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原本应该是最真实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培养孩子的地方,神圣、光荣、真诚、充满爱心。
学校原本应该是最真实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培养孩子的地方,神圣、光荣、真诚、充满爱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一个圣洁的地方也被社会“玷污”了,弄虚作假的现象频有发生。我们揭示这些现象,批评乃至批判这些现象,不是为了丑化学校,不是为了丑化校长、教师,而是为了提醒大家,减少或者避免此类事情的进一步发生。必须声明的是我这里罗列的一些现象,并不代表全部!
教育界的“注水”现象表现种种,或外在,或内在,或物质,或口号,或目标,或结果,不一而足,在此罗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象。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也要发展。社会、政府给予学校很大的期望,同时也是给学校很大的压力。从国务院、教育部到县市教育局,关于如何办好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各级政府先后发出了一系列的文件,层层发文,层层要求贯彻落实。不仅如此,各级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硬件投入,软件投入,所投入的经费比重越来越大,校长、教师培训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政府表彰力度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各级政府通过表彰树立学校办学的典范标杆,号召校长、教师向先进学习。
毫无疑问,这些工作的出发点是好的。经过一段时间,政府部门忽然发现,一阵文件下发之后,层层“开会”发动,层层“开会”落实,最大成果也最终体现在“开会”上,以及围绕开会所准备的文字资料上。也就是说校长讲话的概念有所变化,基层学校的情况未必有多少的改观。
政府要求什么,校长就报告什么;政府检查什么,校长就汇报什么。有趣的是不论什么检查到来,校长都能以不变应万变,把自己那套“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套上所要检查的项目名称。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除了有些校长主观上的价值观出现问题之外,还与学校自身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联。学校教育工作与其他领域的工作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份教育学生、改变学生的工作,但首先是教育老师,改变老师。无论是改变老师,还是改变学生都是十分不易的,尤其是改变成人更加困难。学校的性质决定了任何改变人的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不可能超越教育规律的,但今天的教育生态恰恰是要求立刻兑现的生态,立竿见影。
做不到立竿见影怎么办?
有“聪明”的校长慢慢发现只要“见影”就行,未必要“立竿”,甚至只要说说立竿见影就行,不必真的“立竿”,不必真的“见影”,重复上演“皇帝新装”的老剧,居然赢得了许多人的喝彩。于是更多“聪明”的校长终于明白,应付社会、政府实施课程改革、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最简便方式就是包装自己。
而成本最低的包装就是以口号包装自己,教育局长要求什么就汇报什么;社会流行什么就喊什么;教育界流行什么,就介绍什么。有的校长甚至都没有完全整明白一些概念的核心内涵,就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学校做得多么好。
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一切都是老样子,办学理念没有根本变化,仍然是以升学作为唯一追求。课程系统没有变化,教材、教参、练习册、高考考纲、高考试题,各类堆积如山的教辅,仍然是学校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传授式、训练式的教学方式一统课堂,填鸭式的知识教学,做题考题的机械能力训练,就是学校课堂的常态。
在这样的学校里,“教育改革”即不改革,学校骨子里几无变化,办学理念的贫乏,办学实践的平庸,仍然是一些学校的现实状况。只是一些校长擅于以高大上的口号,掩盖办学水平的平庸不足。
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有一些学校,做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工作,在取得一些小成绩的时候,就沾沾自喜,甚至夸大学校所做的工作成绩,请来“枪手”加以包装,请来记者加以报道。用公款支持出版了东拼西凑的所谓“著作”,纸媒上发了几篇报道,有了电台、电视台的几个采访,头脑一热,以为天底下自己的课程改革做得最好,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真以为自己成了名校长。这些校长的职业生态主要是:接受记者采访,参加各种考察,到处传经送宝;请人撰写吹嘘自己的文章,然后发微信公众号,要求教师到处转发。一旦遇到评选,就大张旗鼓地组织教师、家长、学生给自己投票,甚至花钱请专业公司给自己买票……唯独不走进课堂,不开学生座谈会,不找老师谈话,不与家长聊天。
以夸大的数据,掩盖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重重问题。学校原本就有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伴随着学校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却视而不见。没有问题意识,不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而是盲目地沉浸在所谓的成功之中,陶醉在自己“泡沫”般的名声里。
如此下去,学校问题会越积越多,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教师会看出问题,学生会看出问题,家长也会投诉。久而久之,上级领导也会发现问题。但是,校长的处理方式是全然不顾真相,一律排斥。校内有意见,以校长的权威打压下去;同行有看法,一律以妒忌视之;家长有投诉,则置之不理,或说是观念落后;领导有批评,则说是打击课程改革、报复校长。一言以蔽之,他们这类校长是徒有其表的所谓“明星”校长,其对现职校长也会带来非常坏的影响,影响正常的教育生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