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婧
摘 要: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要求下,探究学习成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另一种模式。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入手,采用一些有效、有趣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课堂教学;激发;探究意识
初中生物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虽然被划分在副课里,但是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此,本人结合相关的研究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一些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浅见,与大家交流、讨论:
一、用兴趣引导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欲
初中生正在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好奇心重,对于有趣、新鲜的事物感兴趣。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作为初中生物老师的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演示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事实证明,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再细再多也没有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做一次实验给学生的记忆深刻和直观。在生物教学中,只要有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老师就要给他们创造机会,不要一味地作空乏的讲解,抓住实验契机,争取让学生做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去积累经验、去感受、去领悟、去思考。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除了让学生动手实验,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延展一些关于实验的趣事。比如,在讲授DNA遗传物质这一知识点时,学生是从电視上、新闻上看到过DNA可以做亲子鉴定,也可以利用它帮助有关部门破案等。但是,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用注射DNA的方法来攻克癌症这一顽疾,是学生所不了解的。老师通过这些生物研究实验的新成果,增强学生对生物领域的新成就关注,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等等。
二、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关键
初中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既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实验的设计、选题,实验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相互配合,解惑答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有关于实验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的有关事项等等,这一切不仅关系学生对实验这种教学的兴趣,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更关系着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一次实验中注意事项的讲解、实验仪器的说明,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自然地引起学生与学生之间、与老师之间的讨论。比如,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这一节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细胞的活动,就会用到显微镜。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显微镜的构造、操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再给学生任务,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引导他们深入探究。由于学生用显微镜的机会不多,他们在操作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会出现高、低倍物镜的使用不规范,导致玻片标本出现问题使观察达不到应用有效果等,老师要根据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解答,并总结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在实验结束时,为学生总结说明,分析问题,为学生下一次的实验打基础。在这样的引导和探究的实验过程中,既丰富了教学实验,又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欲,有利于生物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改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探究
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自然也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时代学生学习的需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把学生当成教与学的主体,在课程教学安排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教学模式。初中生都是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老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尊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就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自主分配生物实验的小组进行实验,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进和提升。比如,在“光合作用”的实验操作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要求学生遇到难题或问题要积极与小组成员讨论,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当然,整个实验结束后,老师要根据实验效果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动手操作时综合能力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的探究水平。
总之,生物这门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让学生深入学习,进行探究,发现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提高学生生物成绩和综合实践水平的主要方法,也是实现新课标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的主要途径。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通过生物实验提升七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号:GS[2018]GHB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