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学旅行是推进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一个内容。我校把研学旅行作为梦想教育的一个特色课程。这次研学旅行的目的地是内蒙古草原,我们设计了草原的衣、食、住、行四大板块,孩子们做了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孩子们了解了那里的风土人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索得到了新的体验,学会了刨根问底的探究方法。
关键词:研学旅行;素质教育;探索研究
在从内蒙古草原返回呼和浩特市的大巴车上,听着车载音响里播放的一首歌《天下草原》中唱到:“飞奔,像烈马一样狂野,沉醉,像奶酒一样浓烈,你,心中有万千日月,走遍四方,走不出是你的圣洁……天下草原,行者无疆……天下草原,梦想无界。”听着这首歌,我不禁想到,未曾用脚步丈量的大地,就不是大地;未曾用目光眺远的天空,就不是天空;如果不曾行走,你就无法知道什么是辽阔。往返四千多公里,穿越阴山山脉,每天车上平均三四个小时,对城市的孩子来说,这的确是一趟苦旅。然而,当孩子们走出车门,长天大地扑面涌来;当他们在天穹下,舒展四肢与目光时,他们便懂得了什么是辽阔、什么是自由;当他们享受着羊肉的醇香,也遭遇着缺水的困境,他们也理解了草原的富有与贫穷。他们也理解了草原民族为什么热爱马、热爱驰骋、热爱客人,理解了成吉思汗的铁骑,为什么能横扫欧亚大陆。于是一个文化的草原、历史的草原、生态的草原,一呼百应地鲜活地涌来,涌入孩子们的心里。这样的时刻,知识不再是文字,而是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当知识是体验之时,它就永久性的化作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忘却。走啊,走啊,从书本的草原里走到天下的草原之中,将知识从文字走成体验,这便是行走的意义。
洪都小学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把“研学旅行”作为自己的一个特色。“研学旅行”中“研”即研究,学生要有研究的过程;“学”即学习,学生要能学到知识与技能;“行”即实践,学生要把活动中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经过多年的尝试,我们已经把研学旅行做成了推进我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一个内容。如何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研学旅行呢?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就针对研学教育的特点,提出来了“两不算,两才算”的标准,我们的研学旅行也是基于这一标准之上的。我们的研学旅行是有自己独有的课程设计、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及内容,研学旅行活动有实效性、针对性;我们的研学旅行是同学们在老师及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研究学习,一起动手实践,共同体验相互讨论研究,学生有体验,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有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表达的机会,都出了点力,流了点汗,也曾经风雨、见世面。
内蒙古草原水草丰美,绿色天鹅绒似的草地上,羊群如浮动的云朵,如天女散花,马群如走走停停的列车,出神入化……但洪都小学在内蒙古开展的《做一回小牧民》研学旅行课程,不是普通的旅行,他有着自己的课程目标:让孩子们在学习游玩研究中感受内蒙古草原的广袤,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通过自己的研究与探索,得到新的体验,学会思考,学会刨根问底的探究方法。《做一回小牧民》课程有独特的教育设计,它结合了草原的地域特色,设计了草原的衣、食、住、行四大板块进行研学。研学的内容,不仅仅是了解,而是一层层的探究,如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与教师、导游的共同探讨,共同实践操作的,按图索骥地搭建蒙古包,并了解蒙古包各部件的作用。
课程第一大板块就是“住”。讲到“住”,一定会想到蒙古包。蒙古包是草原游牧人民与自然长期磨合产生的人类建筑文化之一,是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生命力和生命方式的集中体现。我们在这个板块中安排“搭建蒙古包”实践活动。“搭建蒙古包”活动中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搭一个蒙古包,而是在搭建蒙古包的过程当中进行合作组队的实践,老师和孩子们进行共同的研究,边搭边去了解蒙古包各个部件的作用。孩子们在互相交流与实践中,了解蒙古包这独有的蒙古建筑文化。蒙古包搭好之后,再安排在蒙古包当中开展一堂精彩的“蒙古包课堂”。在课堂当中,老师先介绍了作家老舍写的《草原》,大家学得津津有味,一堂书声琅琅的蒙古包课程诞生啦!课堂中,教师引导孩子质疑问难,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蒙古族的人会选择蒙古包这一独特的建筑?学生在研究讨论中,了解蒙古族“逐水草迁徙”的生活方式;进而让孩子们继续质疑问难,思考: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原来跟内蒙古所属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和地理位置有联系。比如,在搭建蒙古包活动之初,老师和导游便拿出蒙古包的结构图,让孩子们在一起讨论,他们的蒙古包分成哪几部分?孩子们通过分析和讨论总结出了蒙古包分為四部分:侧壁、包顶、门板、天窗四大块,并以此分成四个大组合作进行搭建。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他们都进行讨论研究后操作。其中最难的操作的就是天窗那个小组,天窗的位置比较高,呈活动伞盖式。小组推选出个子最高的人,三四个人合作用驼绳绑扎固定好天窗。实践过程中,大家了解到了天窗的作用,可以使室内的采光条件变得更好,不怕风吹雨打,更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个比较完整的蒙古包基本搭建而成。孩子们看到自己搭建的蒙古包更加兴奋,纷纷分享自己在搭建蒙古包当中的经验和快乐。孩子们齐聚在能够容纳二十个人的蒙古包内,老师和孩子们在其间上了一堂老舍先生的《草原》这一课。“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这样琅琅的读书声,从蒙古包内传出来,在蓝天白云下回荡。
在这一奇妙的课堂上,有的孩子会质疑提出的问题,逐水草迁徙的方式是什么呢?这时候老师和导游还会教给孩子们一句蒙古语。“走敖特尔”,意为“移场放牧”,俗称“走敖尔”。走“敖特尔”实际上是跨圈移动。在水草足或遇到自然灾害时,需要“走敖特尔”来解决畜的缺水缺草问题。冬营地的灾害主要是二种灾害,无雪导致吃水困难,多雪覆盖则导致牲吃草困难。“走敖特尔”既能做到在灾年使牧畜安全度过,又能有效地使草场休养生息。一句蒙古语“走敖特尔”体现出了蒙古民族的聪明与才智呀!
一、 吃
蒙古人十分好客。他们把客人请入蒙古包后,总是要给你端上大碗大碗的马奶酒、奶茶,最重要的就是烤全羊了。大嚼着羊肉,大口喝着马奶酒、奶茶,会觉得非常惬意。
讲到第二板块“吃”,我们不得不提在《做一回小牧民》研学旅行活动中,接待方为我们开展的两个大型活动,一是烤全羊大餐,二是篝火晚会。在烤全羊大餐上,接待方安排了濃郁民族风情的就餐仪式,让我们领略到了蒙古人就餐的一些习惯。孩子们边吃边欣赏着仪式表演,更加亲身体验到了蒙古人的饮食文化。餐桌上,老师和导游还给孩子们进行了“竞猜食物”的游戏,让孩子们猜猜桌上的这些美食分别是用什么做的?从而更深刻的领会到了内蒙古的饮食特点,以乳、肉为主。还进行了报菜名的游戏: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羊奶、马奶酒……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孩子们已经学会了质疑,就提出了:为什么内蒙古的饮食是这样的?这原来也跟他们的游牧方式和地理气候有关系。
二、 穿
蒙古族有一整套的独特的民族服装,它以实用、质朴、精美、庄重的风格立于五彩缤纷的世界民族服装之林。艳丽多姿的蒙古服,看得再多,不如自己亲身实践。在第三板块“穿”中,我们安排了试穿蒙古服的过程。试穿当中,孩子们就发现蒙古袍和我们平常穿着方法很不一样。有的蒙古袍特别长,两侧开叉,穿着起来的先后顺序与我们的汉服不一样。还有的孩子在是穿蒙古袍的当中闹出了一些笑话。比方说男孩子穿上了红粉色、绿色、天蓝色的蒙古袍。原来,蒙古族男子一般穿的都是蓝色和棕色的长袍,女子才穿红色、粉色、绿色、天蓝色的长袍。在穿蒙古袍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双手去触摸,分析袍子的材质,发现很多的蒙古袍都是老羊皮和布做的,才知道蒙古袍不光白天可以穿,夜间还可以当被子盖。腰间系上一根带子可长可短,非常适合骑乘、行走、带东西等。老师的过度讲解,还不如孩子的亲身体验,孩子在体验摸索当中,不光会穿蒙古袍,还知道还有其他的诸如头巾、头饰、靴子等这些都是用动物皮和布料做成的以及它们来历的小故事,更生动地了解蒙古的服饰文化。学生进而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蒙古的服饰是这样的?原来,这还是跟他们的游牧方式和地理气候有关系。
三、 行
骑马到山坡上向远处望这块绿油油的大草原,牧民哼着长调,甩着马鞭,悠闲自如,仰面躺在草地上,清风吹着你的衣襟,看着天上的白云,瓦蓝瓦蓝的天空,让你的心情格外的清爽,这是蒙古人在马背上的独特享受。
在“行”这一板块,因为孩子年龄小,我们没有组织孩子去骑马,但是我们也换了一种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草原的自由与奔放。我们先进行观看赛马比赛,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最后在草原上进行了放风筝比赛,孩子们在草原上奔跑、追逐、游戏,在游戏当中,他们肆意的奔跑,不拘无束。他们多想骑上马儿在草原上驰骋呀!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为什么马是蒙古族出行必备的?原来,这依旧跟他们的游牧方式和地理气候有关系。
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研学旅行课程进入尾声,老师和孩子们围坐在草地上,以蓝天白云草原为教室开起了赞美草原的联欢会。老师播放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问孩子们,大草原的歌声美吗?大家想不想做一回小牧民,去体验一下放牧时的乐趣?再次播放歌曲,老师说孩子现在就是神气的小牧民,请轻轻起立,“小牧民们”请骑上你们的小骏马,和蒙古族小伙伴放牧去喽!齐唱歌曲,跟着蒙古导游跟着音乐做舞蹈动作。
我们正在做老舍先生想做的事:“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我们的歌声嘹亮,拂过那绿油油的草地,蹚过那清凌凌的河水,越过成群牛羊的背脊,响彻碧蓝碧蓝的天空,我们歌声嘹亮,回荡在广袤的大草原中,愉悦着我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史海平,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市洪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