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2019-04-27 05:41吕忠孝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原发性

吕忠孝

(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一类高发的神经内科疾病,其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其典型症状为三叉神经区域阵发性剧烈疼痛[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一旦确诊需尽早治疗[2]。临床上可采取药物、手术等多种方法治疗该病,但手术疗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手术操作难度大,术后易复发,预后不佳,药物疗法更易被患者接受[3]。巴氯芬和卡马西平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应用较广,本文就其疗效进行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12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联合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0~71岁,平均(55.1±4.5)岁;病程1~6个月,平均(3.1±1.0)个月;左侧14例,右侧16例;Ⅰ支13例,Ⅱ、Ⅲ支混合10例,Ⅰ、Ⅱ、Ⅲ支混合7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3~74岁,平均(55.8±4.7)岁;病程1~7个月,平均(3.2±1.1)个月;左侧13例,右侧17例;Ⅰ支12例,Ⅱ、Ⅲ支混合11例,Ⅰ、Ⅱ、Ⅲ支混合7例。对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采取SPSS19.0进行处理,得出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诊断标准,VAS评分均在4分以上,排除合并精神类疾病、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排除对巴氯芬或卡马西平过敏的患者。本次研究得到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通知书,且表示会积极配合治疗。

1.2 方法:对照组单用卡马西平治疗,口服,每天3次,每次1片,所用药物为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0021811,规格为0.1克/片。

联合组采用巴氯芬+卡马西平治疗,卡马西平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巴氯芬:口服,每天2次,每次1片,所用药物为云南铭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10423,规格为10毫克/片。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在用药结束后再评价临床疗效。

1.3 评价标准

1.3.1 对比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治愈: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扳机点未出现疼痛,正常生活未受影响,在治疗后一个月内未复发;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正常生活未受影响,扳机点存在轻微的疼痛;好转:患者仍存在剧烈的疼痛症状,但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扳机点存在明显疼痛;无效:患者疼痛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之和。

1.3.2 对比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采取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评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

1.3.3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和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对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同类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判定,在P<0.05时两组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联合组患者30例治疗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的22例有效的73.3%,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

2.2 对比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VAS评分较为接近,P>0.05;在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s,分)

表1 对比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 30 7.7±1.4 4.8±1.2 4.0±1.1对照组 30 7.6±1.6 5.7±1.5 4.7±1.2 t-0.258 2.566 2.355 P-0.798 0.013 0.022

2.3 对比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高于联合组(3.3%),P<0.05。

3 讨 论

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具体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同又称特发性三叉神经痛,较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更高[4]。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病因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可能与岩谷部位的骨质畸形、小血管畸形等因素相关,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为突发性剧烈疼痛,疼痛部位以右侧为主,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流涎、流泪、面肌抽搐、结膜充血等症状[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危害较大,临床上以予以重视。传统的开颅手术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具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诸多局限性,越来越多的患者选用药物治疗[6]。卡马西平是一类应用较广的精神性药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长期用药可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且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巴氯芬属γ-氨基酚丁酸受体激动类药物,能通过抑制P物质、谷氨酸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促进抑制疼痛信息传递递质等释放,起到镇痛的效果。诸多研究证实,巴氯芬与卡马西平和起到协同作用,提升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7]。本次研究显示,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获得理想的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达93.3%,且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3.3%,以上指标均优于单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次研究结果类似于佟攀峰[8]的研究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原发性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卡马西平用久了,别忘检查血常规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卡马西平结晶工艺研究
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监测及合理用药分析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