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研究

2019-04-30 11:15林媛媛
课外语文·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林媛媛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语文讲授内容的接受能力,本文讨论了现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了阅读式教学模式,讨论了阅读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及优势,给出了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最终通过实际教学应用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阅读又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还是创新的授课理念,阅读能力的优劣都是语文修养高低的重要体现。采用探究式的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有助于对语文知识的深度掌握。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意课堂氛围

由于传统教育的观念影响,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从而不能打破老旧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语文课堂变得缺少生动的氛围,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太高。扭转这样的局面的方法就是老师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毕竟教师不能传授所有的知识给同学,所以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会掌握比以前更多的知识。其次,教师要好好研究教材,要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兴趣去组织教材和改变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法会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也要掌握一些科学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出特殊的优势,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不注重学生的接受效果

学生吸取知识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所以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不是最主要的。因此,教师最好让学生走出固定的课堂,教授学习方法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他们的学习空间更广阔。首先,可以开展研究性的学习。高中的语文课堂上通常以教材为依据,延伸更多的知识。教学范例抛砖引玉,为学生开阔学习空间和学习能力。例如让学生了解一篇文章后,学到的方法会适合同一类的文章,所以要以教材作为基点,向课外出发,在教师的领导下,就会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将课程进行改革的理念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能力加强,更深入地进行素质教育。其次,贯彻自发探讨的学习精神。因为高中学生已经都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很有必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多人的讨论学习。第一,教师要合理进行分组,将10个左右的学生依据成绩排名、兴趣性格等不同组织成一个小组,但是要确保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要平均,这样竞争会公平些。第二,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给学生分配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这个任务展开讨论,教师要做他们的引导者,与他们一起合作,再指导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在这过程中总结结果,进行汇报。在课堂结束前,教师要将梳理后的知识告诉学生,以便他们系统地掌握知识。网络上可以找到大量的知识,它几乎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所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查找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从而开阔视野。

(三)授課方式形式主义

教师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是很重要的。作为一名教师,只知道追求传统教学的老模式,不知道实际的成效,这样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更通彻地理解教材,研究教授的技巧。课堂上的讲台并不是教师表现的舞台,教师应该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这个讲台上自由发挥,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二、阅读式教学的探究

想要语文好,阅读必须要首先学好。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提升写作技巧,阅读了优秀的文章还可以从其中学到提升自己修养的方法。高中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将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探索各种教学阅读的方法,认真辅导学生,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探索:

(一)培养阅读习惯

作为其他学科基础的语文是打开任意学科的钥匙。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明白,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一定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多进行开放性教学,让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门语言,更学会了其他知识的敲门砖。

新课标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综合素质的人作为教师的首要标准。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涵养。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获取语文知识的途径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阅读。因此,教师要在更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教师应该转变以前的教学理念,不要只是教给学生解决阅读题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素质涵养才是最重要的,在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二)提升阅读能力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兴趣引导着学生不断求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调动他们持续阅读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兴趣催动下,阅读的效果才会体现。

现在,人们都想要轻松地成功,所以一些名人写的自传便变得非常热销。人们是通过从名人身上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来实现自我提升,高中生也是这样的。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也需要给学生讲一些著名的文学名人的故事,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教师只要再向学生介绍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学生就会乐于阅读。

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他的演讲视频或者音频,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下来放给学生,学生在看过这些音视频后会对莫言的作品产生兴趣,这时学生便会去阅读莫言的作品,俨然一股莫言风便在同学之间传开了。另外,莫言很提倡多读书,学生也会在看视频时不经意之间被带动起来多读书,这便是名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积极影响。

2.升华情感

人们都知道,语言可以表达感情。因此,以各种表达形式的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态度,在用深厚的思想感情打动读者。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分析文章表层上的知识,更要深层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义,在其中感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真谛。

好的作品总是容易打动很多人。所以,高中教师要带着各种感情去教学。这些感情包括为了教好阅读的激情,对同学的热爱,对文章的敬畏等。教师带着这些感情在教学时,学生也会感受得到,同样带着这些感情去感受文章,解读作者的情感。学生会在这种情感体验中了解文章的含义,学会作者的语言技巧,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提高阅读效率

1.选择性阅读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如果想要提高阅读能力,只依靠课堂上的时间阅读是不可能的,并且还需要多阅读课外读物来开阔视野,所以,要培养学生巧妙安排阅读时间的技能。时间是很宝贵的,尤其是分秒必争的高中生,因此,高中生必须要学会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大量阅读。

另外,领导学生进行选择性的阅读也是教师的责任。知识是学不完的,要有目的性阅读才会有成效,否则,我们便会在知识的海洋里迷路。例如,这段时间需要学习什么种类的文章便主要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同时,教师也需要起到相应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些较著名的作品,防止学生选择错误。

2.读书笔记

学生做的读书笔记是教师检验学生课外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学生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笔记时要把好的句子、片段摘抄下来,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写下来,多和同学与教师交流,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

高中生还需要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写读后感可以培养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追求故事的发展过程,还要进行独立思考,并且要对故事中的重要人物情节进行合理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书写读后感学会独立分析,从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虽然教学的方法不是固定的,但是也一定会有方法的,教师要懂得只有不断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只有他们具备了阅读的好习惯,才能在阅读好书的过程中吸取知识,最后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施

实施探究式的语文阅读教学,就会要求教师注意引领学生学会对课文自主研究的能力,就会提高学生对一些作品的理解能力。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探究式阅读在教学中已经有很多教师在推广应用了,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在妨碍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高中期间的阅读教学并不是表面上的理解,需要在教学时对学生的探究精神着重进行培养,以达到在学习过程中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且可以学习到科学的阅读方式,可以结合各种类型和题材的作品进行运用。探究式的阅读教学在高中具备了自主性、开放性和问题性的特点。自主性,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在这基础上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也就能提高;开放性,是指讨论的内容、討论的过程以及讨论的结果是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性,是要求学生多一些探究,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基于此,探究式阅读教学解决当下教学问题的主要思路有以下三点:

我们以《我与地坛》的教学过程为例:

1.教师分层次设置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安排展开探究式阅读的教学。为了更科学地安排探究式教学,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案中预测一下教学过程,并且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判断教学内容是不是可以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可以探究的问题和内容范畴内进行,不能进行不适合的话题延伸。故问题的设置应采取分层设置的方式。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 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是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 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像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为什么生与死?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 个——他的母亲。

(7)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

明确: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可展开说明)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体验尝试:阅读能力提升的法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摭谈阅读障碍的形式、成因与对策
深入探究,把握文章精髓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