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之一,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的重要内容。在现实教学中,重“教”轻“育”或“教”“育”分离现象依然严重。因此,需要深入分析“教书育人”的内容和方法,明确“教”与“育”对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技术、品行三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进而通过学科融合、合作学习、实践拓展、充分关注学生个体以及言教与身教结合等方法来实现“教”与“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教书育人 有机统一 言传身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19-02
我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明确规定,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由此可见,“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做到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传授知识。现实中,许多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不能明确其对教师的要求,无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重“教”轻“育”或“教”“育”分离的现象依然严重。本文从论述“教书育人”中的“教”与“育”的内容、方法出发,指出“教”与“育”对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技术、品行三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进而提出学科融合、合作学习、实践拓展、充分关注学生个体以及言传与身教结合等实现“教”与“育”有机统一的方法。
1 “教书育人”的“教”
1.1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方法技能、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但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很容易教出一批“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方法技能的掌握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传统的讲授法并非不可取,但更应引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真正将同类方法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1.2 “教”对教师的要求
教书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将最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从容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难题。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走进课堂前一定要掌握学情,吃透教材,明确教学方法、内容和重难点,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进度的快慢,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出色的环节设计和别出心裁的问题引导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发言、奖励激趣等方式,使课堂既充满吸引力又能让学生更高效地吸收知识,提升技能。我们不仅要继承前辈经验中的精髓,还应善于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更有效的、更符合学情的教育教学方法。
2 “教书育人”的“育”
2.1 “育”什么与怎么“育”
首先应明确“育”的对象是“人”,是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关键期的人。中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有可能会出现叛逆、固执、冲动、自我、迷茫、冷漠等多种心理状态,加之学业压力繁重,为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道德缺失,教师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工作。其次要明确“育”的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但良好的道德是做人的前提,因此更应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包括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体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小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言行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可以利用阅读积累来让学生了解人生百态,树立正确的三观;可以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可以在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
2.2 “育”对教师的要求
为人师表,首先自身素质要高,品行端、三观正是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榜样,教师应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每天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人才是一个非常漫长、曲折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应有爱心、有耐心,切实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困难和压力,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直面难题。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人格,把学生放在与自已同等的位置,而不是做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现实中,有些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关爱和耐心,甚至会用过激的言语教训学生,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此外,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及时为学生解开心结、排除干扰,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3 “教”与“育”的有机统一
3.1 现存问题
3.1.1 重“教”轻“育”
虽然我国已经倡导素质教育多年,但当下的应试教育之风依然盛行,唯知识、唯成绩的观念依然主导着学校教育的方向。迫于升学压力或者由于教学习惯,许多中学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上只顾教授本学科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师的职责。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事实上,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如果教师只关注教书不关注育人,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即使知识渊博,学贯东西,但也很有可能因为思想品德教育缺失而缺乏做人的基本准则和技能,严重的甚至出现偏差,成为有才无德的社会危险品。
3.1.2 “教” “育”分离
许多教师,特别是非班主任的科任教师,他们的教学往往仅停留在教授本学科知识的层面,认为教完整本书,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对自己教学职责的认识存在着非常大的误区。“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显然是对所有教师的要求,教书和育人紧密相连,脱离教书谈育人或者避开育人谈教书都是不科学、不完整的教育,偏重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影响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每位教师都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重任,不仅要教好书本知识,还应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德行。只有所有教师一起努力,确保教书和育人在教学中的有机统一,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3.2 建议对策
3.2.1 学科融合
也就是班主任、德育教师和各科任教师的密切配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3]班主任和德育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队伍,但各学科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学科相近或相融的一些科目的任课教师可以组成团队,在共同商讨教学问题的同时,对学生在课堂学习或课外实践中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进行密切关注并定期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将结果汇总于班主任或德育教师手中,以便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保证学生的知与行统一协调发展。
3.2.2 合作学习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团队合作能力愈发重要,团队成员的思想品德是否过关更是对整体的名誉和效能有着极大的影响。能否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互帮互助;能否做到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在认真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帮助他人;能否做到与团队同荣辱、共进退,关键时刻不背信弃义、自私自利,这些都是考验个人德行的重要参照。作为教师,理应在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无论是课堂问题的探讨还是课后实践的分工,都应让学生充分融入团体,体会为集体荣誉而努力的自豪感,明白作为集体成员应遵守的道德准则,为日后融入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3.2.3 实践拓展
思想品德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自然渗透显然是不够的,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固然重要,但也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一味地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很可能就会将语文课、政治课、历史课等全都上成了思想品德课,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因此,安排适宜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有效地将课内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做好指导引领工作,于实践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做出全面的、理性的分析,便于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3.2.4 充分关注学生个体
教育离不开“用心”二字,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思想波动较大,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分外关注学生的各项发展状况。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或德育教师,对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要有更深入的关注和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状况、身体状况、精神状态、思想动态以及家庭情况等多个方面,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力用最短的时间消除负面情绪,纠正不良言行。特别是对班级中性格内向或家庭不和谐的学生,教师还应把握好教育的尺度,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影响。同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也十分要重,只有教师、学生和家长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2.5 言传与身教结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从容立于三尺讲台,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修养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出色的教学技能,用深厚的实力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的尊重、信赖和认可。课堂上的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有时候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比課堂上的知识传授更起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承担起为人师表的责任,教师应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谨记“育人必先育己”的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要先做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教育学生成长成才。
4 结语
“教书育人”的内涵极其广泛也极其深刻,是教知识、教学问、教技能、教方法,更是传德行、传素养、育情操、育人才。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今天,教师更应树立责任意识,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育人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全力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同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方式,用自己过硬的教学技能将知识的传递与德行的传承融为一体,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德高学广的优秀人才,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Z].第三条,19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Z].第四条,20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第三部分,2014.
作者简介:单玉娇(1989-),女,汉族,山东人,教育硕士,专业: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