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裕旺,王振常,王庆高,张振千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CVD)是内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威胁人类健康,发病后很难痊愈[1]。CVD从最常见的高血压到最严重的心力衰竭都是本科生必须掌握的内容[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尽管诸多研究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已经有很大的提高,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也相应地不断提高,但它仍然是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所以加大建设心血管专业队伍和培养专科人才,探索一条适合心血管专科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将互联网加入传统教学(LBL)方法中,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及设备,把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所学校、一名老师、一间教室、一群学生、固定时间”转变为“全世界的学校、最优秀的老师、任意地点、几百万学生、任意时间”的新型教学模式[3]。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新型教学模式[4]在心血管疾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目的是为培养能适应心血管疾病快速发展的专科人才提供理论依据,现评价其教学效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本科中医学专业学生10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50名为实验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5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男22名,女28名,年龄20~24(22.4±1.03)岁;对照组男 20 名,女 30 名,年龄 21~24(21.2±1.10)岁。两组性别比例、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的教材均选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内科学》(第八版,人民出版社出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授课教师均具有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职称,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及设备,两组总的授课学时均为32学时。
1.2 教学方法
1.2.1 传统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老师按照心血管疾病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采用以“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利用板书、多媒体等课件对学生进行授课,同时要求学生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所认识,随后由授课老师传授其临床经验并且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学习较为被动[5]。
1.2.2 互联网智慧教学模式 实验组采用互联网智慧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智能手机为工具、腾讯微信及“雨课堂”智慧课堂为桥梁,给予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每一个环节以全新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推动心血管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
1.2.2.1 课前预习推送 课前将老师课前准备的预习课件通过微信或“雨课堂”推送到学生的智能手机上,学生可通过推送内容对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有初步了解,有助于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也可促进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同时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1.2.2.2 课中多元化教学方式 课堂中老师可根据自己的预习备课短视频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有目的性针对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部分和薄弱环节进行解答,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所具有的音频、图像、微视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得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利用智慧在线课堂将随堂测试内容推送至学生手机,设定时间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间的竞争意识。通过互联网智慧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使用微信扫码上课[6],达到减少学生逃课的目的从而提高到课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玩手机的习惯,智慧教学模式将手机从“玩具”转变成了学习的工具,减少课堂低头率,通过课堂上的实时问答、课堂讨论等新增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2.3 课后复习与讨论 课后还可向学生推送作业及考试时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课后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本章节的知识。学生也可将完成的作业及尚存的疑问及时反馈给老师进行批改和个别指导,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疑难问题,把学生“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同时还可以进行在线答疑、讨论等交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堂教与学始终在线。
1.3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学期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及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记录与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x±s形式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理论、实践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教学效果 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等4项评分和教学效果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满分为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1 两组学生理论、实践成绩比较 (分,x±s)
表2 两组教学效果评分 (分,x±s)
心血管疾病作为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疾病表现极其复杂,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掌握。如何更好地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反复实践,寻找适合我国心血管专业教学的教育模式,是摆在每一个心血管专业授课老师面前的重要问题[7-9]。基于互联网智慧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能较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教学参与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临床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同时实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提高学习积极性及课堂效率[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临床实践操作及教学效果(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表明互联网智慧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