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洪兵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比较重的学习任务,特别容易出现一些负面情绪。语文教育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职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德育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对语文教材的利用
高中语文教材有大量而丰富的文本,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绝佳素材。但是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出现了过于依赖语文教材的现象,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如《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的重点篇章之一,作者李密在文章中充分表达了对祖母的孝心。这篇文章是對学生进行孝顺思想讲解的绝佳素材,“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非常容易触动学生的情绪。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对文章进行引申,从文章本身引到学生自身身上,而不是停留在课文故事的情节里。通过《陈情表》的学习使得学生充分联想并回忆自己与父母长辈之间的关系,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与付出,回想令自己最为感动的一件事,使得学生充分理解孝道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有大量的故事素材,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充分挖掘,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如通过《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等文章对学生宣讲家国观念,提升学生对国家概念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对作文的利用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项目之一。作文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充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启发学生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存在对学生过度指导写作技法、以考点为指挥棒的误区,这种作文指导方式难以发挥作文的德育功能,将作文教学局限在了应试教育之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尽量规避这一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以作文引导学生充分关注社会的热点事件。如以十九大的召开启发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再如该不该为老人让座等问题,与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相结合,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学生有大量的情感发挥空间,这能够帮助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情感思想动向,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巩固的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从而对学生进行及时纠正,这是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绝佳方式,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
三、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高中语文教材上,而应当加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高中语文教材有大量的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对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对于这种教学误区,教师应当有效规避,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通过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取得比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依然具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通过直接的德育讲述学生难以消化理解,这种直接说教的教学方式效果比较有限。
如在《沁园春·雪》的讲授过程中,“鹰击长空”等词对高中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与激励作用,教师可以此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向雄鹰一样锤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锻造自己,最终能够自如地搏击长空,勇敢展示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
再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紫色灵魂不太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提出不同的意见,在充分的讨论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深入理解,从而深刻理解艾青人格上的伟大之处,进而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有效补充课内的不足。比如,组织学生在课后成立语文兴趣学习小组,定期组织成语故事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以及课外读物交流会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学校、班级做德育方面的报告与讲座;组织学生到社会上进行德育方面的调查;组织学生讨论社会中的焦点、热点问题;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一些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影片,并且在观影后组织学生进行影评交流。通过课外活动的德育渗透,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德育,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有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教师应对此充分挖掘,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增加学生德育教育的知识,有效规避一些德育教育中的误区,避免对学生进行单纯德育教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充分利用作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