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30 16:14张远琴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迁移理论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张远琴

摘要:迁移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运用迁移理论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其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时,高中数学教师应善用迁移理论.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论述高中数学教学中迁移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迁移理论 数学教学

迁移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知识内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合理运用迁移理论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为学生将来学习数学提供保证.可见,学生具备迁移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应积极学习迁移理论,准确把握迁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迁移,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习迁移

数学来自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基于迁移理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迁移至学习中来,让他们切身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其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迁移和内化.例如,不等式问题:设y>x>0,n>0,试证明x+ny+n>xy,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分析问题.如,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假设y克盐水中含有x克盐,盐的浓度就是xy,此时再加入n克盐,浓度就变为x+ny+n,生活经验告诉学生,盐加的越多,盐水越咸,说明盐水中盐的浓度越大,这就证明x+ny+n>xy.熟悉的生活例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的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将生活经验迁移到学习中,可以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直观生动的生活情境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二、强化知识关联,诱发学习迁移

高中数学教材中设置的数学知识体系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的主要参照物.可见,结构设置合理的高中数学教材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现阶段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螺旋上升的知识布局,这种知识结构布局的最大缺点在于会导致数学知识分散,不利于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为解决这个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材,系统掌握初高中数学知识,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新课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学习迁移.以解不等式的问题为例,初中讲到一元一次不等式,高中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而前者是学生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必备基础知识.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内容时,应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构两者的关联,使学生将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如图像法等迁移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中,实现知识迁移.

三、培养概括能力,完成学习迁移

概括是迁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概括能力越强,其迁移能力也越强,学习新知识的效果也越好.因此,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迁移.例如,数学概念、原理、公式都是对数学知识的概括,最容易实现学习迁移.以数学概念“菱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菱柱形物体,如螺帽等,让学生依据线与面的关系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出其中的共同特征,大胆提出猜想:(1)菱柱中至少有一对平行的面;(2)菱柱其他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菱柱相邻两四边形的公共边平行:(4)菱柱中有两面平行,且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平行.這四个猜想都能够找到反例加以否定,通过逐个否定,最终确定菱柱属性:其中两个面平行,其余的面都是四边形,而互相邻近的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平行.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困难来自于概括意识和概括能力的缺乏,使得学习迁移很难发生.因此,在教学高中数学课程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概括意识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顺利完成学习迁移.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掌握迁移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热情,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实现学习迁移做好铺垫,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完成迁移,从而完善其知识结构,使其能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庆锋.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培养和提高数学学习迁移能力的探索[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谭广勇. 迁移规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迁移理论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论河南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