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全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仅局限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无法将课堂所学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故此,教师应该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合理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就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活动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学习素养;教学实践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场所,合理有效的课堂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性较大,实践教学空间狭窄,过分局限在理论知识学习,难以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故此,教师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优化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指导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必要性
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推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在自主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潜移默化地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有效提升语文自主学习成效。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设计合理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赋予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演出《皇帝的新装》,促使学生在揣摩人物和阅读文章中的过程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2.丰富精神内涵
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创设生动形象的人物角色,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层次感受文字中潜藏的魅力。如学习石拱桥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赵州桥的结构,学生如果不理解图中大拱和小拱之间的关系,仅通过思考和发言,配合教师的讲解在黑板上绘画,是无法画出与挂图上一致的图形的。这时,由教师进行指导,感受文字中潜在的要点,感受古人的智慧。
二、基于活动设计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1.优化课前活动导入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活动设计应该综合考量教学各个环节的要点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感受新旧知识的潜在联系。比如课前活动的导入设计,如果能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并融入趣味性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就能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课前活动导入设计仅是为了挖掘新旧知识的潜在联系,只需要在课前五六分钟完成即可。例如,在《背影》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讲解自己和父亲的故事,将实际生活中的内容引入课堂学习,学生联想到父亲为自己买东西和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调动情感来阅读文章,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知识学习中。
2.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课堂教学持续推进下,教师应该突出课堂主题内容,紧紧围绕主题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勇敢表达个人看法。教学中要突出教学主题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背影》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从文中找出关于父亲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反复阅读来体会父亲的情绪变化。教师也可以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如作者看到自己父亲蹒跚的背影后情感是否发生变化。在问题引导下学生再次阅读和分析,逐渐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灵活学习知识,获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3.拓展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同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通过课后归纳和总结可以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延伸课堂教学空间。这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表述自身所学习的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内容,设计合理的课后活动。通过课后活动设计,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从中学习有价值的人生道理,学会反思自我和感恩父母,促使自身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活动设计下的初中语文实践教学改革,需要推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的合理设计,融入实际生活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发表看法和見解,在师生交互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开阔视野,这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基于活动设计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30):76.
[2]林弘.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编辑 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