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作业助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2019-04-23 09:01楼曙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4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科学素养

楼曙光

[摘 要]对小学科学作业进行重构,实现作业设计的科学化、高效化、趣味化、多元化,是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方式。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智趣作业,通过资料收集型作业、趣味制作型作业、生活观察型作业和合作实验型作业,让学生爱上做作业,形成乐观的探索精神,培养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教学;科学素养;智趣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2-0060-0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被引入课堂教学中。传统的作业大多是抄写类作业,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且这样的作业设计是不合理的。小学科学的基础性、开放性、逻辑性等特点比较突出,如果教师设计的作业缺乏趣味性,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科学作业必须彰显智趣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优化作业设计,通过智趣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多元的学习平台。

一、资料收集型作业

作业是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的一种方式,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作业的趣味性。抄写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是常见的科学作业形式,但这样的作业形式单调,易使学生厌烦,长此以往,甚至会使学生畏惧写作业。学生的这种心理态势一旦形成,将难以逆转。

资料收集型作业是教师对传统作业进行的创新和升级,旨在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以教师确定的主题为线索,收集一些与科学知识相关的资料,并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锻炼学习能力、分类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因此,教师要多布置资料收集型作业,让学生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同时,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例如,教学《我们关心天气》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同时布置相关作业:“借助城市天气预报图,我们能够分析出城市的云量、气温、降雨量、风速、风向等信息,这些都是我们判断一个地区天气情况的重要凭证。天气与地形、纬度有很大的关系,如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不尽相同。请大家以我们这个地区为参考,收集同纬度地区一周的天气情况,并将我们这里的天气与其他地方的天气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作业布置后,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搜索,并将搜索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探索知识的热情高涨。

二、趣味制作型作业

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社会之中,让学生在制作体验中对各种科学现象形成认知,是科学教学的目的。实验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科学学习离不开实验,更离不开手工制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手工制作活动,彰显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在科学课中融入趣味制作型作业,是现代教育理念对科学教学的具体要求。制作型作业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发展特点、生活认知等方面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在此基础上设计、布置作业。

例如,教学《神奇的纸》后,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探索改造纸的方法:“今天我们采用多种手段改变了纸张的形态,使它拥有更多的功能,现在请大家利用纸张制作一个小物品来展现纸张的妙用。”于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探究。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在纸张的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然后将油纸折叠成小船放在水面上,并将用普通白纸折叠成的小船放在水面上,这时发现油纸船没有沉下去,而普通纸船很快被浸湿,沉了下去。也有的学生利用白纸、胶水、剪刀、彩笔等工具,制作了一个大花篮。趣味化的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科学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实现作业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在作业设计上多思考,创新作业形式。另外,学生生活认知基础虽然不是很扎实,但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收集相关材料,饶有兴趣地开展制作活动。

三、生活观察型作业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设计开放性作业,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空间。”学生的观察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极大影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开阔他们的视野,还能丰富作业形式,拓展教学维度。

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找准切入点。在科学教学中设计生活观察型作业十分有必要,因为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科学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脱离了生活,科学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找到学生生活与文本知识的契合点,以此为突破口设计作业。

例如,教学《油菜花开了》后,教师发现学生对油菜花的结构掌握得不够扎实。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师布置以下作业:“是不是所有的花都与油菜花的结构相同?它们都有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这四个部分吗?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花进行观察,看看这些花与油菜花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素养形成的主要渠道。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对感官获得的海量信息进行科学整合和优化,并结合文本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走进未知世界。

四、合作实验型作业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42%的学生不愿意做作业。显然,学生对作业产生了排斥心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布置的作业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实验是科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布置实验型作业,是由科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实验型作业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研究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模拟各种自然现象,从而得出一定结论的作业形式。实验型作业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探索性和现实性,能够从多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实验型作业,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启示。

例如,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后,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拓宽学生视野,教師布置了一项作业:“这节课我们借助几个小小的实验,了解了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情况。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在水中浮起来,哪些物体会在水中沉下去?请大家选择几种不同的物体,首先进行猜想,然后开展实验操作,记录相关信息,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操作是一项复杂烦琐的工作,既需要准备实验器材,又需要进行观察,记录数据。学生由于无法独立完成,所以纷纷邀请同学和家长参与到实验中,这样既提高了科学认知,又培养了合作能力。

作为连接学生与文本的重要纽带,实验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要有效利用住实验这一训练手段,以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爱上做实验,爱上做作业。实验型作业一般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学生与自己熟悉的人一起完成实验任务,更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科学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认知机会,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学科价值,优化设计形式,通过资料收集型作业、趣味制作型作业、生活观察型作业和合作实验型作业,让学生爱上做作业,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开设物理学史对高校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