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学生喜爱。如何抓住流行元素的精髓,使之成为特殊的文化资源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是教师应当探讨的重要课题。现就流行音乐、影视剧、综艺节目等形式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便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流行元素;教学方法
流行文化属于外延非常宽泛且很复杂的一个概念,它以自身相对独特的内容及传播节奏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新时代高中生而言,浸润于流行文化环境是很自然的事情,特别是因为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使高中生有更多机会通过网络等渠道与不同类型的文化接触,其自身思维模式及价值观念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不同流行文化资源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以求教于方家。
高中生大多喜欢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影响也最为深远,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把一些经典的、接受度比较高的流行音乐同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情感的共鸣,促进其语文鉴赏水平的提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文及古诗词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关于古诗词意境的理解及赏析,常常因为时代的久远而不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让流行音乐无形介入的形式带领学生从流行文化的角度进入到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中。例如,学习《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之前,教师可以先和学生共同欣赏陈佳的《相看泪眼》、许嵩的《断桥残雪》、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等,把这些流行音乐的歌词融入到教学导入环节,营造出一种与《雨霖铃·寒蝉凄切》相关联的氛围,学生便会很快融入到词作的情境氛围中。比如,周杰伦的《千里之外》中有两句这样唱:“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从表面看来,似乎是几种不同意象的堆砌,可实际上却与古典诗词作品相关联,将“高”喻为悬崖,将“远”喻为沧海,形象地营造出一种与心爱之人离别的惆怅,而那种“生死难猜”的直接描述,更使忧伤的意境如在眼前。学生明白了这些再读所学词作,品味“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词句会容易得多。我们之所以强调流行音乐的无形介入,是因为它的介入形式比较多样,不仅可以用于导入环节,而且可以在诵读时用作背景音乐,在写作时用作提示音乐等。
高中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思维能力,每个人的爱好虽有不同,但“追剧”这一行为却比较普遍。尽管受学习时间紧迫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能完整地看完一部较长的电视剧,可对剧中人物形象的讨论却是课余时间的重要话题。比如,时下比较流行的历史剧或当代励志剧,都是学生比较关心的内容。为此,教师可以把一些代表性的剧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之与教学实际相联系,成为教学的重要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电视剧《大江大河》,该剧根据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改编,讲述了1978—1992年间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教师可以将之引入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欣赏剧中精彩片段,并将其与《相信未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等文本的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深刻领悟文章内容以及其所表达的时代精神。这样的教学充满趣味性,使所学文章也变得生动起来。
流行综艺节目的场面,嘉宾间直接地交流方式,比较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及视觉期待,为此,教师可以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节目与语文教学内容建立联系。要注意的是,教师可借鉴综艺节目的形式,但不能直接应用使学生接受综艺节目的方法。比如高中生对于《开讲啦》《为梦想加速》《男生女生闯天涯》等综艺节目比较关注,且乐于接受这些节目中所出现的新颖观点和新鲜事物,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灵活应用综艺节目中的一些桥段,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学习《蜀道难》一文时,涉及到了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心理、表情、动作描写,像“茫然”“以手抚膺坐长叹”“凋朱颜”等,教师可以借助综艺节目中“你演我猜”的方式,让学生先进行自由组合,然后用表情和动作模仿的办法,要求其他同学对这些内容进行猜测,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这些词句的内涵。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这样的方法对于原本严肃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功能、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促进功能等,从而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
除了一般性的综艺节目之外,还有一些综艺节目的文化特征更加明显,如《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这类综艺节目可以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将《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片段展示给学生,并把节目中选手所背诵的诗词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这可以同时满足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审美期待。像《见字如面》中对《报任安书》等篇章的诵读,可以让“朗读者”的思想情感感染学生,进而形成较强的课堂艺术效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组织相类似的朗读方式,使学生完成《相信未来》《最后的常春藤叶》等篇章的朗读,不失为鼓励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体会文本思想感情的方法。
网络流行语是盛行于网络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网络环境的心理需求,具有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特点。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关注,需要得到教师的合理引导,以便让学生巧妙使用,进而深挖其背后的时代内容与文化价值,这一点尤其在作文教学时最应当注意。当开展关于对生活的态度主题的作文教学指导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隐形贫困人口”这一流行语的含义;开展关于对生活的思考主题的作文教学指导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人间不值得”这一流行语的含义,这可以使学生得到创作灵感的启发,写出的文章更“接地气”。
在这方面,流行小说几乎与网络流行语具有同样的功能。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其阅读一些流行小说,让学生在流行小说中汲取文学养分,可以有效促进其语文素养与创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总之,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流行文化可谓无孔不入,其在学生知识结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体系方面均产生了无法忽视的影响。如何发挥流行文化的长处,使之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积极参与因素,是教师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论及的流行音乐、影视剧、综艺节目等形式,为学生所常见,易于引发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共鸣,值得教师多加留意。
[1]施春雨.高中语文教育中可资利用的流行文化资源探析[J].名师在线,2018,(1).
[2]宋永晖.论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学周刊,2018,(1).
作者简介:郝凌云(1975—),女,江蘇省海安市立发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