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构建主动、快乐、高效化学课堂

2019-05-10 10:17阮家宽
新课程·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摘 要: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重教轻学、重讲轻导,教师的“教”不善于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成了“忠实”的听客,看戏的“观众”,使得本应生动、趣味性极强的化学课堂处于被动、枯燥、低效的状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热情,有助于构建主动、快乐、高效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创设情境;高效课堂;构建

一、创设情境,构建“主动”的课堂

在化学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多给学生创设参学、议学的机会,让学生由“听客“变为“演员”,让教师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克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性、权威性,树立“我是教师,我为你服务”的思想。

传统的化学复习课,基本上是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死记硬背;教师满天讲解,学生海量练习;课堂极其枯燥,教师身心疲惫,学生备受煎熬。在化学复习课中,巧设情境,可以使复习课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一是让师生互换角色,老师当学生在台下听,学生当老师在台上讲;二是把课堂当“餐厅”,让老师当“服务生”,学生当“顾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点餐”;三是老师当“采访记者”,向学生采访学习收获和心得。坚持教师多“导”,学生多“演”,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总结、自主实验,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悟”出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当学生思维处于极其兴奋的状态时,教师要“趁热打铁”,相机点拨,因势利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快速进入“智力开发区”。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可相得益彰,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与学生学会学习同步。

二、创设情境,构建“快乐”的课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培养学生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就要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快乐、感受快乐、体验快乐;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探究化学、运用化学。

例如:教化学方程式时,为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掌握配平技巧,我与学生玩数字游戏,首先,我让同学回忆小学数学课上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同桌之间可以共同回忆,这一下同学们都兴奋了,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了。一分钟后,同学们都慢慢得静下来了。我趁势写出了O2——P2O5 问怎样才能让氧的原子个数相等?有的同学说在化学式的前面配数,有的则认为在右下角配,我们知道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我们能改变他们右下角的数字吗?不能。所以就有了配平的计量数必须放在化学式前面。我们把氧原子数配平以后,再去配磷原子。在这里我让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数字玩转,他们兴奋了,于是争先恐后地想让老师再来点难的。于是我又顺势写了一些反应让他们配。如:KClO3——KCl+O2 Fe+O2——Fe3O4 H2O——H2+O2同学们一会都配出来了,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我也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一堂课下来大家都很快乐、兴奋。

快乐课堂是一种策略,一种方法,简单理解就是寓教于乐。创设情境,寓教育于各种快乐的活动、游戏之中,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挖掘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快乐”因素,师乐在教,生乐在学,不亦乐乎!

三、创设情境,构建“高效”的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构建优质高效的化学课堂已成为我们化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为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巧妙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新颖的导入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讲述“二氧化碳性质”时,我让学生先猜谜语:有一种“功大于过”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该段谜语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即将要學习的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危害,可以使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轻松高效地掌握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知识。在讲“缓慢氧化和自燃”时,不是先讲概念,而是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白磷自燃的演示实验,为教学设置悬念导入;在讲“硫酸”时,用实验蔗糖变身“黑面包”导入新课等。这些新颖的情境导入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适时的问题情境,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讲完灭火原理后,为了发散学生思维,我创设了问题情境:为什么用扇子扇燃着的煤炉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通过讨论,学生能在化学知识的迷宫中找到答案,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可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构建出高效的课堂。在讲解“气体溶解度”时,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喝啤酒解渴,打开啤酒瓶盖时候经常看到啤酒向外喷沫,有时候还像喷泉一样喷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在讲解“中和反应”时,我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周末,玲玲在家帮妈妈蒸馒头,快熟的时候,只见妈妈闻了闻,就在上面撒了些“水”,盖上盖子又蒸了一会,百思而不得其解的玲玲就跑过去问妈妈为什么“浇水”。妈妈告诉她,馒头有点酸,洒点碱水再蒸一会儿就不会酸了,酸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馒头酸时,放点碱,酸味就会消失;如果馒头发黄,放点醋即可。我顺势教育学生,生活处处有化学,勤于思考皆学问,让学生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产生共鸣,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教师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学生就会在主动、快乐、高效的化学课堂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亚萍.巧设情境,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速读(上旬),2018(6):54.

[2]赵秀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打造[J].新课程(下旬),2018(6):207.

作者简介:阮家宽,男,陕西白河人,白河县构朳初级中学一级教师。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