给了我一生养育呵护的时候,我才学会转身。接着,在如何转身的部分,作者设置了大量细节。“坐着喝水聊天,直至夕阳西下”,扶老师站起,扶他过门槛,扶他过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老师那“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最后,文章结尾部分谈到了“转身”的意义,那就是发现老师伟大,并进一步探讨“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使文章的主题不仅仅是停留在师生情上,而是进一步扩展到了“平凡与伟大”的问题上。这样纵向地挖掘,大大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深化了文章的立意。

综上所述,学生在选材上的贫乏,主要还是受其思维的局限。若能通过一些专项训练以及例文学习对其进行思維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挖,那么,学生的思维开阔则既能选取丰富充实的题材,又能深化文章的立意;既能拓展文章的广度与宽度,又能提升文章的深度与高度。

作者简介:李柳枫(1987—),女,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生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立意选材
《怎样选材》(人教版七下)教学设计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意高文自胜
意高文自胜
说“立意”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
选材“碰头”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