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奕帆
摘要:美术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许多美术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所体现,由此,在美术教学中灵活导入生活化元素能够有效唤起学生的共鸣;尤其是对幼儿阶段的美术教学而言,幼儿美术教学引导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通过多元化教学活动的灵活导入,实现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对于学生美术创新意识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生活教育;有效应用;创新意识
引言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在教育中应实现与现实生活相互结合的理念,经过多年的验证发现,这种教学思想能够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幼儿阶段是学习美术的初期,而美术课程又是幼儿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会经常接触一些花草树木、蓝天白云等事物载体,这为幼儿感知生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生活中各种富有意识形态的事物变为幼儿生活营造出色彩斑斓的世界,为幼儿阶段的美术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思维认知条件。由此,在幼儿阶段美术教学中,实现生活教育理念的灵活应用,对于学生表达认知、创新意识的养成具有显著意义,值得未来幼儿美术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
1 精选生活化素材,帮助幼儿萌发美术学习兴趣
传统教育思维下,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开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接触自然生活的机会少之又少,严重导致了幼儿美术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脱离,久而久之,让学生会把美术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从而产生一定的消极感,与素质教育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符。而实际上,生活才是教育的根本源泉,尤其是对于美术这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实现生活实践与美术教学的灵活结合,使得美术课堂更加富有生命力。其次,在美术教学中教学材料的选择中,老师更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化角度入手,保证教学材料的选择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充分唤起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例如在绘画教学的参照物选择中,老师便可以优先选择一些树叶、石头、电视以及动画玩偶等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经常遇到的东西,这些参照材料的选择能够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熟悉感和新奇感,从而唤起学生的绘画热情和创作欲望。
2 注重美术与家庭的融合,推行家校合作
在幼儿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十分有限,而在家庭生活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在学校的时间,尤其是幼儿阶段,学生在家庭里待的时间要更长,多年的幼儿教学实践发现,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如果单一的依靠老师片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必须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对于有些教学环节更需要家长的参与。首先,幼儿阶段美术教学与家庭的相互融合,通过家长的参与,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陌生心理,让学生小心翼翼而又担惊受怕的内心能够瞬间找到归属感,并且家长广泛参与到课外美术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亲子活动的举办,能够让学生更加自然的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术足迹,瞬间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美好,进而使得美术教育活动更加富有生活意义。例如在大自然题材的绘画中,老师就可以与家长配合,老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走进公园、树林等自然环境中,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家长出现在他们面前,会充分唤起幼儿的欣喜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欢快的心理作用下再完成今天的绘画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在自然环境的背景下,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游戏活动,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在家长的参与下,将会更加有利于增加幼儿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在绘画过程中,以美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整个过程对于解放学生头脑、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放飞学生的思维具有显著效果。
3 灵活应用美术元素来美化生活,实现生活与美术的灵活結合
在日常的教学引导中,校园里通常会因为一些学校活动或者节日传统而布满装饰,这便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每次活动时,校园里都会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由此,老师便可以充分应用这些校园美术元素,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应用美术作品的环境,同时,这也是生活与美术有效结合的典范。久而久之,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后,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不仅实现了课内到课外的拓展。例如在圣诞节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美术作品中精选适当的内容,绘制圣诞卡片送给朋友或者家长,并且绘制一些精美的圣诞老人面具来进行表演,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唤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学生还可以应用一些用过的毛巾、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被单等作为材料,通过裁剪、绘画,将其制作成精美的挂饰品,挂在教室里,来美化学生的学习环境,等等;诸多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唤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4 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幼儿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美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通过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引,为学生提供感受生活、深化美术学习的机会,这对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显著意义,为未来幼儿美术教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参考文献
[1]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构建探析[J].顾叶萍.成才之路.2016(23).
[2]回归生活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策略[J].纪瑞祥.美术教育研究.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