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堂
摘 要:主要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构建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注重偶发性教学事件、合理布设教学流程、进行多样化评价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质量,为提高初中生整体能力做铺垫。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互动
生成为新课标主要提倡的价值取向,为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课堂教学因生成而更有活力。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只有展开生成性教学,才能建构出和谐的课堂,让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本文主要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构建策略,具体如下。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创设弹性预设教学情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日常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缺少互动的不足,并为学生全面发挥主体作用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其一般能够构建生成性教学。比如“演示文稿的制作”这节课,教学目标是掌握图片插入、文字编辑等。教材给出了制作步骤,但如果学生依据此进行,班内所有同学都会如出一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若是让学生随意进行,诸多学生不会祥读教材内容,无法掌握重点知识。基于此,可以先确定演示文稿的标题,比如环保,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选出适当的演示文稿,之后同大家分享,让学生学会修饰图片、美化文字等。课堂下半节,让学生自行设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另外,适当地讲解环保知识,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提高环保意识,让本节课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注重偶发性教学事件
偶发性教学事件指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生的事先未预料到的且对教学造成影响的生成性事件。在课堂生产性教学过程中,偶发性事件被当作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有益资源。具体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事件都有巨大的破坏力,但只要处理完全就能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即常说的附加价值。在课堂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其要不断地留意学生反应和变化,并积极回应学生的反映。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讲,偶发性事件的出现是无法规避的,对于偶发事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全面发挥自身灵活性与机智调控课堂。以下为常见的两种方式:
(一)因势利导法
势指的是事情发展的趋向。在对偶发事件进行处理时,需注重挖掘其内在含有的现实意义,之后顺势将学生引向正规。在对文稿的制作进行讲解时,部分学生认为此课堂对自身毫无用处,开始不听课看照片,此时,教师可以借着看照片这个势,为其布设一个制作相册的任务。
(二)以变应变法
当教学与预期不符时,教师需要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在用多媒体教授知识时突然停电了,学生没有及时把自己的作品上交给老师,这时学生会感觉非常惋惜,教师需借着停电的势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引出新知识。
三、合理布设教学流程
初中信息技术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为初中生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等有所不同,为此在布设教学流程时,需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认知能力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且不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与优化手段,以帮助其形成新经验。所以只有灵活布设教学步骤,才可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最大化,得出不同的想法,让课堂成为生成性课堂。比如在教授图像获取这一知识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下载图像的方法。若是硬套教材,只能获取较简单的材料,并且教学内容相比于网络时代相对滞后,因此,我们需针对初中生对网络图像利用的熟练度与经验,设置灵活且高效的教学流程。
四、进行多样化评价
初中信息教师该门学科受以往教学理念影响较少,在其课堂生成性教学之中,多样化评价有较强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可以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进而推动教学更加全面地展开。
生成性教学一种关注过程的开放死教学,其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一定要把以往只评价结果转变为评价过程,例如学生学习习惯、课上发言情况等环节内渗透测评,把评估贯穿到教学始终。另外,在实际评价过程中积极倡导评价主体的多样化,需包含学生互评或是自评、教师评价、教师和学生互评等。学生自评为一个重点阶段,不但能够展现在知识获取上,还要反思与评价个体获取知识的经验、方法以及过程等,加强初中生的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讲,加强生成性教学十分重要,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教师需给予生成性教学高度重视,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的充分发挥,为我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提升到新高度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万菲菲.关注课堂生成,保持课堂活力:对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的一些思考[J].亚太教育,2016(35):186.
[2]陈鑫.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12):82-83.
[3]王影,刘力.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有效实施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2,11(9):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