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2016 年教育部提出了要积极运用STEM教育等新教育,让教育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启蒙课,为了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并学习,为之后高阶段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将两者相结合,探索STEM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STEM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50-02
引言
最先開始运用STEM 教育是美国,也不过短短十余年历史,而我国的STEM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新教育模式的开发,很多的教育学者对STEM教育开始了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STEM教育模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STEM教育的概念
STEM教育是由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的首字母组成的[1]。科学是指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知识,是形成新知识的探索的阶段,表现了探索和探究的精神意义[1]。技术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目的和实现各个目标时因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手段、方法[1]。工程是指人类的实践过程,包括成立、建设、改变世界上的物质为目的的活动。但STEM教育并不是将这四个简单地加在一起,而是将这四种学科融汇在一起,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将它们的优势聚在一起的综合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二、STEM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一)学科整合
STEM教育和我国的基础教育完全不同,STEM教育更注重各个学科的融合。STEM教育的实质是让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其中会运用到很多的知识和方法,学生能够从中获益。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先对教授的具体内容运用STEM理念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搭建一个多学科相融合的平台,才能更好的运用STEM教育。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系统地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大纲相结合起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分为两个方法,一个是以“学习者”为导向,另一个就是以“生活”为导向。以“学习者”为导向的方法,就是课前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上。这样的课堂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由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学得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其他方面的能力。
以《PPT演示》为例,在教授该课程时,不要着急讲技术。让学生以“我爱我班级”作为主题,进行课程设计。首先,学生要根据主题和作品要求总体设计框架,然后收集素材,如照片、视频、音频、相应的演讲内容等。在课堂上制作自己的PPT作品,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解决,然后以完成自己的作品。逐步完善调整作品,最终最好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最后,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要上交作品设计所需要的资料,包括各种素材、最后的作品、制作的目的和逻辑思路等,进行小小的展评活动。学生在自主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所应掌握的技术,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提升了艺术素养。在这个课程设计的课堂中,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从技术、工程方面来思考问题并解决。
(三)评价体系
在STEM教育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评价和交流沟通。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等形式。只有通过评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足,取其他同学所长补自己所短,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交流和沟通,能够让学生合作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最终共同进步。可以让学生来分享自己在做课程设计的思路和逻辑,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或问题,最终对作品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汲取他人之长。在共同讨论之下优化设计,最终学生们共同进步。
除了对最后作品的评价,教师还应对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多维度评价,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表现都进行评价,将学生今天、明天的表现都进行评价。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动态的,相应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动态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束语
STEM教育还是在一个探索阶段,还需要多摸索探究。将STEM教育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有利于该学科的教学质量的增强。保证了学生在学到知识点的同时工程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任海燕.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的多元评价[J].祖国(教育版),2013(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