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来斌
摘 要:物理中考复习是学生学习两年物理知识之后知识、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和过程,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物理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要达成这样一个目标,复习方法形式有多种,而构建“知识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关键词:复习课;知识树;核心素养;培养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对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研究过程和方法,并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生活中,而复习课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特别是中考复习课对其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目标,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重视学生建构知识和应用知识,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起来。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有“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本文着重谈谈在中考复习课上构建“知识树”的形式来培养“物理观念与应用”这个方面。
一、全部知识梳理,形成整体观念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初三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物理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对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了基本的认识,但重要的还要在头脑中提炼和升华,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大量具体知识围绕学科核心概念整合内化。学生两年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往往是破碎的、割裂的,学生学了那么多章节的知识,对节与节之间、章与章的关联是比较混乱的,为了让学生以知识的整体性领悟形成对物质世界的整体认识,即物理观念,我们可以尝试与学生一起建构一棵初中物理全部内容的“知识树”。
在复习伊始,让学生回顾全部物理书章节目录,告诉学生,物理知识包括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部分,看看能不能根據对每章知识的掌握,分类出来每章知识应属于哪一部分的内容,即把物理知识内容比作一棵大树主干,它有上面三个大的分支,每一章应属哪一个分支,学生在分类的过程,无形地在头脑中加强了物质观、运动观、相互作用观、能量观等物理总体观念,学生对物理世界会豁然开朗,为后面的中考复习,甚至更深入地学习物理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作用。
例:
二、串联单元知识,勾勒思维脉络
与章与章之间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每一个单元时,每一节也分裂的,如果不帮助学生串联,知识还是零碎的、断裂的,不能形成知识体系,无法理解知识间的内涵,无法领悟事物间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如果给学生构建一棵单元知识“树”,就会在学生头脑中勾勒出清晰的思维脉络,深刻领悟本章知识内涵。
例如:“力和运动知识”这章,“力”和“运动”是分别学习的,然后又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但学生并不太理解这两个内容有什么关联,所以有必要让学生理清它们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物体“不受力”和“受力”两种情况去探讨,“不受力”情况即“牛顿第一定律”所表述的情况,那是理想状态,而实际上周围的物体都是受力的,但为什么周围又有相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存在呢,原来“合力为零”,跟不受力的情况一样,那学生又好奇什么情况会“合力为零”呢,然后引导学生从“平衡力”和“非平衡力”的两种情况去探讨,这样学生对“平衡力”的理解深刻了,同时也更进一步认识到“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之处。因为“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反证了牛顿第一定律正确性”,当然,如果受到非平衡力,合力不为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印证了前面所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观点。有了这样的“树”的帮助,学生可以梳理这些知识间的关系,学生思维脉络上会更清晰明了,理解上会更深刻。
当然,我们在复习之初就让学生去建构这样一棵脉络清晰的“知识树”有点困难,特别是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但可以复习之初协助一起完成。到全章知识复习完以后,然后让学生独立描绘一棵“树”出来,一来对知识再巩固,二来培养学生把知识系统化的方法。
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观念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除了将所学习的大量具体知识围绕学科核心概念整合内化,还要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即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已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要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才是学习物理的核心意义所在。在复习课中,应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智慧,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挥舞知识的魔棒。
谈到知识的应用,部分教师的做法就是给学生大量没针对性地练题,使学生深陷“题山题海”中,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感到厌倦,因为可能有的知识点练了无数,而关键知识应用一点没练着。笔者认为,要训练利用知识解决问题,需要强化重点知识的应用,首先头脑里应该有知识的构架,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立即“调用”相应的知识,但如何让学生脑海里有知识构架,如何有马上调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呢,可以这样进行:先建知识树,然后展开联想,再有针对性地强化应用。
比如,在复习“神奇的压强”这单元时可以这样进行:
首先,与学生一起构建本章的“知识树”,回顾本章所学知识,从“树干”到“树枝”,体现本章知识脉络,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 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了知识的构架。
然后,让学生从“知识树”提示要点出发,有些应用可以口头举例,学生如果能举出实例,说明学生理解比较深刻了,就不需要重复练大量的文字纸质题了。
例如,“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中,学生联想到“建房屋打地基”“铁轨铺在枕木上”“钉子前端要做得很尖”,明白了坦克装履带、菜刀口为什么磨薄、骆驼脚掌大的好处;关于液体压强,学生会联想到“打点滴药液挂得高的原因”“水坝上窄下宽的原因”,会联想到深海压强的问题时,会为我国蛟龙号潜水器自豪,关于大气压学习,学生会联想到“玻璃吸盘”“抽水机的原理”“吸管吸上饮料的原理”等,让学生尽可能地联系生活的方方面面。会让学生感到所学的这些知识都是存在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发现学习物理知识是如此实用,同时不由自主会产生要探索的兴趣,有了继续向前学习的动力。
再者,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性的知识应用,直接举例应用就好了,而对于一些稍复杂些的计算应用,可以从知识点出发,再给学生做几道针对性强的练习题就很理想了,不需要大量练题。例如,“压强”这章,计算主要围绕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精选这方面习题训练效果较好。
笔者在实践中深有体会,如果给学生建立知识树,然后从提示点出发,基础知识口头举例训练,复杂些的针对性精选习题练习,长期这样训练,复习效果很好,帮助学生节省了复习时间,同时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在解题时,学生第一反应是思考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知道该用什么知识来解答,其实质就是提高了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
综上所述,在复习课采用建“知识树”的方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和作用,值得尝试应用。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