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明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与教学地位。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吟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古诗词的方式,也是基础性的教学工作。因此,需要重视吟诵古诗词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古诗词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
在我国古典文化中,古诗词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总体而言,古诗词语言精练、形式优美、感情真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其中包括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两方面内容,对于读和听以及写都非常具有价值。对于吟诵教学而言,其作用更加关键,如果不能较好地进行吟诵,显然无法较好地完成古诗词教学,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吟诵古诗词的重要性进行探析,进而为更好地开展古诗词教学提供指引。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吟诵古诗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开展初中语文诗文教学时,要通过不断强化学生吟诵古诗词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就诗歌而言,其蕴含非常多的美的元素,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趣味。通过对古诗词的反复吟诵,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其次,通过吟诵古诗词,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记忆更加深刻,对于作者想要通过古诗词表现出来的情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进而提升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修养。长此以往,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进而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有助于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我国的文化历史比较悠久,古诗词的量与质都非常高。在开展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时,有非常多的古诗词内容,这些古诗词大都蕴含非常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伴随历史发展,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了丢失与迷失等情况,需要对此重视起来,否则难以较好地传承这些文化。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价值,充分运用吟诵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古诗词的契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可以通过吟诵古诗词,充分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经典古诗词的数量非常多,其中凝聚了很多前人的睿思,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情感,影响了很多中华儿女的成长与发展。比如从最初的《诗经》逐渐发展到《楚辞》,再从汉乐府发展到建安风骨,然后再从陶渊明时期的诗词,发展到唐诗宋词阶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非常多优秀的历史名家,这些人通过他们的作品,给中华儿女留下了非常多精彩的古詩词。对于当前而言,这些古诗词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学生不断地吟诵,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认识,以更好地学习与传承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
三、有助于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情感
通过吟诵的方式学习古诗词,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感受诗中的情感。在很多古诗词中,都有非常精练且优美的语言。在不断吟诵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对其中描绘的内容进行想象,然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创设诗词的意境。同时,在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文化等内容时,也能充分感受诗人的情感,以获得更深的体会。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一文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反复吟诵该词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人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进行想象,以感受异域风景。在秋季,大雁开始飞往衡阳,并不愿意在此逗留,而在夕阳西下,这座孤城却城门紧闭。此时,却能够听到马叫声和风吼声等。通过吟诵之后,可知边塞的环境非常凄凉,战事也非常紧张。学生在对该意境进行充分理解以后,再让学生进行吟诵,以加深体会。在整个吟诵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诗中的悲凉,进而能够真正感受将士与诗人所展现出来的报效国家的情感。
在不断吟诵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会很快沉浸在其中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感受其中诗人的情感与志向,进而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培养,也能在此过程中树立远大的志向,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及其家国情怀的培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一直都具有非常高的教学地位,属于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一种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就近年的中考来看,对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进行了重点考查,同时考查的比例不断提高,要求不断创新开展语文教学的方法,以此强化开展吟诵古诗词教学的力度与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使之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得到大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竞月.初中语文古诗词朗诵教学中传统吟诵法借鉴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2]陆艳峰.心存高远 脚踏实地:初中古诗诵读教育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3):3.
[3]庞东建.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古诗词吟诵[J].赤子(中旬),2014(4):174.
[4]钱新.设境、感知、鉴赏、诵读:初中古诗教学的“四步走”[J].常熟高专学报,2004(1):120-121.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