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玉
摘 要:编织活动于幼儿发展作用极大,应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此切题,抓住“从孩子的空间方位发展规律着手”等三方面,做了很有实践性的思考和探讨,对指导幼儿学习编织有一定是借鉴之处。
关键词:大班幼儿;编织活动;教学指导;思考和探索
在幼儿园开展结绳编织活动,可以编织出快乐和希望,让孩子感受民族编织文化,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孩子可借着编织来学习分类、配对、系统化和在时空中定位等经验,在编织中培养学习能力,形成终生学习的原动力,应在教学中予以重视。
一、从孩子的空间方位发展规律着手
在很大程度上,编织依托于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必须理解以幼儿自身为中心来辨别空间关系和学会以客体为中心来辨别空间关系。空间方位的概念具有相对性、连续性和可变性,空间方位的这几个特征,决定了孩子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既有赖于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又有赖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孩子编织时,我们要遵循孩子的空间方位发展规律来选择作品,使孩子循序渐进地理解空间方位和绳结的打结方法。
一是由直到圆。大班幼儿的空间位置知觉能力已经开始发展,其发展规律是先上下、再前后、后左右。在教孩子学习圆形挂饰时,一开始把圆环竖放,幼儿怎么也学不会。因为竖放涉及到空间关系知觉能力,孩子无法分辨这么多的物体间彼此的关系。后来让孩子把圆环平放学习打单线单平结,圆环平放就把圆变成了直。使孩子不用去考虑前后和左右关系,只考虑上下即可。遵循了孩子的空间位置知觉能力发展规律,他们一下就学会了。
二是从短到长。儿童的空间识别能力发展是阶段性的,此间,能否获得准确的知觉表象,依赖于视觉观察水平与策略。儿童在视觉知觉上表现出的最大障碍,就是在视觉观察中,不能有效建立或运用视觉知觉符号和大脑中储存的图式与概念迅速建立联系的水平或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将需要的绳子比较短的绳结放在学习初期,先让孩子建立视觉知觉符号和大脑中储存的图式与概念建立联系,然后再逐步将绳子变长。
三是从平面到立体。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从平面到立体,如先认识三角形、正方形等,再认识正方体、圆柱体等。所以,在选择教材时同样的使用单线单平结时,应将平面的花朵放在前面,将立体的蜗牛放在后面。让幼儿积累了平面的螺旋形造型经验后,再创造立体金字塔造型会更容易。绳结选择也如此,将平面的单线单平结和双线平结放在前面,将立体的吉祥结放后面。
二、是要追寻教师的因势利导行为
整个教学,顺应幼儿智力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层次,因势利导,会有更好的效果。
一是精挑线绳。线绳的合适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编织是否成功。不同的线绳的粗细和软硬不同,适合编织能力发展水平的孩子和作品也不同。如系物结,它需要稍粗的毛线来打结。学习系物结时,孩子刚刚接触绳结编织,手部精细程度很低,太软太细的绳子很容易缠绕在一起,太粗太硬的绳子垂挂度不够,这两种会妨碍孩子学习打结,很容易使孩子沉浸在一次一次的失败和挫折中,损伤孩子学习编织的兴趣,为后续编织教学设置障碍。而合适的绳子会很容易成功,形成的作品又多又密,极易让孩子得到成功的快乐。
二是区分颜色。在一些需要两根以上的绳子打结时,将绳子区分颜色会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孩子能一目了然自己应该使用哪一根绳子进行编织。如编辫子和编蜡烛等。编辫子需要三根绳子,可以说妈妈是漂亮的红色,爸爸是天空的蓝色,孩子是小鸡一样的黄色,然后念着口诀,孩子会很容易地学会。像编织手链,虽然是一根绳子打结,但是它是两头同时编织,我们就将两根不同颜色的绳子拼接在一起,方便了孩子的操作。
三是巧用數字。当用两根以上的绳子编织时,有时光区分颜色已经不够,这时用数字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编织蜡烛时,可将不同颜色的两根线成十字交叉放置,并从左—上—右—下,分别编为1、2、3、4,不管绳结如何编织,数字方位不变,孩子们说:1压2、2压3、3压4、4穿1。由于数字的加入,将繁复的线头变成了简单的计数,这对大班的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就把复杂的绳结简单化了。
四是简化步骤。绳结的编织有许多步骤,一个简单的绳结仔细去讲述,你会发现往往有超过五个的过程,步骤一多,就在考验孩子的视觉记忆能力了。视觉记忆能力强的孩子会记住5个步骤,所以可以去分析步骤,尽量简化步骤。比如,双线双平结制作手链,有一个步骤是1线从铅丝下穿出,再从2线形成的圈中穿出。告诉孩子们,将1线从2线和铅丝的交叉点下穿出。虽然只减掉一个步骤,却将动作和动作理解减去数步。
三、是幼儿个体差异多元化发展的尊重
一是顺应孩子内心的需求。编织教学的一切要素需要教师自己摸索。操作过程中由于幼儿手指肌肉发育不完善,双手协调能力差,空间方位知觉能力不强,活动过程比较缓慢,甚至出现了停滞。这时需要教师换位思考,学会从幼儿的角度去调整教学内容,努力实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通过反省、分析、比较和研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推动活动渐进,随时调整活动,逐步克服幼儿生理和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做做玩玩中学会编织。
二是宽容孩子反复的错误。在编织中,总有幼儿会出现问题,这并不表示幼儿无能,只是他没有掌握技巧而已。编织活动,既有赖于孩子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又有赖于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导致个体差异明显,有幼儿在编织一些比较复杂的绳结时,往往会在前后、左右、压上还是穿出这些部分不断犯同样错误,这时老师直接帮他一下,表扬他会的部分或他努力的态度。
三是留足孩子内化的时间。有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比较稳固,和其他孩子比,内化新知识的时间更长。这样的孩子空间知觉能力或思维能力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能理解变化的空间关系,可是新的变化的绳结打破了原有的印象,虽激起孩子对自身观念结构现状的反思和否定的主动性,但使主体的认知结构在外力的促使下发生变化的时间却要长一些。这时老师不能着急,要在耐心的多次练习中促其成功。那是因为给予了孩子内化的时间,他们在两次学习中间的时间中将新的知识转化、接纳成自己本身的认知体系。
参考文献:
[1]黄俐.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