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媛
摘 要:顺应微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和全面化,微写作这个新名词的出现对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微写作是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对场景或内容进行描写、讲述、议论、说明等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微写作是一个新型的写作教学模式,虽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方式有所欠妥,导致语文的写作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就微写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一些应对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微写作
写作作为语文考试占额较大的考试项目,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对于语文写作也是相当重视。对比初中语文写作,高中语文写作对学生写作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更高,需要學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触发和感悟,并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但是面临高考的应试压力,语文教学在写作教学的时候难免会倾向于应试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太固定化和偏重于知识理论,这样对语文写作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微写作在高中语文中的训练方向
在高中教学中的微写作与普通写作有明显的区别,其篇幅比较小,对学生的要求和掌握要求是比较高的。微写作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简练的语言总结,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情写出来。因此微写作的训练方向是相对重要的一环,训练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手法的形成和写作思维的扩展。
1.情感类写作
在高中教学素材中,很多的教学文章都是抒情类和情感类的文章,这类文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毕竟是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学生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在学习到一些优美句子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微写作的教学。如“绿叶迎着微风,抽动着自己的腰鼓,似乎是对家乡的放不开,虽然喜欢,但是又难以跟随,只能说声离别”,教师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以“家乡”为写作标题进行微写作。写作方向的要求主要是在于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抒发,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进行简短的精述便可以。
2.说明类写作
高中语文的课文很多内容是对事物或者景色的描写,用词是非常简练而且到位,这些都是值得学生借鉴和学习的。在这类说明文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再要求学生对指定的景色或者事物进行说明描述。这样的微写作更具针对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手法,避免重复累赘地进行描述和说明。如“清晨的阳光散发着独特的气息,给予大地希望和生机,美丽的朝阳逐渐覆盖到小草山上,赋予了无限的希望。”这样很明显可以看出,前后两句有些意思是重叠的,在整个句子说明描述中显得突兀,教师可以根据类似的情况进行讲述,避免微写作中出现重复叠意的句子和用词。
二、微写作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关注度,丰富写作素材
高考写作的文章很多都是与时事有关系的,因此高中语文微写作的方向和应用也应该关注到这一点。热点新闻、时事一直是写作的考核重点和难点,可以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认知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的判断和思考。由于学生跟社会的接触还不是很多,这时候教师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引导角色,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看待新闻时事,提高学生的写作深度。
例如,当前引起大规模的舆论事件“滴滴出行安全事件”,网上的评论也是各有千秋,通过列举这些具有思考性的新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辩证。在微写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留意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必要时进行纠正和引导,避免产生极端思想。在这样的素材引导下,既可以让学生养成具有深度的写作思维和认知水平,也可以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写作考核。
2.加强对写作认知的积累,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的写作不是短暂就能有效果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运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的认知和知识储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设定写作的题目和方向,注意由浅到深、又易到难进行阶梯式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在开始微写作教学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低层次的方向,例如读后感、观后感等这次更为简单的写作,让学生从简练开始,再进行难度的增加写作,目的在于让学生不断在微写作中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写作认知。另外,教师还要教导学生一些微写作的写作方法,在提高写作认知的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进一步提升优化。例如倒叙法、注意文章的前承启后、比喻法、拟人法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方法,对于学生的帮助也是很有效果的。
总的来说,微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大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让学生的写作更具深度和广度,从而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和灵魂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观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进行系统性和多向性的微写作教学,让学生不再受限于高考应试的千篇一律的写作。
参考文献:
[1]杨洪诚.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8(3):140.
[2]袁德荣.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切点探赜[J].成才之路,2018(4):50.
编辑 姚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