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生林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语文教育中的阅读教育和写作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很大影响。结合高中教学的实践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高中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有关资料,探讨了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知识积累和记忆,轻视能力和思考,对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培养关注度很低。新课标中核心素养概念告诉我们,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已成为高中语文教育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高中生重视原生态阅读
原生态阅读是指在没有其他背景和媒介的情况下,根据自有的阅读视界,直面文本的阅读方法和教育理念。高中生在原生态阅读体验中对文章的理解各有不同,再通过高中语文教师的引导完成对文章由浅入深、由离到合的理解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摆脱急功近利和以本人为主的心态。让高中生作为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直接面对阅读材料,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探索和发现过程中找到阅读文章的乐趣和激情,从而真正提高高中生的思维品质。
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励高中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合理的想象可以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的读与思相结合。这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影响,高中生的思路通常比较狭窄,想象空间有限,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事例入手,从比较异同、关注细节、揣摩留白等多方面引导和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从而提升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在《雷雨》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思考问题,如:“如果本文能有其他的结局,同学们想想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通过类似的课堂提问,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对结局进行联想,从而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继续进行提问,如:“如果侍萍不与周朴园相认?会不会有其他的结局出现呢?”诸如此类打破时间或空间界限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达到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
三、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强调批判性解读
批判性解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是通过对事物周密地思考和深刻地认识,从而认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解读课本
在現阶段的传统语文教育过程中,求同思维几乎贯穿始终。教师和学生都参照课本、遵从权威,依照固有的模式进行教育和学习,对文学作品不能有其他的见解,教参和名家定论不容置疑,严重扼杀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阻碍了教师个人才智的提升。但在批判性思维教育过程中,应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对课文、老师、同学甚至自己进行质疑,对生活中不合理、不合规、互相矛盾的事情进行质疑,从而获得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路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换位思考;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类比法、因果法等方法,从而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其质疑能力。但批判性思维不是对事物简单地否定和批判,更不是道德上的羞辱和践踏。批判是针对不假思索、盲目遵从而言,质疑也需要合理质疑。只有进行合理解读,才能体现批判思维的价值。
2.批判性思维的具体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即“启疑”。启疑不是提前设置好答案,让学生“入瓮”,而是让教师自己保持疑问的心理倾向,当学生不能顺利地发现问题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逆向思考等方式,拓展其思路,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启疑的方式可以是直接提问,也可以是通过材料间接提问。比如在讲授《项羽本纪(节选)》一文时,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找到项羽临终前语言中的可疑之处,也可以从《垓下歌》来暗示学生质疑项羽失败的原因。学生在质疑过程中,其思路往往不够清晰,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质疑之处,帮助其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叙述质疑的问题。在质疑明确之后,需要进行求证。在求证过程中明辨是非、答疑解惑,只有通过这样批判性地解读,才能使课堂教学更为深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真正培养。在求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信息搜集,同时判断搜集到的信息是否正确、能否支持自己的论点。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是批判性教育思维的关键环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在论证过程中查漏补缺,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已经全面实施的今天,语文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重视原生态阅读、鼓励学生的合理想象、引发学生的实效性思考、强调批判性解读等方法的有效实施,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思维品质的培养将会受到更广泛的重视,会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加入思维品质培养的行列当中。
参考文献:
常林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4(1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