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鹏
摘 要:教育是育人之本,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新时期下对于数学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针对农村中学的具体情况,结合中学数学的特点特色,要适时对教学方式做出调整。主要通过分析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得出进行教学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中学;数学教学
一、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相比于繁华的城市而言,偏远的农村在教学的硬件与软件设施上,都有所欠缺。许多农民工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村的孩子只能在家乡接受教育。在教育的接受程度来说,农村中学学生的教育接收面窄,思维想象能力差。学校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设备与资源。因此说,在新时期下对于农村中学的数学教学亟待改革。
(一)学生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厚
高中阶段的学习,数学就显得系统化和有难度,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农村中学的大多数孩子,都存在着基础性差、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这与学生的生长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再者说,孩子主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来自于书本,对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道理观察不多,理解又少,接受知识面较窄。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不能够准确地做到举一反三,学习数学就显得尤为吃力。学生学习数学,是要提高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和运用,多种角度、多种方式解答题目,但由于学生没有较深的数学基础,也就发挥不出数学的优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而没有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不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数学的学习上。
(二)教学资源稀缺,教师讲课方式老套
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各种软硬设施条件较差,因此在农村中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这就限制了农村教师在上课时,利用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主要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显得多为被动。教师只是机械化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也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知识时不能够灵活地把握与运用,造成了知识的死板,也体现不出师生平等,快乐教学的理念。
二、新时期下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措施
在新时期下,结合中学数学的特点,基于对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读一读的兴趣,阅读有关数学的趣味小故事,探索每一个数学知识的由来;鼓励学生讲一讲,让学生主动去讲解身边的数学知识,加强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带动学生做一做,动手实践数学模型,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数学知识的机械化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讲述有关的故事,如:华罗庚与“黄金分割”,陈景润“皇冠”摘宝,钟爱科学的牛顿,轮椅上的“黑洞理论”,海湾战争与数学等故事,让故事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兴趣之火点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魅力与乐趣,逐渐消除心中对数学无聊乏味的定义。这些内容可以引进初一数学“走进数学世界”的学习,作为入门的知识来给大家一个初步的印象。
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提高数学知识的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让学生逐渐走上讲台,作为课堂的主讲者来讲述身边的数学故事和数学知识。例如,学习数学物体的影子和面积计算,可鼓励学生动手去做出物体的模型,在课上请同学拿着模具讲解。通过让学生亲自实践、上台讲解,提高数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
(二)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打造高效的课堂
对于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来说,证明题便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障碍与困难。由于证明题需要调动大量的知识,也要求学生思维逻辑和较强的计算功底。教师可在讲解证明题时,分步骤进行细致化讲解,让同学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理清题目的思路,写出解题的过程。每组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来探索更多的解法和更多的思路,再由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最终提升知识。这个过程不仅加强了同学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亲密关系,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在学习数学这门科目时,重点就是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所有思想。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课上枯燥地结合书本进行讲解,学生有可能一时理解不了。教师可以创新讲课方式,让学生动手解决这一数学问题。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有的学生动手去实践最终的结果。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兴趣,从而也加深了印象。
总之,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农村中学的数学教学也应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进行改革和創新。力求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数学的良好环境,培养社会所需的数学人才,提高学生内在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景斌.中学数学教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李求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