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菊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什么是工作过程?学术界的界定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是徐涵对“工作过程”的界定,主要是指企业的整个、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人完成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完整过程,一般包含明确任务、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六阶段,[1]是典型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特点主要是教学理念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任务化、教学组织的情景化、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教学团队的多元化。[2]秘书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办文、办会议、办事等。秘书的工作对象为领导、文件、会议、电话、沟通、协调、调研等,开发“秘书心理学”教材,有利于培养秘书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秘书心理学是高职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帮助文秘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秘书角色认知,优化合理的秘书能力结构、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等,培养文秘专业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能解决秘书工作中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问题的相关能力。但是,当前秘书心理学的现实教学,无形当中限制了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1 缺乏比较实用的秘书心理学教材
目前,可以在市场上订购的秘书心理学教材,有些内容是传统的心理学学科体系编写秘书心理学的内容,有的秘书心理学教材,虽然已经进行项目化或者工学结合的开发,但是对典型秘书工作任务学习项目的选取存在偏差,编写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心理学基础的文秘专业学生不容易接受。
文秘专业学生缺乏心理学基础。秘书心理学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秘书实务和普通心理学,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有秘书实务课程的安排,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但是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普通心理学等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安排,当第三学期,文秘专业学生学习秘书心理学课程的时候,很显然缺乏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基础。因此,需要探索开发具有心理学基础知识铺垫的教材。
1.1.2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内心呼唤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当前,高职秘书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大多数是教师的独角戏,大多是枯燥秘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灌输,任课教师缺少秘书典型工作任务情境的设计,文秘专业学生在秘书心理学课程的课堂学习中没有深刻体验秘书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学习和掌握技能的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秘书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学生逃课现象增多。
通过对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发现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对秘书心理学课堂教学的内心声音:首先,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秘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认为应该“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老师少讲,大部分时间学生讨论完成任务,老师指导评价 ”为主,老师讲授法、学生自学法为辅的教学方式比较有效。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在回答:“你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时,约58%的高职生选择“工作任务为导向,老师少讲,大部分时间学生讨论完成任务,老师指导评价 ”。其次,大多数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都喜欢“课堂上的小组活动”,而且认为“课堂上小组活动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高职文秘学生在回答:“课堂上,小组活动,你觉得怎么样?”的问题时,约81%的学生选择“喜欢,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最后,大多数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认为“有必要且喜欢课堂上的动手操作活动”,而且认为“动手操作活动使自己记忆更深刻”。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在回答:“课堂上,动手操作活动,你觉得怎么样”的问题时,约75%的高职生选择“有必要且喜欢 ”。
基于上述现实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秘书心理学教材的开发十分必要。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秘书心理学教材的开发不仅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关系到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1.2.1 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秘书心理学的教材开发研究可以弥补学术空白
以“工作过程和课程”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查找到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集中探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探索,以及高职院校的具体学科的开发研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秘书心理学教材开发”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至2018年11月1日,查找到相关文章0篇,以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秘书心理学的教材开发研究可以弥补理论研究存在的空白。
1.2.2 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秘书心理学的教材开发可以解决秘书心理学教学困局
秘书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秘书工作中的各种行为现象和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从而指导秘书工作的一门应用性学科。[3]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高职秘书心理学教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且为教学提供了实用性较强的教材,通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编写教材,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注意学生能力的拓展与职业迁移,增强了秘书心理学课程对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还能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秘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文秘专业学生学习秘书心理学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调研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及其能力要求,清晰界定秘书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关键能力,开发秘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和任务情境,在总结和分析秘书心理学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深入分析秘书心理学课程现有体系,紧密结合秘书职业岗位中的能力要求,对秘书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和创新,形成动态适用于秘书应用型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以秘书实际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秘书心理学教材,并对秘书心理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学课件、秘书工作任务情景剧本、经典案例、心理测试和心理游戏、学习网站、知识小测试和技能小训练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子辅助教学资源。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秘书心理学的教材内容的安排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例,以秘书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对学生秘书心理任务处理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工作过程导向秘书心理学教材中每项工作任务的体例安排如下: 学习目标——任务情境导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小测试+能力小训练——任务实施——总结评价——作业(案例分析、课外技能小训练)——能力拓展(综合实训、秘书心理小剧场、心理小测试)。其中,能力拓展作为一种实训提高的环节设计,包括单项实训、综合情境实训、心理小测试和自我分析、网络链接,以提高文秘专业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拓宽文秘专业学生的心理学视野。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相对薄弱,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根据授课对象的这一特点,秘书心理学的教材内容不能过多强调秘书工作心理问题的理论性,应该强调形象性、趣味性、技能性,并且重视文秘专业学生的实训体验和团队合作。
秘书心理学教材编写的内容选择,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秘书实践,进行大幅度的内容整合。如教材中将秘书的情感与意志,与秘书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挫折预防)以及秘书的自我管理与工作激励放在一起,因为情感品质、意志品质的形成需要经受挫折。同时,实现心理健康需要情感的调节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自我的管理(实践和目标)、自我的激励;并且在“普通心理学”中将动机、意志和情绪情感作为第三编——行为调节和控制,整合为“秘书的自我管理与心理健康”一项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心理测试来辅助教学。通过测试结果,分析研究相关的心理学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职人员还可以广泛收集一些适合课堂教学的心理试题,同时拿一些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做课堂案例来讲解。”[4]
根据秘书工作心理需要增减内容。可以弱化秘书心理学基本理论内容,删除“秘书的一般能力”等静态知识点;强化如何运用心理学处理秘书人际关系、文秘活动和处理秘书心理健康的相关管理,增加大量动态实务操作内容。与同类其他教材相比,心理学视角下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秘书心理学教材,可增加一些与心理学技能和秘书活动核心技能相关的模块。在实际的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6~10人分为一组,以小组为一个团队来进行有效的学习,让每个参与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并发挥能力。同时,教师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5]
高职文秘类专业秘书心理学教材内容的安排,彻底打破原有秘书心理学知识体系,以秘书实践中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秘书入职前到入职后的顺序,结合普通心理学的结构体系,设计了六大工作任务和若干具体任务: 秘书的角色管理与社会适应(角色认知和正确定位),秘书的个性认知与职业(岗位)选择,秘书的能力提升与生涯规划(秘书的工作心理、秘书能力提升:特殊能力),秘书的人际关系建立与动态管理,秘书的自我管理与心理健康等。秘书心理学教材编写具体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工作过程导向的“秘书心理学”教材内容安排
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秘书心理学教材,不仅因其契合高职文秘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被任课教师所青睐,而且因其可以增强学习趣味而深受学生的欢迎。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秘书心理学课程一般安排2课时/周,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教学耗时较多,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是工作过程导向的秘书心理学教材能否具有生命力,能否真正发挥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根据高职文秘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实施中还要在教材编写上,大力强调情境性、实用性、趣味性,让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直观、生动地学习到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的精髓,尤其是切实掌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秘书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编写秘书心理学教材,必须有内容大纲或者框架、技能框架或技能点框架,还应该有内容小结和学生技能评价,以总分总的逻辑顺序使学生容易接受。同时,让学生每一步都能够获得知识或技能的全貌,掌握知识和技能中心思想,符合人的发展逻辑。