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英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重要性,开始培养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生态课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需求,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生态课堂;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是一门研究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社会要素的学科,学生学习地理能够建立完善的知识系统,形成多角度思考的地理思维,健全自己的价值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态课堂展开地理有效教学,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接下来本文就围绕生态课堂的构建展开其与初中地理教学有效融合的探索之旅。
一、合作交流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合作交流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推动学生合作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合作交流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放松的学习状态下更好地接受知识,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树立团队意识,敢于表现自己,挖掘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自己对学生的掌控,不肯放手给学生,偏离了合作教学的教学目的,使得学生无法获得合作學习的真谛。因此,地理教师在应用合作交流教学方法时,要立足学生,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将学生按照就近原则分组,让学生观察地图,总结世界不同语言的主要分布区及宗教的主要类型,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学生在分组后,由于组内都是较为熟识的同学,很快就放下了学习包袱,融入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学生在讨论中确定了汉语、英语、法语等语言的主要分布区,总结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的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这样,我通过采用合作交流法,推动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加强了学生的观点表达,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设置问题教学——推动学生勤于思考
设置问题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建立系统的学习体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次斟酌,摸清知识的走向,设计出优质的教学计划,为建设高效教学课堂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考、理解更多的学科知识。但是,有的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出于对自己教学的盲目自信,没有对设置的问题进行筛选,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面临问题重复出现、探讨性不强等困境,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借助问题时,要对问题进行严肃筛选,贴近学生的发展需要,推动学生不断思考。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部分内容时,我为学生设置了以下问题,期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世界上主要有哪三大人种?黑种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他们相貌上有什么特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基本条件,学会了运用地图获取知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地理思考体系,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自主性。这样,我通过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推动了学生的地理思考。
三、参与体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参与体验教学是一种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由单纯的耳朵感受扩展为用眼睛看、用脑思考、用手实践,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采用体验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知识的过程中,建立体验探究的意识,获得学科知识学习的能力。但是,有的教师在应用参与体验教学时,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不肯花费力气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参与环节,影响了学生的体验感。因此,地理教师在应用体验教学时,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帮助学生提高地理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这部分内容时,我组织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制作黄土高原的介绍手册,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独立完成。学生结合课堂上提供的图文资料与自己通过图书馆翻阅书籍获取的信息,开始了介绍手册的制作,不仅进行了文字介绍,还加入了形象的图片,完成了版面设计,向学生展示了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这样,我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帮助学生多角度感受了学习的乐趣,提升了学生的地理能力。
总之,初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下,逐渐向更强、更快的道路迈去,获得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美玲.激活生态之花,演绎精彩课堂:浅谈初中地理生态课堂的建构[J].教师,2012(28):37.
[2]陈奎.创设生态课堂,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的主体意识[J].考试周刊,2014(A0):136.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