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萌
摘要:剪纸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纹样与牛仔面料的结合,更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创新结合。此次创新课题,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積极意义。
关键词:剪纸文化;牛仔面料;中国传统文化;镂空艺术
剪纸作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于2006年首次被国务院批准,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被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单。剪纸艺术本是镂空艺术的一种体现,在未出现纸张时,青铜器、兽皮、金银器具以及首饰上都出现了与剪纸纹样及其相似的花纹图样,它们的出现为民间剪纸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剪纸作品出现在公元386-公元581年。在唐代由于纸张的大力发展,剪纸成为一种风俗流传民间,唐代的剪纸艺术相对完整工艺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南宋时期也已经出现了许多民间艺人将剪纸艺术作为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宋代造纸业发展比较成熟,纸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为剪纸的普及流传提供了便利条件;明清时期手工艺发展迅速工艺成熟民间剪纸工艺流传广泛,主要以民间扇面花纹、刺绣的花样等等,更重要的是,中国民间经常把剪纸作为窗花、橱柜花等装饰的重要装饰物品。古语常说艺术来源于民间,例如北京故宫中的许多花纹样式都是以满族人风俗习惯来装裱窗花。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镂空作为衍生艺术例如剪纸、刺绣、皮影、糖画、陶瓷、玉器等。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国剪纸艺术主要是与民间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与中国农村稳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结构密切相关。剪纸大多以单一色彩为主,用镂空作为手段来表达艺术,主要形式大多以对称、重复、旋转、重叠排列,加以时尚设计运用较为简单的设计手法,最大限度保留中国传统文化。
牛仔面料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其最大的特点坚固、耐磨、通用性强等特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流行。因牛仔面料老少皆宜穿着方便长期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国内外对于传统元素在服装中的运用种类繁多,但对于剪纸纹样与牛仔服饰品的创新应用少之又少。这次课题主要的意义是通过剪纸元素与牛仔服饰品结合进行创新研究,让中国传统剪纸文化重新回归人们视野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剪纸文化的重视,同时与牛仔面料同服饰品结合进行创新研究,让剪纸文化以一个有意义的同时更具备实用性将剪纸文化以及流行又时尚的状态回归人群视野中,一方面是弥补这一服装市场的空白;另一方面也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将对剪纸元素重新创作在设计保留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的同时将图案颜色、大小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中国文化体现的元素及寓意,进行逐一分析。我们将采取阴阳刻为主要剪纸方式,如:锦鲤、祥云、水纹、荷花、花鸟等为主要创作元素,并以“中国红”为颜色基础,与牛仔面料的特性相结合,采用手砂、喷砂、抽丝等工艺,将剪纸纹样运用到牛仔面料或棉麻纺纱牛仔结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无法对剪纸文化进行更系统和完整的了解,我们只能参考大量文献,提取有关内容和相关知识,尽我们最大努力去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去呼吁更多人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用我们的力量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对我而言,我只是热爱这门传统艺术,希望结合自己专业,将这门艺术用我的方式,来让我周边的人对剪纸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在创新方面剪纸素材较为难以收集,许多文献记载的资料和纹样我们无法实地了解,资金方面匮乏、无法进行更多的样衣制作,更无法让更多人去了解我们的创新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许多困难,选取素材困难,设计的图案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和许多外在因素。对于有关传统文化类的素材有限,既要与传统文化相契合又要符合我们当代大众的审美,让我们在图案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推翻设计,再修改,不断地去调查研究传统纹样和现代大众审美需求。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中,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大学生可以接受传统文化与服饰的集合。也让我们此次的创新课题更有动力。
剪纸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它是我第一个接触的“非遗”文化。我认为剪纸的镂空更体现一种“阴”与“阳”的一种结合。来塑造整体图案的一种变化。剪纸与牛仔的结合,在我看来更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一种碰撞,是一场东方文化与西方面料的一次碰撞。此次项目与服装学科的剪纸元素、图案设计以及牛仔服饰相关,属于服装图案与面料结合相关课题,有一定的前沿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并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