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成
摘 要: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考要求的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顺应教育形式和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要改变更新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历史课堂表现的积极性,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自主学习 学习能力 学习素养
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倡导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地位平等,更要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唱主角,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推动学生自主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学科学习方法、能力,提升思维和学科学习素养。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造宽松的自学环境
随着课改的深入和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加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唯有信任学生、指导学生,大胆放手,通过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教学情境与问题设计,让学生生出想学历史的兴趣和情感,才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1.营造历史自主学习的氛围。
历史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一般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加以背景的铺垫,再现史实的现象,揭示历史规律和道理。因此,学生如愿意看教材便成为自主学习的前提,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则非常必要。如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学习之前,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设计如“西汉时期在地方管理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七国之乱、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其共同原因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学会在预习中抓住重点,从原因、经过(时间、旗号、首领、参加者)和结果(目的、措施、意义)等角度分析理解。加强历史现象的前后联系,设计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认识历史现象,发现历史问题,探索历史规律,获得教育和指导意义,从而掌握历史学科自主学习方法,形成导向、自我与监控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我们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情境和氛围中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和思考,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主人。
2.重建课堂师生地位与关系。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起学生学习自信心,让他们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好。以往师生关系是不对等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往往是被动的;而现在课堂中,老师是指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多维的,不仅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如在“焚书坑儒”学习中,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从当时历史现状和维护自己的统治角度出发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其对文化的破坏性;如果从他的意图看,是否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积极性呢?如果是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不可能有这样的个性思考,而这样的思考虽与教学目标和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的理解相违,但是这些问题的提出正是学生运用辩证历史观学习。
二、优化历史教学设计,推进自主学习活动开展
1.联系现实,激起自主学习兴趣。
历史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不应该只是应付考试,而是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和变革,以史为鉴地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在历史知识的掌握、运用和深度延伸中获得现实的教义。因此,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多关注所学内容与现实的关联,激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认识现实问题。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中,我们先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展示给学生,如女婿因丈母娘结婚陪嫁价值四百万的豪车而下跪等事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样的事件的看法,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看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谈谈这样的变迁有哪些对现实生活来说是进步的,哪些需要注意。又如《梭伦改革》学习中,我们先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情况做一简单的回顾,让学生对为什么改革、怎样改革、改革会有哪些阻力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自读教材,找找梭伦改革的背景、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改革的可能性等问题阅读分析、思考提炼概括,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关注国内国际的政治热点,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联系要学内容。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学习中,展示最近美国总统大选的进展情况,然后提问,美国总统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党派之间为总统之争而水火不相容呢?谁当总统有本质区别吗?
2.重视自主学习深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问题的推进提升。我们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之后,还要注意他们学习深入有效地开展。如学生对某一问题认识不清楚、不准确的时候,可以提供相应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让他们自己观看、阅读和倾听之后让学生在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中有效自主学习。如《国民革命歌》教学中,学生对北伐的原因理解不到位,可以节选北伐战争的图片,孙中山及其他同时代人的话语,让学生自主把握北伐的必要性和意义。
课堂中师生互动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教学手段。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学习中,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提出条约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内容?学生就会分析条约制定的背景,即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当然,我们要注意学生思维的深入和分析方法的形成,就这一条约而言,要培养学生从背景、内容、积极性与局限性(对德国、前苏联及世界,等角度分析)。
另外,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深入,还要老师放手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让他们读历史图册、做历史大事年表、归纳历史事件的意义等。如“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学习中,让学生找找列强两次登陆地点的不同、他们的航行路线、概括战争情况等。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历史学习效果,就要激发、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只要老师重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和分析思考,重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训练;那么,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和能力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蒋小玉.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