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薪火相传

2019-04-24 08:52访谈策划成尚荣吴盈盈石家丽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家李老师情境

访谈策划:成尚荣 吴盈盈 石家丽

(文字整理:盛颖霞)

ONE

特别访谈

2019年10月,第六届“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在长春举办,论坛主题是“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如何像教育家那样上课?我们需要传承他们哪些精神,成长为新时代的教育家型教师呢?成尚荣先生围绕“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薪火相传”的话题,对话了于漪、李吉林、顾泠沅、朱正威四位教育家的弟子,从四位老师回忆“我与师傅”的故事中,感受新中国教育家的情怀、精神、品格,追寻教育家的成长规律,共话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薪火相传。

成尚荣

包春莹

丁伟

兰保民

杨玉东

主持人:

成尚荣: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做过小学语文教师,担任过小学校长,担任过省教育厅处长、主任、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访谈嘉宾:

包春莹: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资深编辑、编审,长期跟随生物学科教育家朱正威教授从事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丁 伟: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长期跟随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研究“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

兰保民: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长期跟随“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从事现代教师学研究、语文课程“德智融合”实践研讨、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

杨玉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参与数学学科教育家、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主持的多个教育重大项目。

于漪,特级教师,1978年获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2019年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成尚荣:中国教育走进了新时代,中国教育要扎根在中国大地,瞭望世界,办出中国特色的教育。在中国这块伟大的土地上,成长起了许多伟大的教育家,教育家们引领着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走进新时代,教育家的精神、品质、能力,需要薪火相传。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向教育家学成长,走向教育家成长之路。今天特别访谈,我们邀请了四位教育家的弟子,他们分别是——人民教育家于漪的弟子,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兰保民老师;中国情境教育的创立者、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的弟子,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丁伟老师;生物教育家朱正威的弟子,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资深编辑、编审包春莹老师;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顾泠沅的弟子,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玉东老师。首先请各位简要介绍下与恩师的相遇和共事的时间。

兰保民:我从2006年开始跟随于漪老师学习、工作。

包春莹:2003年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就跟朱正威先生共事,一直到朱先生2018年不幸去世,共计15年。朱先生从教50年,从事教材编写18年,2017年入选“中国当代教育名家”。

丁伟:我来自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我们所长就是李吉林老师,她创立了情境教育,2011年当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4年获得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特等奖。

杨玉东:我来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1年到华东师范大学读博士的时候,顾泠沅老师和王建磐校长共同主持华东师大的数学教育博士点,我以实习生身份进入上海市教科院,2003年开始在上海市教科院工作一直到现在,跟随顾泠沅老师有18年时间。

2014年,兰保民与恩师于漪参加上海市人民政府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后留影

访谈话题1:

分享“我与恩师”的故事。

成尚荣:今天的访谈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请四位弟子讲述自己和老师的故事。

兰保民:国庆节前夕,于漪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手中接过了我国首次以国家的名义向42位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授予的共和国勋章。于老师被党中央和国务院授予“人民教育家”光荣称号。当于老师上台接受习总书记授勋的那一刻,我止不住流下了泪水。我跟随于老师工作和生活的一幕幕情景不由得涌上了心头。

作为一名教师,在当下的教育生态中,于老师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呢?今天,我想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第一,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是当今的两大思潮,也是教育界的两个很重要的思想表征,其中全球主义,在我国当下的教育界,尤其是基础教育界影响很大。不容回避的是,受西方强势教育话语的影响,当前教育理论话语和实践姿态带有浓重的欧美的影子,甚至有个别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效仿西方为时尚,仿佛一说传统就是落后,一说民族就是保守。这种现象衬托出了于漪老师的一个重要意义——她用自身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启示我们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要用教育的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要牢牢地立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牢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这在别人可能有喊口号的嫌疑,但在于老师那里却是扎扎实实、令人信服的课堂教学、学校办学、教师教育和著书立说的实践文本。

于老师同时又具有非常开阔的世界视野。一方面,她对教育目标的思考是放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整体格局中来展开的,因此对于“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于老师的回答是,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另一方面,她对各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教育思想又有深刻的理解,她广收博取并进行实践性的转化。这种转化不是在名词术语上标新立异,而是着力于中国本土教育学的创建。

因此,于老师注重对中国教育民族特性的深思与继承,但她的继承是以当代化的方式;于老师同样注重对世界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借鉴,但她的借鉴又是中国化的认知。

第二,学科教学与立德树人。我国从近现代延续至今的学科课程设计,基本上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这当然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它的弊端也是与生俱来的,那就是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每个学科自身所蕴含的丰富而又独特的育人价值,容易形成德育与智育两相分离的状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于老师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两个层面发力,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德智融合”。在理论建树上,她构建了“德智融合”的思想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她强调语文课要“立体化施教,多功能育人”,追求“大象无形”的教学风格,让每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具有多功能的育人价值。于老师“德智融合”的教育思想,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当前背景下,对于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充分彰显各类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三,问题意识和学行建设。回顾于老师的教育思想发展轨迹和实践探索之路,我们会发现是一条非常清晰的、不断演进的路线。这条演进路线背后的一个推动力就是于老师的问题意识。于漪老师的可贵之处是她绝不停留在批判者的角色上,她绝不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发展的滚滚洪流中,从学术思考与行动探索两端发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于老师的这种基于问题而致力于学行建设的教育者姿态,在当前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是一个不断追求理想境界的事业,是永远追求完美的事业,但它的发展注定也是一条永远绵延不尽的、光荣的荆棘路。如果只是批判、抱怨,而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建设的工作,对于教育的发展并无实际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在认清方向的基础上披荆斩棘,这样才能不断前行。

朱正威(1934年-2018年),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兼任《生物学通报》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参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生物学课程标准”的研制与教材编写工作。

2007年5月20,包春莹与恩师朱正威在青海考察

包春莹恩师朱正威的手记

于老师教育思想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它的变是源于现实思考而贡献出的理论资源与实践智慧,是披荆斩棘的建设工作,因此她的教育思想是与时俱进的;而她不变的是她对教育的爱,是前进的方向,是对基础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本质的理解、目标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既是坚守者又是超越者,或者说正因坚守,所以超越。

第四,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做教师的确是一件辛苦的工作,除了上课之外,还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需要处理,这就需要有老黄牛般的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但是如果“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那么我们做的工作就可能事倍功半。因此,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于漪老师的意义在于,她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草根教师,不仅要脚踏实地唱“人歌”,也要仰望星空奏“神曲”。她认识到教师这份工作对于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并用全部精力来歌唱、来践行,这位草根教师就成了“人民教育家”。由此,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地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件事,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工作,哪怕再细微、再渺小,都事关学生的未来,都事关祖国的明天,必须有教育意义,必须合乎教育的方向。所以,我们就不仅要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同时还必须是仰望星空的探路者,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做的辛苦的工作不至于迷失教育的方向,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初心。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一个人对自己所做之事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于老师也反复呼吁:“生命赋予了我们一种责任,就是精神的觉醒与成长。”他们都强调精神觉醒的重要意义,道理就在这里。

成尚荣:谢谢兰老师。于漪老师的意义在哪里呢?我清楚记得于老师讲:“我一辈子做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是作为终身的学习者的身份。于老师还说:“我站在课堂里,两个肩膀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另外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于老师说:“我一走上讲台,我的生命就开始歌唱。”生命为学生而歌唱,为学生而歌唱就是为我们的民族的未来歌唱。这就是兰保民老师所讲的于漪的意义、教育家的意义!

包春莹:今天非常有幸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朱正威先生的一些往事。据不完全统计,朱先生编写的教科书目前已经有两亿多学生使用过。

我首先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像这样的教育名家,他的炼成是需要专业功底的,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朱先生在学生时代就有认真记笔记的习惯。他给我们留下了三本、几百页厚的珍贵笔记手稿,这些资料我是在先生去世以后才看到的。朱先生的笔记很讲究,图文并茂,犹如手工教科书。一些笔记是他在学习期间使用的考试复习资料,另一些是他的实验绘图作业。他的绘图堪称完美——小到毛发的局部、肌肉的纹理,大到动物的整体外形都绘制得栩栩如生。他这种严谨细致的品质,在他的工作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先生认为人一定要与时俱进。教师是新知识、新的科学方法、新的理念的最及时的传播者。因此,应该不断地更新和提高自己的学识。先生总是密切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2003年,我们在编高中教材,当他谈到著名遗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的人工合成生命的时候,我们都非常惊讶,他对这些最新的科技发展的了解比我们年轻人还清楚。在最近看到先生留下来的杂志,我才恍然大悟,几十年如一日先生订阅了著名的科普杂志,比如《科学美国人》《Newton科学世界》,还有中国科学院的《年度科技报告》,等等。他在每一本杂志上都贴了很多小条,标注了跟教科书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

与时俱进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不脱离一线教学,向现实学习。即使在先生当校长的十年间,也从来没有脱离过一线教学。他从一线退下来以后也是随时到全国各地的中学课堂上去听课,与一线教师、教研员交流,在听课过程中,他总能够敏锐地发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他还能通过从课堂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来反思我们的教材编写。

其次,先生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他认为教育的改革既要汲取全球教育的长处,又要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走自己的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比如古诗词、谚语、诗歌等。先生能够把他自己的文学修养充分地运用到生物教材编写中去。比如他写的:

是重帘低垂抑或星云闪亮,

不,是脑细胞织就信息之网。

万千信息在此传输交汇:

调节着机体的稳态,

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这首诗生动地概括了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与教材配图相得益彰。正是朱先生的这一创意,开创了我国高中生物学教科书首页图配诗的先河。比如他会用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来讲述种子的萌发,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讲述青蛙的繁殖季节,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朱先生还为初中生物教材设计了“生物学与文学”的栏目。

2017年年初,我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教科书中有哪些令你触动的话》。文章阅读量达到了几百万次,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触动他们的是在生物教材中的一些诗词。当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他们也许忘掉了一个个生物学术语,但留下来的这些就是涵养他们精神的食粮。

最后,我想说,朱先生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固然与他深厚的专业功底、涉猎广泛、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分不开的,而更为关键的是,他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以学生为主体,反映了先生的教育观、人才观,这是他几十年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无形中指导着他的工作实践,使他能够从学生出发,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

编写教材如此,对学生如此,对后辈的关照也是如此,朱先生留给我的满是感动。

顾泠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上海青浦县主持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近十年的后续研究。组织教改实验小组,根据农村教育实际,有效提高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7年11月,杨玉东(右)与顾泠沅老师(中)在桂林

他每次给我的手稿都是用400页的稿纸,写得整整齐齐,凡是需要黑体的地方,他都用红笔画上下划线,而且交给我的时候总说:“有不通的地方你尽管改。”每次他改我的稿子,都会要我详细地讲解我的想法,然后他再下笔改。他每次改完以后都会对我说:“我改得不见得对,你再琢磨琢磨,改错的地方你多多包涵,你再改回来。”每次去他家讨论稿子,他都会提前准备好零食,提前煮好咖啡。2015年我在美国学习,中秋节那天收到了朱先生发给我的短信,写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故国中秋,思念故人。祝在美国一切顺利,中秋节快乐!——北京老朱”这条短信我至今还留着,这就是我认识的朱先生。谢谢大家!

成尚荣:一个生物教育家自称是老朱,很亲切。我们永远记住朱正威老师那三个本子,永远记住朱先生那一张张的小纸条,永远记住一个生物教育学家能够把中华文化融入其中,永远记住中秋节中国的文化符号在朱先生教育家的身上表现得如此的鲜明,我们怀念朱老师。谢谢包老师的讲述,下面请杨玉东老师。

杨玉东: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我和我的老师顾泠沅先生的一些故事。我想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心目中的顾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顾老师是1967年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到我们上海远郊一个乡村祠堂里,他做过幼儿园教师,做过小学教师、做过中学教师,当过校长,后来成为了教研员,再后来成为了县进修学校的校长,直到1999年调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为我们院的副院长。

在这个过程中,顾老师身上有三种专业技术职称——他是首批数学特级教师,他是社会科学系列的研究员,他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博士点的教授,所以在基础教育界一直备受仰慕。我能够跟随这样一位老师学习、在他身边工作,真是莫大的荣幸。

我和顾老师接触的交集时间就是他调到上海教科院工作以后,对于顾老师专业精神的理解,我想用三个词来概括——严格、宽容、实在。其实这三个词被顾老师用过。记得在2002年,顾泠沅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给我们上课。他说:“我一生有幸遇到三位老师。”第一位是苏步青。顾先生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苏步青先生给他上课。他从苏步青先生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两个字——严格;第二位是刘佛年校长。大概在1987年,顾泠沅先生进入华东师范大学跟随刘佛年校长学习六年,获得了教育学博士学位,他跟刘佛年校长学到两个字——宽容;第三个词是他工作期间遇到的原上海市教育局的吕型伟先生。吕先生在世时被称作“教育界的活化石”。顾泠沅先生说,从吕型伟先生那里学到两个字——实在。今天,我想用这三个词来概括我对顾泠沅先生专业精神的理解。

第一个词,严格。所谓的严格不是指的是生活或者为师方面,而是他在学术上科学、缜密、严谨、反复求证的态度。举一个例子,早期青浦教改实验有两本书,我读博士的时候认认真真啃了这两本书——一本是《教学实验论》,是顾先生的博士论文,另一本是《学会教学》。当时我非常惊叹,迄今为止仍然印象极深,居然在教育研究中可以用到这么多的数学方法!比如,评课。每个人对于评课维度的判断权重是不一样的。顾老师是怎么做的呢?请三十几位专家打分,每位专家对评课不同维度的权重不同,然后用数学上的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最后得出专家层面认为合理的、科学的一个权重判断。这个方法很多年前先生就在用了。再比如青浦学生测量的时候用到的主成分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迄今为止在教育研究中还有很多人在用,并且公认是比较高级的方法,但是顾先生很早就在用了。把数学方法用在教育研究中,还用得这么好,至少是我当时读过的著作文献里面,觉得很少有人能够超越先生当时的研究。

第二个词,宽容。指的是学术上的民主大度,顾先生经常会主动去听不同人的学术观点,他常说要“寻找中间地带”。这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取各方所长,找到自己的方向。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

ONE

热点

现场提问

现场提问:我是来自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的一位普通教师。我想提的问题是: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能够把教育专家的一些理论真正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在教学管理上移栽、成活。

成尚荣:请杨玉东老师回答这个问题。

杨玉东:谢谢提问,我非常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刚好和我刚才说的“实在”相关。刚才我举过一个例子“除法就是分豆子”。看似浅显的一句话,背后其实小学数学老师的智慧,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学习要经历三个阶段,这是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变成了课堂里的操作。理论上说学生的学习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感知运动,第二个阶段叫做直观形象,第三个阶段是符号抽象。这个理论很晦涩,但是在课堂里怎么落实呢?第一个阶段感知运动,就让学生摆一摆豆子,把豆子往盘子里分;第二阶段直观形象,眼睛看但是不能动手,眼睛看、头脑想象——这叫表象操作,用这个办法孩子就发展了直观形象能力;第三个阶段,不需要看,通过头脑思考,直接列个算式出来。这样这个理论就完全活用到课堂上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需要老师对理论的了解,对学生的了解,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地实践和思考。

第三个词,实在。从学术角度上说,就是一种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态度。举个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做过一个“青浦实验”,当时全区八年级学生参与了测试。2007年做了一次、2017年又做了一次。横跨20多年连续去做学生群体的测试,这种脚踏实地的研究方式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顾先生的实在还表现在他能把很多高深的东西变得通俗化,比如数学老师都知道的一个经典例子——除法就是分豆子,在里面用实例讲述了看似很深奥的从感知运动到具象操作、到符号抽象的一系列理论问题。顾先生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短语,比如,形容教师之间同水平反复叫“萝卜烧萝卜”,形容老师的专业水平发展叫做“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

李吉林(1938年-2019年),特级教师,著名儿童教育家、情境教育创始人。因在教学、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突出贡献,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14年,获得全国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名。

最后我想引用顾泠沅先生《口述教改——地区实验或研究纪事》这本著作里的一句话。在书中他说“教育就是明白之人使人明白”。我想“明白”二字就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毕生想要追求的。谢谢!

成尚荣:严格、宽容、实在,做明白人,这是顾老给我们的精神和品格。下面请丁伟老师。

丁伟:我的师傅是李吉林老师,一位终身从事和研究小学教育的老师,我不称李老师为教育家,是因为李老师曾经多次表达她的第一身份是小学老师。我就从这一点开始讲讲李老师的执著专情。

李老师是1956年参加工作的,那一年她18岁。从18岁的青春年华到81岁的耄耋老人,这63年,李吉林老师始终扎根南通市二附小这一所学校,专注研究一个课题——情境教育。我记得1996年我刚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南通二附小,就遇上了李老师的“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学校里来了很多教育界的大咖,那时我对情境教育还谈不上什么理解,但我仍然感受到情境教育的研究如朝阳般蓬勃。

我记得当时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研讨会上这样评价情境教育,他说:“情境教育教活了教材,教会了学生。”在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的眼里,李老师和她的情境教育是那么年轻。但是没过几天,我却从同事的口中得知李老师再过两年就退休了。当时我特别震惊,一个老师都快退休了,怎么还在研究教育,而且研究得这么津津有味、孜孜不倦。退休了怎么办?退休了继续干。对于李老师而言,研究教育是一份终身的职业,没有退休年龄一说。李老师是在60岁之后,从情境教学研究到情境教育,从情境教育研究到情境课程,又研究到儿童情境学习,在她79岁高龄那年,构建了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并以此为专题召开了国际研讨会。即使是在李老师病重期间,在住院前,她仍然每天到研究所上班,和我们一起研究讨论情景教育的发展、儿童的发展。

李老师一生有很多身份,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等等。在这么多身份和荣誉中,李老师最专情的也是最看重的,仍然是小学老师。小学老师对于我的师傅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身份,她在63年的教育生涯中,已经把这种身份淬炼成一种荣誉。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也特别自豪,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是一名在情境教育的沃土里成长起来的小学老师。

我师傅的第二点特征是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

1978年,改革春风吹满大地。李老师正值不惑之年,但是她说经过10年文革能够重新无拘无束地站在讲台上,是一种重生。于是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改革的涌浪中,成为教育改革的弄潮儿。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是从语文教学或者说是训练儿童的语言开始发端的。她走进教室,发现儿童在封闭狭窄的空间里是写不出丰富的作文来的。她认为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是带领儿童看到一个丰富的世界。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她就勇敢地带着儿童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她带领儿童在野外看柳条在春风中变得柔软;看草地变得青翠;看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开放的情境,把符号学习与周围世界连接起来了,把课堂与思维的源泉、语言的源泉相通了。

1990年,李吉林老师在南通二附小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以此为平台引领激励青年教师成长

李老师开创性地把观察和训练儿童语言结合起来,这也成就了她人生当中的第一篇论文,那就是《把训练语言与发展儿童智力结合起来》。在当时的基础教育界,关于发展智力的论文这也是第一篇。

李老师是一个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的人,她敏锐地感到只有走民族文化的路才有出路。她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读到“意境说”,又追本溯源,找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从中寻求到情境教育的理论支撑。“意境说”虽然是文学创作的理论,但李老师认为“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一切境界无不为我、为儿童所设”。于是她从“意境说”中概括出情境教育的四大核心元素——真、美、情、思。教育改革不断获得喜人的成果,这更让李吉林老师坚定了走民族文化的路。李老师常常谦虚地说她是“摸着石头过河”,殊不知敏锐和好学的让她摸到了古代文论这块“金石”,在民族文化传统的河流中顺势而为,把握了教育改革的脉搏。

和孩子们在一起,李吉林是“长大的儿童”

2016年,世界著名学术机构斯普林格购买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三部曲”的英文版权,并于2017年向全球发行。原创性是斯普林格重要的出版原则。从全世界众多的教育学派中选择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一定是看到了情境教育的中国民族文化内涵,看到了有别于西方教育的东方智慧,看到了其他教育学派中所没有的教育创新。

最后,我想用李老师的座右铭作为总结——师德为上,真情倾注,终身乐学,方为人师。谢谢大家!

成尚荣:李老师有两个比喻,浅近而又深刻。她说:“我是一个竞走运动员,我又是一个跳高运动员。竞走运动员,永远向前走,走得又快又好,竞走运动有它的规则——双脚不能离开大地,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向前走;跳高运动员面前总有一根横杆,横杆不断抬高,运动员要不断超越自己。”对教师来说,横竿是教育理想的高度,是生命意义的高度。李吉林从小学教师中走出来的儿童教育家,是从本土走向世界的教育家,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家。

访谈话题2:

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薪火相传。

成尚荣:访谈第二个环节,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践行教育家的薪火相传,你们想从哪一点开始?从哪一点突破?

包春莹:我想最主要的应该还是学习,因为对于我们大家来讲,朱正威先生的思想真的是博大而深厚的。去年朱先生去世以后,我就在整理他的遗物,包括他的著作。我在整理他的论文时发现,从他195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直到他去世期间,我们目前整理了97篇论文,还有20多本专著。我才发现他有很多的思想是超前的,与现在提的核心素养是非常一致的。我们要把核心素养的内容落实到教学中,对我而言就是落实到教材里。怎样在教材中落实?比如说关于科学本质的教育、科学思维的教育、科学探究的教育,在教材中怎么做?同样,就像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生物教材,这是非常难的。难在哪儿呢?难度最大的就是这类活动、栏目、材料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活动的设计就是怎样设计一个活动可以作为教学范本。

成尚荣:从本职工作中的教材建设做起,让核心素养落地,落实立德树人要求。谢谢包老师。

兰保民:刚才包老师谈到了一个难点,就是在教材落地的时候,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我现在是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主要从事语文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我们在日常的听课、评课的过程之中发现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之下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寻找一种比较好的途径,我觉得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我现在要长期面对着许多青年教师。我经常想到鲁迅先生所说的“未有天才之前先做培养天才的一块土壤”。我希望做一块能够培育教育家的土壤,让老师们能够在学生活动设计这方面有所成长。教师的成长、教育家成长要一块土壤,要有一个生态,我愿意做土壤中的一个部分。我想,这不难,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做就好了。

成尚荣:于漪老师曾经对你说过的话,最深刻的是哪句话?

兰保民:于老师说过了很多名言,都是金句。像刚才成老师在主持的时候说的一句话:“站上讲台就是用生命在歌唱!”这句话确实是道出了一位教育家的基本姿态,这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要求。

成尚荣:谢谢兰保民老师牢牢记住那块土壤,牢牢记住语文课堂,牢牢记住生命的歌唱。接下来,请问丁伟老师,如今李吉林老师不在了,情境教育还能继续吗?要如何发展下去呢?

丁伟:情境教育是李老师创立的,但是情境教育又是为了儿童的,只要学生在、儿童在,情境教育一直都会在。李老师在去世之前,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说,可以送李老师到国外去治病,他们帮忙联系,但是李老师说:“我要住在学校隔壁的一个中医院。”她选择了一个病房——是看得见学校的那间病房。病床对着儿童,她说:“我要看到学校的一切,我要每天听到儿童的声音。” 每天学校都会有做广播操,那边的病人都会嫌烦。但是每天这个时候却是李老师最兴奋的时候,她有精神的时候还会在床上合着广播操的音乐打打拍子。

李老师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在李老师走之后,医院从上到下,包括医生和护士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孝顺的儿女——李老师生病之后,她的儿女都在照顾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讲道理的儿女。他们说,李老师真不愧为教育家!从普通人的眼里,他们不会去看李老师创立了什么情境教育,创立了多么高深的理论,但是李老师的儿女、她的弟子、她的学生却表现出极高的素养,这也是一个教育家成功所在。

杨玉东: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想继承顾泠沅老师“实在”的专业精神,踏踏实实地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当然现在也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要继承顾泠沅老师的“实在”,我特别想做的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确切地说是讲好我们中国教师专业学习的故事——即现在国际上关于中国基于教研活动的“磨课”,被称作“中式课例研究”。基于教研活动的磨课,也就是说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而上课上出来要从磨课开始。这点很小、但是这点很实在。

成尚荣:非常感谢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杂志给我们搭建了今天这样一个交流平台。最后我想请每位嘉宾说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访谈。

兰保民:我想借用李政涛教授的一句话:“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是人人都可以走向教育家。”

成尚荣:兰老师,这次会议回去以后,你会不会去看于漪老师?

兰保民:我肯定是要去看看她。我首先会向于老师汇报今天我们大会的盛况,我要告诉她,现场的1200多位教师都向她致敬。

包春莹:我想说的也是朱先生经常跟我说一句话:一线教师的智慧是无穷的,要随时随地向他们学习。

丁伟:我们现在提倡不忘初心,所以我想说,向教育家学习,不是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教育家,而是向教育家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

杨玉东:在追求成为教育家的过程中,或者追求成为名师的过程中要牢记:名师之名,在“明”而不在“名”。

猜你喜欢
教育家李老师情境
该得奖的李老师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宠物难伺候
当代著名教育家冯恩洪获聘光明教育家书院副院长
教育家
郭泰:行走在大地上的教育家
李老师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