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智
摘 要:初中生有其特殊的年龄时段,班主任管理班级时,要拓宽班级管理思路,注重家校一体化,既重视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能创新沟通方式,注重家校合作。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是学校组织机构中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初中生有其特殊的年龄时期,他们既不同于小学生的管理,也不同于高中生的管理。作为初中班主任如何才能管理好班级呢?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当前,新课程改革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方面的改革,却忽视了班级管理,许多著名教育家主张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激发学生主人翁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新课改环境下,要求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与时俱进,观念更新。班级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主角,让学生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通过自主管理的实践来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二)开合有度,大胆放手
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还可以提升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从而形成自主管理的班级文化。由于初中生是未成年人,班主任在施行自主管理的模式时,要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这样在管理与被管理的模式中,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班级事务管理的参与度,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主人翁意识,使得他们不但能管理别人,而且能自觉地要求自己。
二、不唯“分数”论,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一)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展现自身特长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学生的培养必须立足于全面发展的高度,促进他们成为创新型的人才。创造性是未来人才的最本质特征,对人的教育也应该侧重于这一方面,以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一位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具有各种类型的潜能,因此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多角度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生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发掘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长和才能,并加以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标准的人才。
(二)班主任要做好榜样示范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执行者,其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历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初中生人生观还未形成,他们会通过对班主任的观察模仿来要求自己,这个时候的班主任就是他们人生的榜样,榜样的行为特征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和个性的养成。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要树立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形象,成为学生的榜样。
三、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树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一)严慈相济,爱心有度
人们一般理念,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管理严格,才算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但是这个“严”必须有度,管理太严厉对师生关系是一种伤害,会让学生丧失对老师的信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把握尺度,严慈相济,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爱学生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当不如不爱,在生活上对学生多加关怀,在学习方法上多加引导,要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生中的问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
(二)关注学生个性,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一个群体,班级的个性化功能非常重要。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也就是说只有在班集体中,学生的个性才能被发现,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一个具有良好班级氛围的班集体,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好发挥。班级不是学生一个个简单的个体组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营造一种民主的整体氛围,如此,既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主义的教育,也提高了他们生活中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
四、拓宽班级管理思路,注重家校一体化
(一)重视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多维的,家庭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学生的教育管理必须要得到家长的支持,班级管理中做好家长的沟通是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怎样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使家长意识到他们有教育孩子的义务。既要让家长关心孩子,又不能过分溺爱,只有这样的家校配合,才能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技巧,反映孩子的情况时要实事求是,不能有自己的偏心,注意讲话的艺术性,不能动不动就告学生的状,要知道和谐的家庭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创新沟通方式,注重家校合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之间交流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家访、评语、书信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当前的电子信息技术为家校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电话、博客、QQ、微信等形式已经很好运用到家校互动交流中,班主任必须借助这些沟通方式,及时做好和家庭、学校的沟通,为孩子的教育提供多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