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集专业知识和文化精神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目,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各个教学步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素养,阅读;积累知识;写作;个性
语文课程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长久性这两方面上,而这两方面正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必备条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刺激,帮助他们获得自身整体素养的提高与加强。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教学步骤的实效性,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能够保证其充分发挥实际作用,带给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
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提升其思维素养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既要区别于小学阶段的丰富形象思维训练,又要注意逻辑思维锻炼的适度性,避免因为过度的逻辑思维训练给学生平添许多不必要的學习困扰。
学生在初中语文课上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有序归纳,或者通过文章各段意总结出中心思想。例如:在朱自清《背影》这一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在文中寻找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时的一些动作词语来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他们通过动词这个第一指向性特征可以顺利找出“穿”“跳”“爬”“蹒跚”“探身”“攀着”“缩”“微倾”这些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这一过程有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形成了通过共同性质提炼知识要点的有序思考模式;然后可以让学生找出其中最感动他们的词语,学生会循着作者的情感变化顺利找到“攀着”“缩”“微倾”这三个触动读者内心的动词,这就是其感性形象思维与理想逻辑思维进行合理融合的有效过程。学生由此自主完成逻辑思维素养的提升,同时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进行了充分结合,有效达成了初中阶段思维素养的提升目标。
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并巩固知识。例如:学孟郊《游子吟》一诗时,我要求学生改写,学生迅速写到: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瞄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饱经风霜的脸,泪水禁不住淌满了我年轻的面颊。母亲哽咽着,用有点哆嗦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还有学生写:我知道,我是一根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根春天里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无论漂泊多远,黑暗中的那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今生今世,我,明白了……这堂课学生兴趣浓厚,气氛活跃,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语文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觉得语文不再枯燥乏味了。在深度研学中,生本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了有效的互动、深层次的交流,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的探究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感悟,使学生产生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只有对文本进行字斟句酌的品味研读、反复的思考论证,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泛出浓浓的绿意。
三、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通过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写作训练可以很好地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让他们能够快速抓住信息主题,并能够使用文字将重要信息进行合理阐述。
学生在进行“感悟自然”这一主题的写作练习时,可以结合有关自然环境变化的新闻报道来详细阐述自己的内心感悟和观点,比如,“北极冰面逐年减少”这类自然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新闻都是文章中可以使用的有效论据。学生对时事新闻进行分析的写作手法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亮点,还能提升文章论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同时也是学生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过程。
四、通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独立素养
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基于此,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举行演讲赛、辩论赛、朗诵比赛、故事会、作文竞赛,办手抄报比赛,收集广告词比赛,开展文学社活动,举办各种讲座等,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搭建平台。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收获到的绝不仅仅只有词汇和文章的记忆这么简单,语文课都能够为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加强提供足够积极的推动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初中语文课能够真正成为其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光明.文学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08(7).
[2]韩铭.语文本色回归,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科普童话,2017(3).
[3]张小燕.挖掘语文文本特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J].成才之路,2012(6).
作者简介:董光辉,男,36,黄冈骨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中心学校。
编辑 梁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